2022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1077

一、单选题

1.

西周时期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到春秋战国时期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甚至 礼乐征少自大夫出 。由此说明了(  )

A.宗法制度遭到了破坏B.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C.权力的重心不断下移D.法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2.

下表反映了西汉诸侯国 履职重以的演变。

时期

主要职能

汉高祖

辅助诸侯王国的建立与巩固

文景时期

侧重对诸侯王国兵权的控制

景、武时期

侧重于中央汉法在诸侯王国的推行

宣帝及以后

与汉郡太守职能渐趋一致

据此推断,西汉的 (  )

A.须拥有儒学家的身份B.职位的风险系数极高C.是地方政权的代言人D.渐成地方的军政长官

3.

《唐六典》规定: 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个;九十,给二人;百岁,给三人。 政府还规定,除 十恶 之外,家有80岁以上亲人及笃疾,据《令》应侍养者,申报刑部,听候处分,可以暂缓流刑,以充侍养,待亲人终周年后,方押送流放之地。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  )

A.社会保障体系完善B.法律政策执行灵活C.社会经济发展繁荣D.崇儒尊孔治国理念

4.

图1是北宋宫廷画家王希孟所作《千里江山图》,画面细致,江河、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山水图画;取材广泛,构图中的山水取材自北方和南方;寄情于景。该画(  )

图1

A.摒弃了传统山水画的画法B.吸收了外来美术风格C.充满了对美好愿景的向往D.展现了市民生活风貌

5.

晋商尊关公为武财神,强调是保护商贾之神,于是在本省各地建造关帝庙,并以会馆为载体推及全国,从而出现了 村村建有关帝庙,九州无处不焚香 的局面。晋商如此推崇关公的主要原因是(  )

A.与关公有着天然亲近感B.官府的大力推动C.奉行诚信经商以义取利D.官方哲学的束缚

6.

1833年,林则徐上书,要求币制改革,设想有:一、不对洋钱进行硬性的定价,在使用洋钱的问题上,最好在民便之中稍加限制;二、让洋钱继续在国内流通;三、应对洋钱最好的方法是自铸银钱。这些设想客观上(  )

A.扭转了 银费钱贱 现象B.赞成用强制手段禁止洋钱使用C.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D.顺应当时中国商品市场的要求

7.

口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旋律。19世纪70—90年代,社会上的口号多以习商战、维新图强、实业救国为主。20世纪初,流行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愿作国民之公仆、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等;20世纪30—40年代,充斥报刊的口号是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等。上述口号共同折射出(  )

A.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B.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C.劳苦大众的普遍诉求D.当权政府的政治追求

8.

1928年8月底,鄂豫边特委召开松树岗会议,提出没收豪强地主的土地财产,按人口分给贫农、雇农,自耕农的土地不动,富农的好土地没收,不反动的小地主分给坏土地。1929年,鄂豫边召开联席会议,宣布 要使党的土地革命纲领深入到人民中去,以提高群众斗争情绪与决心 。这些决定和措施(  )

A.推动国民革命的深入B.废除了在地私有制C.促进革命新路的探索D.利于抗击外来侵略

9.

图2为叶浅予1932年创作的漫画《不抵抗将军的汗衫衬裤危险了!》。此幅漫画意在警示(  )

图2

A.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矛盾B.国共两党摒弃前仇合作抗日C.片面抗战路线导致国土沦丧D.局部侵华助长日本野心膨胀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官队伍建设的总体情况可以概括为 从零起步,阶梯增长 ,但在某一特殊时期外交官数量却出现了短暂的停滞。对此,较为贴近的原因解释是(  )

A.1949—1950年西方国家的孤立B.1950—1953年抗美援朝的波及C.1953—1957年亚非国家的误解D.1969—1972年革命外交的结果

11.

20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涌现了一大批有科学文化知识、有技术特长和生产经营能力的专业户。随着专业户的的迅速发展,相继出现了专业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市场和专业乡镇,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和增长模式。这种 式(  )

A.意在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B.源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C.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D.重在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创建

12.

康德曾提出: 公众启蒙自己,确实很可能;只要允许他们自由,这还确实几乎是无可避免的;在为广大人群所设立的保护者们中间,也总会发现一些有独立思想的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贫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想想方式的真正改革,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由此可见,康德认为(  )

A.先革命后推进思想启蒙B.思想启蒙需要缓慢式推进C.先思想启蒙后获取自由D.思想改造不针对旧统治者

13.

1907年,英国成立 影子内阁 ,其目标是寻找机会取代执政党的地位,转为正式内阁。从此,每当英国议会下院开会时,执政党和反对党隔桌相望,执政党的内阁成员与 影子内阁 成员一一对应入座。 英国 影子内阁 的存在(  )

A.避免了国家决策的失误B.成为沿用至今的宪法惯例C.印证了代议制度的瑕疵D.着力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14.

列宁认为,德国战时计划经济中蕴含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成熟性和合理性,因为在战争期间,为了集中人民的力量,德国由一个中央机关调节了5000多万人的全部经济生活。既然这一点容克贵族能做到,那有觉悟的工人阶级也能做到。这表明列宁意在(  )

A.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B.谋划 新经济政策 的实施C.思考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设计D.警惕德国法西斯扩军备战

15.

下表摘选自学者休斯的《美国经济史》一书, 主要反映了1919~1929年美国各项经济指标情况。

年份

名义GDP(亿

GDP增长率(%)

实际GDP(1929年价

批发价格指数(1929=100)

制造业生产指数

1919

783

6986

1453

15

1920

884

129

757

1626

15

1921

736

1674

6179

1029

12

1922

734

027

6299

1014

15

1923

854

1635

7409

1058

18

1924

869

176

7524

1029

17

1925

906

426

786

1086

19

1926

969

695

8456

105

20

1927

955

144

831

100

20

1928

974

169

8498

1014

21

1929

1036

637

9032

100

23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美国(  )

A.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在不断下降B.制造业生产指数持续增长C.批发价格指数的变化孕育着风险D.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的首位

16.

1985年以后,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后来,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等。这一系列行动表明(  )

A.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美国的高压控制C.国际新秩序的建立D.苏联的妥协退让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6分)
材料一
面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金融体系的混乱,各个国家更加怀念传统的国际金本本位制,1943年9月至11月,英美两国代表在华盛顿就战后货币体系问题举行会谈,双方会谈的结果是采用美国的 怀特计划 吸收英国 凯恩斯计划 中的一些成分。

——摘编自奔增的《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及现实困境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材料二
西方尤其是美国在衰落,而之前所有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是在美国主导下确立起来的。美国的衰落就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虽然不一定是要 去美国化 ,但至少要谈化美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兴国家的崛起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提出了需求。当然,全世界都十分明白,美国主导权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素主导权的易手,事实上,任何单一的国家都无法取代美国的地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只能在多层次的主体间开展多层次的博弈。

——摘编自《关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几个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出现的背景及举措。(5分)
(2)据材料二,归纳当今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中国主张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原则和方案。(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二战后初期与当今中国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方面主张的不同。(6 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新中国建立后,洋务运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专题。最初,学者往往依据范文澜与胡绳对洋务运动的描迷与评判进行研充。但在1954年胡绳提出 三次革命高潮 论后,洋务运动由此被打入学术研究的 冷宫 。直到1961—1964年,洋务运动研究迎来小高潮,除了对洋务运动宏观意义上的性质讨论关外,在具体史实和相关洋务人物研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随着政治形势的不断恶化,小高潮昙花一现。
1979之后的二十年,学界发表洋务运动史的专论超过623篇,综合性专著、论文集、史料资料集,等等,举凡也有数十种之多,此外,全国性乃至国际性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相继召开。这些研究既有对洋务运动研究范式理论宏观意义上的检讨与检讨,也有个案实证研究的深入与新专题领域的拓展,这些研究丰富了人们对洋务运动史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史的认识。

——摘编自邱志红《60余年来国内洋务运动史研究述评》

综合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情晰。)

四、材料阅读

1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面对自汉以来选官的 门望 贤才 之争,孝文帝既重事功,也不排斥能力,以皇权调和了二者的关系……孝文帝常以 论考之事,理在不轻,问绩之方,应关朕听 为指导思想,形成对官员考课的定制,在废除原有部落色彩的 领民 酋长 等官职的基础上,将鲜卑官名和内朝融入了中原传统的官职中,代之以延尉、九卿等汉族传统官名,加强了对官僚队伍的管理和控制,大大提高了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荡涤了鲜卑氏族机构的痕迹,扭转了中央、地方胡汉二重体制,统一和协调了北魏政权封建官僚体制。

——摘编自戴卫红《北魏考课制度与官员的选举》

(1)据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官制改革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改革的背景。(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北魏孝文帝的官制改革。(6 分)

20.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拿破仑远征埃及,除了军队外还以 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的名义带上了庞大的科学考察团。成员包括著名数学家蒙日、化学家贝托莱、矿物学家多洛米厄、美术家德农等21名学者,还有3名天文学家、17名民用工程师、13名博物学家和矿业工程师、13名地理学家、3名火药工程师、3名建筑师、8名计划师和绘图师、10名机械师、1名雕刻家等人员。……他们到埃及后,有的向盐碱地夺宝,炼制泡碱,有的建立了制造厂、制硝厂等,还有的挖掘相关当地文物资源。学者系统的调查搜寻工作,为《埃及志》的编纂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此志对埃及工业、农业、商业的发展提出了系统建议,也为当时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提供了极其有益的帮助。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概括拿破仑随军科学考察团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随军科学考察团组建的时代背景。(8分)
(2)据材料,试从文明和近代化的视角,简析拿破仑科学考察团在埃及工作的意义。(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