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重庆市高三三模(主城区)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重庆市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8 浏览数:575

一、单选题

1.

何尊(如图1)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其中 宅兹中国 中国 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铭文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时决定建东都于洛邑,即 宅兹中国,自之乂民 (定都天下之中以统治万民)这有助于研究(  )

图1 西周何尊及铭文

中国 一词的起源 ② 中国 的地理起源
③西周的甲骨文艺术 ④西周的分封制度

A.①②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④

2.

估税制是东晋南朝特有的一种税制。 估税 就是交易税,有文券的 输估 可称为 契税 ,用于大宗或特定商品的交易,零星、分散、不立文券的经常发生的小额交易,称之为 散估税 。估税制的出现(  )

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B.便利了门阀士族的敛财C.成为了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D.引发了商人市民的斗争

3.

从政事堂制度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封建统治者为了使他们 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 把自己消灭,就需要有一个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于是,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政事堂,便从控制矛盾和冲突的需要中产生了。这说明设立政事堂是为了(  )

A.分割宰相权力B.缓解君相矛盾C.强化皇权专制D.维护政治稳定

4.

宋代城市获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区域向城外扩展形成 大都市 ;封闭式的坊市制度打破使得商业区域扩展;通过建楼扩展立体空间。这反映出(  )

A.城市发展推动商业繁荣B.经济发展拓展城市空间C.城市发展促进社会流动D.经济发展改变城市分布

5.

王阳明提倡的 致良知 强调 内外合一 知行合一 。他以 心理合一 摄理入心 从心求理 ,强调人们可以从自己的内心认识天理;以 物我合一 以吾心求物理 推致吾心良知于事事物物 。据此可知, 致良知 学说(  )

A.推动了理学价值追求的转变B.导致了理学思维方法的变革C.促进了理学行为方式的变化D.实现了理学 求理 路径的转型

6.

面对鸦片的危害,清政府曾于1729年和1799年颁布法令,禁止鸦片进口,但由于这一贸易非常有利可图,以致中国官员接受贿赂,允许走私。19世纪中叶,中国人强行禁止鸦片交易时,便爆发了鸦片战争。这说明(  )

A.商品输出引发鸦片战争B.法制建设防止发生战争C.政府腐败导致外敌入侵D.鸦片输入导致白银外流

7.

庚子事变后,伴随着新政的推行,西学东渐的进程大大加快了。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类学校均应开设地理课程,让国人了解中国只是世界的一部分。清政府的这一措施(  )

A.冲击华夷观念B.开始学习西方C.激发民族意识D.唤起民众爱国

8.

从表1中可以看出(  )

表1 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简表

时间

主要特征

初期

19121927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中国经济的黄金时代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281937

相对稳定,螺旋上升

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经济严重困难;战时经济体制

解放战争阶段

19451949

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资本主义经济陷入绝境

A.中国资本主义基础薄弱B.中国经济发展举步维艰C.战争影响中国经济发展D.中国民族危机逐渐加深

9.

1939年,汪精卫在广州发表《怎样实现和平》之讲演,鼓吹亡国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陈诚特发表谈话,对之加以痛斥。不久,重庆市妇女界自行发动反汪签名。这表明(  )

A.汪精卫卖国行为众人皆知B.重庆是全国抗日中心城市C.日本对华采取以诱降为主D.政府和人民共御卖国行为

10.

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时期,把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农业合作化道路。改革开放后,又实行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B.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C.立足于农村现实条件D.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11.

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根据所谓 公平 正义 的原则,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与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种种社会关系,从而建立了一套与公民法不同,专门调整罗马人与外国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由此可知,万民法(  )

A.沿袭了罗马公民法的具体内容B.促进了罗马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化C.克服了公民法狭隘的民族性D.消除了罗马公民与自由民的差异

12.

宗教改革作为民族独立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体现了民族国家形成时期世俗政权对僧侣统治的反抗,是世俗君主国反对天主教会一统天下,争取民族独立和建立民族国家的重要途径。这说明宗教改革的重要影响是(  )

A.推动了西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B.极大降低了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C.有利于增强民族国家的政治权威D.形成了欧洲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

13.

图2为1870—1913年英美法德四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的曲线图,其中②③分别是指(  )

图2

A.英国、德国B.英国、法国C.德国、英国D.德国、法国

14.

1969年,尼克松在谈到美国对亚太地区政策时说到: 在国内安全问题上,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带有核武器的威胁以外,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和负责 。这反映了(  )

A.美国已承认亚洲国家的独立和主权B.美国在积极调整对华的冷战政策C.战略重心由亚洲地区转向欧洲地区D.美国现实利益下全球战略的重构

15.

电影《阿凡达》以其精彩的电脑特技,以及对现代科技带来的欲望和暴力的某种西式文化反思,受到影迷们的喜爱,其海外票房远超美国本土票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B.体现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融合C.世界经济出现多极化趋势D.美国电影科技水平比较高超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胡人政权为了争取成为中华王朝而采用了中国政治制度,这个政治的因素,毫无疑问是五胡十六国时代胡人民族集团主动汉化的最重要的原因。……胡人民族集团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并统治中原地区,结果是让胡人社会自身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实现政治制度上的中华王朝化、文化制度上的儒学化,经济形式上的定居农业化和社会组织上的地缘化。五胡十六国时代之后,曾为中华帝国之强敌的匈奴以及氐、羯,再也没有作为一个民族集团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羌变成了一个小民族集团,鲜卑也在进入隋唐时期后逐渐消失。……历史上非汉民族集团的汉化,不仅证明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证明了中华文化自身原本没有 民族 属性,它的门户始终是向着所有人敞开的。
材料二
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民族主义思想家们提倡民族主义的目的,始终集中于建设 中华民族 这一点上。为了达到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的目的,首先提出了建设汉族单一民族国家的 小中华民族思想 。然而当意识到中华民国应该继承清王朝的疆土与属民时,他们的民族主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经过提倡 五族共和 的阶段,最后落实到建设 大中华民族 ,即同化中国所有民族集团建设一个中华民族上。 大中华民族 是被作为实现国民统合的象征而提出的,目的是要建设 民族国家 ,这就是所谓的 国族 ,共内涵已经超载了 民族 的层次而具有 国民 的性质。

——以上均摘编自王轲《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五胡十六国时代 胡人政权 质变 的表现,并分析其历史意义。(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孙中山 中华民族思想 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9分)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国家的认识。(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由历史事实平心客观地看,中国政治,实在一向是偏重于法治的,即制度化的。而西方近代政治,则比较偏重在人治在事实化。何以呢?因为他们一切政制,均决定于选举,选举出来的多数党,就可以决定一切了。法制随多数意见而决定,而变动,故说它重人、重事实。我们的传统政治,往往一个制度经历几百年老不变,这当然只说是法治,是制度化。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从材料中选取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运用中国古代史或世界史的知识简要评析你选取的观点。(要求:观点正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四、材料阅读

18.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美国迎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高潮。过快的城市人口增长,使城市环境承载能力迅速下降,期间出现的各种生活、生产污染为病原体营造出绝佳的寄存场所,从而为传染病大规模暴发埋下隐患。当时美国城镇居民仍然延续着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将垃圾直接倾倒在街道的习惯,垃圾收集和处理被看做居民的个人事务,甚至连首都华盛顿也未能幸免。淡薄的卫生意识和恶劣的居住环境让城市化进程中的移民群体成为各种传染病首先侵袭的对象。

——摘编自李晶《论19世纪后半期美国城市公共卫生改革》

材料二
1950年1月,重庆市人民政府组建了自上而下的防疫领导组织机构,为疫病防治提供了组织保障。广泛建立起点、线结合的疫情报告网,为重庆应对突发性疫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起到了关键作用。对发现疫病的地区实施严格管制并及时对病患进行隔离,各公私医院腾出或增设病房,专门用于收治病患,而且在疫情防控期间,疫区民众不得随意聚集和交往。同时进行了城区、郊区民众饮水的漂白消毒和相关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通过开展群众性的公共卫生运动,即大规模疫病的免费预防注射、种痘和清洁大扫除,辅以疫区隔离治疗、交通检疫的 治疫 措施,防疫与 治疫 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摘编自鲁克亮、李晓朋《1950—1952年重庆防疫网的构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一简要分析19世纪中后期美国城市化加速发展带来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防疫工作的特点。(10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