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农产品
1949年
1952年
1955年
1957年
粮食
11318万吨
16392万吨
18394万吨
19505万吨
棉花
44.4万吨
130.4万吨
151.8万吨
164.0万吨
1720—1722年
1730—1732年
绿茶
60.4%
15.6%
红茶
39.6%
84.4%
史实
结论
A
《摩诃婆罗多》被古代印度奉为“圣典”,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书中穿插大量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为印度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B
马丁· 路德提出“只有信仰,并且有效地运用《圣经》,才能得救”
有利于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C
1950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为29.60%;
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为53.92%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D
1949年,苏联占领的德国东部地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美、英、法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标志着美苏冷战的爆发
二、材料阅读
时期
史学成果举例
两汉时期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撰述宗旨,成为中国史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传统。后人评论“这实在是一部组织严密、包罗万象、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也是在公元前二世纪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一部通史”。东汉班固著《汉书》,开创了我国纪传体断代史体裁
魏晋南北朝时期
出现撰写朝代史的盛况;有关北方民族史的著作也很多;家传、谱牒受到普遍关注;佛教史著作也有新的发展
隋唐时期
正式设立史馆,聚集史官修撰前朝史和国史,以宰相负责监修。中国古代“正史”中有八部产生于盛唐时期。还出现了几部反映盛大王朝地理风貌的全国地理总志;地方史、民族史、传记等获得新发展;在史家修养方面,刘知几提出“史才三长”论
辽宋夏金元时期
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南宋郑樵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三部体裁不同的通史著作,把中国古代的通史撰述推向高峰;元末修撰了宋、辽、金三史
明清时期(1840年前)
李贽著《藏书》,以“与百千万人作对敌”的批判精神,写出“不与旧时公案同”的史学评论,并指出“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清代章学诚提出“史德”论,史家修养体系更加完备
——摘编自《中国史学史》编写组《中国史学史》
——摘编自赵永春《10—13世纪民族政权对峙时期的“中国”认同》
——摘编自杜家骥《论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摘编自彭丽《蒙目女神与独角兽—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
——摘编自刘艺工《试论中华法系的基本特征》
三、开放性试题
时间
法律
内容节选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凡上述苏维埃公民在十六岁以上皆享有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
1941年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等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四、材料阅读
主要欧洲国家君主在对外战争战败后被废黜王权的概率
王权被废黜的百分比(%)
1498—1800年
1801—1920年
英国
0
法国
25
荷兰
50
西班牙
20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