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内蒙古自治区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7 浏览数:1217

一、单选题

1.

西周金文中有不少 支子(庶子)不祭 原则的记载。但因社会变迁、家族繁衍迁徙及家族内部发展不平衡等原因,支庶独立祭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

A.血缘宗法原则未被遵守B.礼乐制度走向瓦解C.尊宗敬祖思想发生动摇D.宗法制度存在张力

2.

秦律竹简《法律问答》记载:凡麻风病人都送往 疠迁所 隔离起来; 是一种法律形式,《封诊式》有诊断监定麻风病程序及原则的内容。汉代承用秦律,这些规定依然有效。这说明(  )

A.疫病传染性和危害性强B.古代官办医疗机构发达C.政府依法行政防控疫病D.秦汉时期地方瘟疫频发

3.

最早出现在宋朝的 鱼鳞图册 ,详细登记了土地丈量后的每块土地编号、土地拥有者的姓名、土地亩数、四至、以及土地等级,并绘制成图册,所绘田亩图形仿佛鱼鳞一般。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  )

A.大土地所有制的瓦解B.租佃经济的快速发展C.租庸调制遭到了破坏D.耕地占有状况的分散

4.

元朝,正史中出现了西南土司地区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著述,《元史》用钦赐之名为播州土司杨汉英立传,称《杨赛因不花传》。明代,土司职衔列入正史的《职官志》中。这反映了(  )

A.中央王朝大一统的需要B.正史编撰体例的变化C.边疆与内地实现一体化D.土司制度的逐渐完备

5.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在广州延聘外语人才,翻译外文报刊资料和著述借以了解 夷情 和世界,先后编成《澳门月报》《华事夷言》《四洲志》等。这一做法(  )

A.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B.发展了经世致用的学风C.探寻了富国强兵之道D.改变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6.

义和团揭帖,大多以精于象纬之学,料事如神的预言家《刘伯温碑记》的形式出现。下图所示揭贴部分原文为: 君非桀纣,奈有匪人。最恨合约一误,致皆党鬼殃民。 这体现了义和团(  )

义和团揭帖

A.具有爱国与迷信的双重性B.利用揭帖广泛的发动人民C.存在盲目排外的局限性D.主张推翻腐朽的清政府

7.

1931年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土地法》《劳动法》《战时动员法》《优待红军家属条例》《红军及参战人员伤亡抚恤办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120多项。这表明该政权(  )

A.财产公有制度得以基本确立B.反围剿斗争的艰难性C.鲜明的革命任务和阶级属性D.日渐成熟的法制体系

8.

1985年5月《解放日报》报道,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农村形成一支多达十万人的农民供销员队伍,他们基本脱离直接生产过程,专门从事采购和销售。这反映出该时期(  )

A.生产资料所有制调整B.经营责任制逐步推行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D.农村经济服务性转型

9.

希腊各城邦的社会状况要求公民成为身强力壮的武士和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对城邦的存亡至关重要。由此,公民参与奥运会的热情被激发了出来,各种各样的竞技运动成为时尚。从中可以看出,希腊(  )

A.公民自我成长的愿望B.民主政治的发展壮大C.人文思想的完善成熟D.体育运动的价值取向

10.

19世纪80—90年代,法国激进派领袖克里孟梭提出: 让我们选个最拙笨的人出来! 得到议会两院多数议员的同意,选择平庸的、能力低的人来担任总统成为了法国政治生活的惯例。这说明,当时的法国(  )

A.行政权力向内阁转移B.党派政治斗争的激烈C.内阁总理控制立法权D.总统权力彻底被架空

11.

不应将社会主义消灭的对象对准小农经济的自发势力,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无产阶级的坚强盟友,小农经济是苏维埃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所必需的。 列宁的分析旨在(  )

A.反对农业集体化政策B.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政策C.放弃向共产主义过渡D.调整比例失调的国民经济

12.

不同学者对“ 冷战发生,谁之责 这一问题的解释

詹姆士·伯纳姆,受20世纪50年代美国狂热反共浪湖的影响。

苏联的侵略和扩张,是战后紧张局势的根本原因。

莱明,由于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造成的困境,对美国政策进行的再思考。

美国为了维持自己的世界霸权,竭力制造各种冲突,促使国际局势紧张化。

博克阅读大量苏联档案资料

斯大林的初衷并不是单方面地、不受限制地推行扩张政策……相形之下,美国的积极进取政策是导致斯大林作出反应并进而促使冷战形成的重要原因。

挪威安立,冷战结束后,各国档案的揭秘,获得的各方史料。

冷战不是由一个或两个国家形成的,而是由多个国家合力形成的。

关于冷战发生的责任,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据上表可知(  )

A.历史真相因为年代久远而无法定论B.史学新发现更加接近于历史的真相C.政治立场和研究视角影响历史解释D.实物史料更有利于全面地理解历史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5世纪后期,日耳曼人最终消灭了西罗马帝国并建立了一系列封建王国,欧洲进入漫长的中世纪。因古代罗马帝国没有稳固的统一基础,加之后来日耳曼人各政权的相互攻伐,西欧从此再未真正实现统一。9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趋于成熟,日耳曼人国家的经济以自给自足的农业为主,商业接近于无,社会基本单位是实力强大但独立性强的大庄园,政治体制是世袭贵族把控的封君封臣制。日耳曼人还皈依了基督教,在此后漫长的年代中,基督教的影响不断扩大,并逐渐凌驾于各国王权之上,成为封建君主的后盾。这一时期的西欧各国大体上游离于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交流之外,这些与古代罗马有很大不同。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5—9 世纪,中国经历了从南北朝的分裂到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 关中之人,戎狄居半 。但是,汉族与少数民族都认为自己是华夏的传人,争夺的主要是国家统一的主导权。少数民族政权 崇尚儒术,明达政事 ,汉族也 纳四夷之乐 。进入隋唐时期,我国重新实现了南北统一,国家和社会更具有包容性和进取性。隋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政治制度上的建树颇多,多项政治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国家实行的开明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和文化政策增强了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外来的佛教逐渐中国化,中国与欧亚各地区的联系变得日趋密切。

——摘编自瞿林东《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在世界历史背景下的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5—9世纪中国西欧社会发展的不同之处。(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5—9世纪中国西欧社会发展不同的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5—9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影响。(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1950—2012年中国GDP增长速度波动曲线图

——摘自郭旭红《新中国GDP增长速度发展演变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统计图上方任选两个时间点并写出其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两个时间点之间GDP增长率的变化曲线,说明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要求:明确列出两个时间点及历史事件,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民国初年,《壬子癸丑学制》将实业学校的种类由清末的四类增加到十类,以期提供技术与管理人才,满足民族工业兴起的需要。《实业学校令》明确规定: 女子职业学校依地方情形及其性质参照各实业学校规程办理 实业学校,以私人或私法人设立者,为私立实业学校 。1921 年,女子职业学校达44所,上海市开办的较有成绩已立案的4所职业学校都是私立的。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农业推广规程》改进农业生产办法、提高农民技能、改善农村组织、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抗日战争爆发后,教育部又增设了机器、纺织、制革、造船、飞机、海事、农艺、兽医、水产等专科学校。1941年《修正职业学校规程》规定职业学校每周实习应占总教学时数的50%,各科教学进循先实习、后讲授的原则。这些体现了民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生命力。

——摘编自兰自珍等《民国时期职业教育体系的演变及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实业教育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实业教育改革的意义。(7分)

16.

【历史——选修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52年7 月,埃及推翻亲英、法的君主政权,建立了独立共和国。新政府要求驻守在苏伊士运河区的英国军队撒走,并于1956 年宣布把由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英国的大部分石油供应源于中东,苏伊士运河每年过往的船只中有1/3是英国船;法国拥有运河公司一半的股权。此外,以色列也一直把埃及视为直接威胁。于是,英法联合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纳塞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杭。阿拉伯国家站在埃及一边,切断了英法的石油供应。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优势通过了要求双方立即停火,禁止把军火运入交战区的提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致电英国首相艾登,要求英国立即停火。苏联也对英法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在埃及军民的坚决抗击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1956年12月,英法军队撤出埃及,以色列也于次年3月撤军。

——摘编自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伊士运河战争中包含的国际矛盾及其实质。(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伊士运河战争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8 分)

17.

【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乱,刘秀随兄起兵于南阳 ,在昆阳之战中大败王莽军队。25年,刘秀在南阳豪族和河北豪族的大力支持下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刘秀经过十二年的统一战争消灭割据势力,使政局稳定下来。他提倡 柔道 治国。经济上再次恢复三十而税一的旧制,下诏进行度田,清查天下田亩、人口。政治上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此外他推行 退功臣而进文吏 的政策,逐渐削弱了以云台二十八将为代表的主要功臣的权势,剥夺了部分军功人员的官职,但均给予优待。同时,他还选拔任用了大量儒法兼通的文吏,以弥补功臣退出官职后的空缺。文化上,刘秀大兴儒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教育,以培养后备文官。刘秀励精图治开创了 光武中兴 的辉煌时代。

——摘编自赵瑞军《刘秀退功臣而进文吏";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武帝刘秀治国之道的主要特征。(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光武帝实行 退功臣而进文吏 政策的意图。(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