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安徽省A10联盟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7 浏览数:570

一、单选题

1.

西周的名籍制度主要登记的是宫廷卫兵和军队士卒的个人身份资料。春秋后期,开始出现以家庭为基本登记单位、包括 广土众民 的户籍制度。人口管理制度的变化(  )

A.适应了诸侯争霸的需要B.激化了社会矛盾C.导致了宗法分封制瓦解D.加重了民众负担

2.

刘邦继承秦制,以军功、农战之绩定爵位、别尊卑。其逝世后,吕后专政,开始普遍地、无条件地赐民以爵位,赐民爵遂成定制。由此出现了年长德高者因获爵机会多,爵级也随之提高的社会现象。这说明汉初赐民爵(  )

A.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B.有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C.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D.遏制了王国势力的膨胀

3.

下表为唐前期周公、孔子地位的变化情况。这反映出(  )

时间

变化

唐高祖

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

唐太宗

遵周公之事,弑兄夺位,介怀于周公。

诏尊孔子为宣父,作庙于兖州

唐高宗

颂行《五经正义》,以孔于为先师;

幸孔子庙,追赠太师。后废周公庙

武则天

封周公为褒德王,孔子为隆道公

唐玄宗

如前代国学祀周公,开元改为孔子并不祀周公

A.官方的意识形态缺乏稳定性B.佛道传播动摇儒家正统地位C.孔孟之道日益受到朝廷重视D.政治统治需要影响人物评价

4.

丝绸生产中如纺织、养蚕、种桑等工序一直是妇女的工作,男性主要负责耕种土地。到了16世纪,江南地区的养蚕由家庭作业跃升为地区作业,除了妇女仍然为生产蚕茧而忙碌外,男性也在纺车前工作。这表明当时(  )

A.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显著提升B.民营手工业的经营模式发生变革C.市场扩大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D.农业经营以自由雇佣劳动为基础

5.

下表为1867—1894年期间中国金属进口量值状况统计表。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平均每年进口金属量公吨

平均每年进口金属值银两

进口量指数

18671869

28890

2813211

100.0

18701874

31231

3429377

108.1

18801884

68966

4888249

238.7

18901894

107150

8016895

370.9

A.民族工业发展环境的改善B.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C.列强加强对华的资本输出D.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6.

1924年,在谈及西方的经济学理论时,陶孟和表示: 近几年来,国内的杂志报纸对于马克思的学说有广泛的介绍研究。讨论马克思的学说或其他社会主义差不多已经变为一种时髦的标志。 夏丏尊也提到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渐有取亚当斯密而代之的状况了。 这说明当时(  )

A.经济危机弱化了自由放任政策的地位B.思想解放为西方文化传入创造条件C.马克思主义在华传播取得了一定成就D.社会主义思潮获得了知识分子认同

7.

长征胜利结束时,中共中央在一则通电中说: 全国主力红军的会合与进入抗日前线阵地……我们即刻就要进入一个新阶段了,这就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阶段,就是创造全国国防政府、抗日联军与民主共和国的阶段。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B.民族矛盾影响民主革命的进程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D.中共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

8.

从1953年起,报纸上的广告虽然保留着传达商业情报的职能,但只局限在产品信息、包装等范围内。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报纸上的个人消费品广告急剧减少,仅剩下生产资料、文化书籍等广告。这体现出这一时期(  )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巩固B.社会勤俭节约意识增强C.双百 方针得到全面贯彻D.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9.

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7年,罗马曾频繁出台抑奢法,不分公私地规制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各方面的过分开支,以达到经济控制和纯洁风气的目的。抑奢法的颁布(  )

A.实现了罗马帝国的稳定发展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体现了法律规范生活的作用D.提升了公民的道德水平

10.

1791年,法国国民议会征用 圣热纳维耶芙 教堂并将其改名为先贤祠,用以供奉诸如伏尔泰等历代伟人,其浮雕以 祖国女神居于中央,左手给英雄授冠,右手则给公民加冕 。之后,先贤祠成为一座永久性的祖国祭坛,法国的重大节庆往往都在这里举行。先贤祠的建立意在(  )

A.强化国家认同B.提升国民议会权力C.宣扬启蒙思想D.打击天主教会势力

11.

下图为苏联油画作品《田野里的康拜因》(1930年创作,康拜因即联合收割机)据此可知,当时的苏联(  )

A.制度革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浪漫主义美术创作的流行C.产业结构失衡问题逐步地好转D.工业化建设助推农业进步

12.

美国《1961年对外援助法案》规定: 美国企业有优先机会参加使用援助资金的采购商品的竞标;国际开发署经济援助的商品总吨位中至少50%必须由美国船只运输;受援国征用美国私人财产时如果没有给予足够的补偿或没有偿还美国私人企业的债务时,援助项目必须马上终止。 这说明美国(  )

A.积极推进世界贸易自由化B.外交服务于国家利益C.笼络盟友以巩固霸权地位D.扩大了对外援助范围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近代金融体系发育的关键在于公共信用的建立。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建立在英国引发了金融革命,其充当了政府和信贷人之间的中介,使得国家能够通过发行公债筹措资金以保证庞大的军事活动。议会则代表了部分债权人的利益,通过立法严格限制了政府和王室的借款行为,国家掠夺国民财富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增加了私人资本的安全性。公债的利息准时偿付,借款则由议会保证还本,英国公债的信誉得以确立,其借到的款项数额之大令欧洲其他国家惊诧不已。政府找到了解决短期财政危机的方法,投资者则为闲置资金找到了安全生息的途径。到了19世纪,公债市场与英格兰银行的发展,推动了乡村银行、股份银行的发展,开启了信贷、投资、公共开支相联系的新式金融体系的变革与成熟。

——摘编自燕红忠《财政转变、金融发展与经济转型》

材料二
中国近代金融市场的发育始于19世纪后半期,但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才进入短暂的快速发展时期。至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建立了从国家银行到省市立银行、商业银行乃至专业银行共存的体系。各地的银行同业组织、准备金库以及银行法规也先后建立颁行。由于金融资产起点过低,金融工具的发行量在整体经济中的占比非常低。非金融机构发行的股票和债券市场滞后,大部分的股票、公司债的发行是 因友及友、辗转邀集 ,多在亲朋好友等熟人圈中流通。证券市场上交易的基本上都是政府公债,其交易额约占市场交易额的98%。国民政府以盐税、关税为抵押,借公债筹集了大量的资金,银行也通过承接发行政府公债,大获其利。随着近代金融体系的发展,中国的近代产业也获得了一定的增长,但传统产业却陷入了停滞。

——摘编自杜恂诚《近代中国的政府公债与金融市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近代金融业发展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近代金融业发展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作为新权威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萧功秦在评价清末新政时特别强调废科举的影响。他认为科举制是以儒家的政治标准和价值来选拔人才、凝聚人心和构成获取地位、名望和权力的基本途径。科举制的废止,使国家丧失了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正统地位的根本手段,更导致了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资源与新时代价值之间最重大的一次文化断裂。1905年成为新旧中国的分水岭,标志着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因此废科举划时代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辛亥革命。

——摘编自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政治中的激进与保守》等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宋宁宗时朝,理学被定为伪学,遭到朝廷的打压,朱熹等理学派人士则遭到贬斥。宋理宗(1224—1264年在位)因史弥远擅权废立皇嗣而以 平民 之身登帝位, 心终夕不安 。真德秀向理宗献策: 我朝立国,先正名分……愿敷求硕儒,巫阐正学,图为久安长治之计 。理宗于是追封、赠谧朱熹、陆九龄等理学家,承认朱熹《四书集注》为权成经典。端平年间和淳祐初期,理宗励精更化,意欲有所作为,召用真德秀、魏了翁等理学名士入朝参政,并于谆祐元年正式确认程颐建构的理学 道统 。但改革收效甚微。淳祐后期,理宗对理学正心修身之说渐感厌倦,加之理宗 嗜欲既多,怠于政事,权移奸臣,经筵性命之讲,徒资虚谈 ,南宋朝廷也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

——摘编自张金岭《宋理宗与理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理宗尊理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理宗尊理改革的表现及影响。(9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德国统一后,科尔政府在安全与防务政策上面临着抉择: 继续推行传统的克制政策,或利用新获得的行动自由实践权力政治 。科尔政府延续了克制政策,主动安抚邻居,强化了以法德为轴心的欧洲一体化建设;继续将北约看作自身安全的首要依托,为此同美国保持了合作大于分歧的同盟关系。但是,科尔政府还强调德国需要逐渐回归到常态,在国际社会中 扮演更大的角色,承担新责任 。德国力图在欧洲和美国之间权衡,逐步塑造自身在同盟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未同美国等盟友协商的情况下,率先承认了前南斯拉夫各国的独立,并突破了《基本法》的限制,将军队送出国门,由静观其变转为主动出击甚至干预。科尔政府的安全自主性引发了美国的不安,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

——摘编自魏光启《冷战后德国的北约战略及德美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科尔政府对外战略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科尔政府对外战略的影响。(6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薛暮桥(1904—2005年),早年投身工人运动,并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薛暮桥来到山东主持经济工作,驱逐了国民党发行的法币,稳定了根据地发行的抗币币值和根据地的物价,他的 货币价值决定于货币发行数量 的观点在30年后成为公认的原理。新中国成立后,薛暮桥参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研究逐步深化,强调要正确利用价值规律,后对 大跃进 提出异议。1979年出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对新中国经济建设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深刻的反思,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蒙教材。1990年,在怀疑甚至否定改革的思想有所抬头之时,薛暮桥又写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把有关中国市场取向改革的理论和政策论述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摘编自薛暮桥《薛暮桥回忆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薛都桥的主要贡献。(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与个人关系的角度解读薛桥的成功之路。(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