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7 浏览数:1321

一、单选题

1.

考古发现,殷墟青铜器的形制脱胎于山东和长江流域的陶器,中原出土的大部分商代青铜礼器也含有周边文化的元素。这可以说明(  )

A.兼收并蓄促进中原文化崛起B.南方经济文化具有比较优势C.中央集权推动礼乐制度形成D.中原文明的辐射力与日俱增

2.

汉代多次根据 故事 设置编制之外的官职,以应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汉宣帝就曾遵循武帝征贤士破格授官的 故事 选拔人才。由此可知,汉代(  )

A.治国强调任人唯贤B.执政注重灵活务实C.选官机制趋于失灵D.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3.

在唐初莫高窟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中,展现了 汉武帝部下击败匈奴后带回战利品 祭天金人 ”和 汉宣帝不知金人名号故派张骞出使西域问佛 的场景。实际上,宣帝时张骞已经去世,佛教也尚未传入中原。据此可知,该璧画(  )

A.内容源于艺术想象B.民族交融色彩浓厚C.缺乏史学研究价值D.带有特定时代印记

4.

1488年的吴江县志记载风土人情时提到,商人离家百里,家人就会愁眉苦脸;在外地经商又多年不归,会被视为无信。而1548年新编县志却未载此类说法。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

A.政府好恶决定史书编修B.重农抑商政策调整C.经济发展影响价值观念D.宗法社会日益解体

5.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地方督抚的力主下,一批 坚忍任事之才 通过捐纳和保举等途径入仕并得到重用,有的甚至成为一代名臣。这一现象(  )

A.加剧了官场风气的腐败B.因应了内忧外患的形势C.反映了选官制度的革新D.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6.

民国时期,西式溜冰传入中国后,受到国人持续关注,引发广泛讨论。既有认为这是 西洋各国加倍健强的明证 而主张效仿的观点,也有 国难当头怎可溜冰 的质疑,还有追溯我国古代溜冰历史以证明其为 我国固有 的尝试。这反映出(  )

A.思想界出现分裂倾向B.强身健体受到国人关注C.西方文化影响力式微D.民族意识融入日常生活

7.

为打破第四次 围剿 中央苏区政府发行公债,龙岩县群众踊跃购买,共认购了13000 多元,远超过原定8000元的销售计划。该县农民还积极用现金缴纳农业税,一些可以不缴农业税的贫苦农民也主动要求缴税。促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的繁荣B.革命力量的壮大C.政治认同的增强D.斗争形势的变化

8.

表1 中共理论术语 实事求是 的来源及阐述

原始文献

《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即做学问注重事实根据。

中共阐述

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

1941年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就是我们去研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结合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据表可知,中国共产党 实事求是 思想(  )

A.实质上是传统儒家文化B.侧重于对历史成就的经验总结C.始终指导着革命与建设D.运用了民族语言进行理论创新

9.

有学者在论述古希腊城邦与城市的关系时认为,城邦并非城市,就像教会与教堂的关系一样……对于中文世界的读者来说,南方大宗族和祠堂的关系可能最为近似。这一观点(  )

A.较为合理,因为古希腊城邦是政治与文化共同体B.较为合理,因为三种关系都是以血缘关系为中心
C.不合理,因为中外文明各具特色无法作比较D.不合理,因为古希腊城邦的核心是城市居民

10.

16世纪中期,西班牙人主导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开辟了墨西哥与中国之间的跨太平洋商业通道。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美国发展了对华动物毛皮贸易和檀香木贸易这一跨太平洋国际贸易。这两条贸易通道的开辟(  )

A.巩固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B.适应了欧美国家商品输出的需要C.缩小了拉美与北美经济发展的差距D.促进了全球新兴贸易网络的发展

11.

1920年12月,列宁领导的全俄电气化计划开始实施。列宁把该计划称为 第二党纲 ,认为这是一个为期不下十年,把俄国转到共产主义所必需的真正经济基础上去的伟大经济计划。据此可知,全俄电气化计划的实施(  )

A.得益于苏俄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B.完善了特殊时期的经济体制C.有利于探索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D.突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

12.

20世纪70年代初,好莱坞环保电影《哭泣的印第安人》上映,推动与 大自然和谐共存 的印第安人形象在美国广泛传播。至于印第安人环保意识及行为的真实状况﹐白人主导的社会舆论则并不关心。这表明当时美国(  )

A.经济危机加剧价值观念冲突B.浪漫主义遭遇主流社会抵制C.文明认知受到传统偏见影响D.大众传媒左右种族和解进程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从传说时代 神农尝百草,遇毒得茶而解 开始,茶就走进了中国人的视野。魏晋以来,茶因清淡虚静而渐渐受到佛、道教徒的广泛受用。唐朝时,饮茶多以茶饼研末,煮茶时讲究 三沸 ,使得烹茶更具文人雅兴,于是茶道大行。当时南方产生了官茶园,寺茶园,农茶园等不同形式的茶园,仅湖州造茶一年就是 万八千四百八斤 。唐朝政府还开辟茶马古道、开设茶马交易市场,强化边疆管理。随着唐朝与日本、印度、波斯、非洲国家的交流,茶叶也交流到了世界各地。宋元时代,出现了在茶中添加马奶、红枣,枸杞,油酥等物的习俗。明清时期,沿着郑和下西洋的航线形成了一条海上茶叶之路,以茶叶为大宗、经蒙古高原到俄罗斯的恰克图贸易也走向兴盛。

——据彭星霖《基于历史角度分析茶业在我国的发展与兴衰变化》等

材料二
1657年,荷兰人把少量中国红茶转运英国,茶叶首次登陆英伦。1662年,英王查理二世迎娶葡萄牙公主凯瑟琳,饮茶嗜好被带入宫廷,引得 英人争先恐后以饮茶为一荣幸事 。1668年,东印度公司控制了北美十三州的茶叶转运,使得当地茶价高出英国本土一倍。19世纪,葡萄牙王室为解决财政问题,将中国茶树引种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郊的皇家植物园,种植、采摘和烘焙茶叶的方法与中国完全一样。在中国茶农指导下,巴西种茶业一度蓬勃发展,在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上,巴西出产的茶叶赢得了广泛赞誉。巴西人至今仍把茶叫作 ,与中文发音非常接近。秘鲁,牙买加、阿根廷等南美洲国家也都开展过中国茶树的引种工作。

——据郭卫东《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的历史性易代》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茶业发展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于古代,17—19世纪中国茶对外传播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原因。(13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茶向世界传播的意义。(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地图既可以是地理空间的再现,也可以是人们对地理空间的主观解释。图5为英国探险家和地缘政治学者麦金德1904年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上展示的一幅说明全球秩序变化的世界地图。他指出,世界已经走到了 哥伦布时代 的尾声,欧亚大陆成为了世界枢纽。

图5

——据【英】杰里·布雷顿《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图5中整体或局部的内容提出一条批判性意见,并对该意见予以论述。(要求:意见具体明确;论述史论结合,符合逻辑)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新中国成立前,各解放区财政收支、货币发行都相对独立。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逐步加强对财经工作的统一领导。新中国成立后,陈云任主任的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运用经济手段取得了平抑物价和稳定金融的胜利。1950年3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决定统一全国财政收入,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同月,政务院又宣布税收制度、财政收支,供给工资标准、行政人员编制均由财政部统一确定。1950年全年财政总收入65.2亿元,总支出68.1亿元,基本趋于平衡。从1950年3月到5月,全国批发物价总指数下降了30.8%。

——据李海、郭芳《1949年统一财经:经济上的淮海战役》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财经体制改革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财经体制改革的意义。(8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世纪的欧洲社会,政治民主化和民族主义思潮逐渐成为了不可阻挡的潮流。德意志第二帝国由于政治体制设计的原因,通过舆论影响政治成为了民众的首选。威廉二世每次在外交,殖民、军备方面有所建树,都要指挥各大报纸连篇累牍地宣传,使得德国普通民众对于殖民扩张和民族主义有着越来越高的期待。无论是德国的军队、国会、商人,知识分子还是普通民众,都对扩张和战争表现出强烈的渴望,对德国 世界政策 的出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截止1915年底,德国社会上流传的鼓吹战争,歌颂战争的散文超过235册,战争诗达150万首,战争文学达8000册。

——据沈志昂《国内舆论与德国世界政策》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德国 扩张 舆论迅速鼎沸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简析德国 扩张 舆论迅速鼎沸的后果。(7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王韬,近代启蒙思想家,自幼接受传统儒家教育,后长期接触西学、西人,思想逐渐发生变化。王韬提出 才有数等,有吏才,有将才,有匠才,有折冲御侮之才,有明体达用之才,有应急济变之才 西才亦是才 等创新观点。他在上海格致书院期间,实行 愿者来学 的招生模式,确立现代教育目标,将西国语言文字,格致之学、西方政治制度等纳入教育内容,打造中外兼有的教师队伍,实施班级授课,分科教学,积极购买西方科学仪器,探索运用公共讲座、实验法等教学方式方法等,特别是把策论作为一种考试形式,邀请洋务官员以西学和时务为方向命题,使格致书院成为晚清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与学术机构。

——据陈超凡《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韬的教育理念。(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韬教育实践的贡献。(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