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重庆市渝东六校共同体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联合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重庆市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8 浏览数:408

一、单选题

1.

先秦文献中留下了大量关于 天人关系 的记载,这集中反映出先秦时期(  )

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尚书·泰誓》

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和人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道德经》

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

《墨子·法仪》

A.人文意识增强B.宗法等级秩序瓦解C.天命神权思想盛行D.人性论走向成熟

2.

和田马钱 行于公元1~3世纪的于阗地区(今新疆和田一带),它采用古希腊的打压法制成,圆形无孔无郭,正面钱文是汉文篆体字,背面是马或骆驼的图案并环以佉卢文,以 为计重、记值单位。该钱币的发现,可以证明当时 (  )

A.于阗全面推行中原币制B.丝路贸易促进了文明交流C.篆体汉字盛行于西域地区D.汉朝与欧洲建立了直接联系

3.

孙思邈虽然十分崇敬张仲景,但他并不因循张仲景 六经辨证 的学说,易之为 方证辨证 ,甚至唐朝官府在组织编纂官修本草时也提出,对《内经》等要坚持 无稽必正 的原则,这反映了唐朝(  )

A.中医学受到儒家思想影响B.医学家具有批判精神C.中医学在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D.三教合一的趋势加强

4.

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以苏汉臣为代表的宫廷画师们创作了大量象征多子多福、人寿年丰的婴戏题材作品。但据学者考证,这与当时民间社会普遍流行 计产育子 等自觉控制人口数量的习俗又有所矛盾。据此可知,宋代宫廷婴戏题材画(  )

A.反映出宋代经济的繁盛B.蕴含一定的教化功能C.表达了民众的心理需求D.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

5.

明清时期,浙江崇德石门镇因专营榨油而发展为拥有数千家居民的雄镇,嘉善干窑镇 民多业陶 ,平望镇 居民日增,货物益备,而米及豆麦尤多 。材料反映了当地(  )

A.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B.集镇发展呈现专业化C.政治经济重心已经分离D.出现了多个商业中心

6.

1872年,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在这之前,外轮船公司垄断了我国沿海和长江航运。……招商局创办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表明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

A.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B.完全垄断了中国的航运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实现了洋务派富国强兵的目的

7.

1917—1918年间,《新潮》《华工杂志》《欧战实报》等报刊大量报道了德奥罢工风潮,俄国工人罢工以及伦敦纺织工人罢工运动等,时人指出: 欧战以还,世界资本制度之国家,无一不受社会革命之风潮所激荡。 这表明当时的知识界(  )

A.以俄为师 成为各阶级的共识B.实业救国思潮兴起C.民主与科学思想广泛传播D.积极探索救亡图存新路

8.

20世纪20年代上海租界出现了一批新式石库门建筑。它们们有着四合院的围合体态,引进了抽水马桶、洗浴间和大阳台等居住概念,弄堂马路加宽至消防安全标准。这反映了当时(  )

A.政府重视城市规划及建设B.租界带动了中国城市近代化C.市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D.上海的城市建设走向西化

9.

下图为中国平均法定关税税率(%)的轨迹图(1992—2003),表明中国(  )

A.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提高B.加入世贸组织成效较显著C.经济特区建设效果明显D.积极融入全球化中

10.

2020年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也与100多个国家,10多个地区和国际组织分享疫情防控等多份技术文件……中国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用于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合作;另受部分国家的邀请,中国派出医疗队对外进行援助。在这场全球战 中,有一种风范叫 中国担当 ,有一种温暖叫 中国援助 。这体现了(  )

A.中国的治国理念被世界效仿B.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代表C.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D.全国协作抗疫上的制度优势

11.

民居的建造不仅体现了居住地的自然环境,而且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习俗。下列关于中西方民居的概述,正确的是(  )
①兴隆洼遗址是巢居形式的代表
②中国古代民居的设计突显等级礼制观念
③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古希腊民居的核心
④古罗马的复合式公寓有利于缓解住房紧缺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2.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一主张(  )

A.宣传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B.说明苏格拉底重视道德C.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D.以个人感受作为价值标准

13.

那里有爬满青藤的金字塔,有古木参天的城市废墟,有令人瞠目的巨大而精美的雕刻艺术,有无数让人难以解释的谜团……奥尔梅克、托尔特克、阿兹特克……难以计数的黄金在无人知晓的洞穴,深井中沉睡,直到欧洲人背着火枪的身影在密林外闪现……”这段描述可能出自(  )

A.《古代近东文明——古代两河文明、埃及文明、波斯文明研究》B.《黄金帝国的落日:追踪美洲古代文明》
C.《探寻古罗马文明》D.《亚历山大远征记》

14.

19世纪中叶的英国出现了这样的图景:新鲜的鱼取代了猪蹄成为劳工阶层廉价的晚餐;从伦敦到南部海滨度假地的一日游成了穷人的日常。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政治民主化推动了民生的改善B.交通技术进步改变了民众生活C.福利国家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D.工业化进程加快了农业的进步

15.

下图为表现跨国公司雇员在全球流动特点的漫画。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们在世界各地雇佣劳动力,赚取巨额利润。这表明全球劳动力的流动趋势是(  )

A.发达国家移民流出较多B.劳工迁移是主要趋势C.主要流向中东产油国D.呈现出 知识精英迁移 的新趋势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古罗马城的建设经历了王政时代、共和国时代、帝国时代三个阶段。共和国时期,为了防止外敌入侵,罗马人不仅将罗马城进一步扩大,修建了周长10公里,厚近4米、高7米多的城墙,并建造了坚固的城门、塔楼、碉堡等工程。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已经拥有100万的人口,无论从地理上还是从政治上,都是罗马帝国的中心。罗马城内工商业发展迅速,金融、行会、高利贷业也有很大发展。当时手工业作坊密布于城市街区,手工行业达数十种。从帝国建立到公元180年左右,以皇帝命名的广场、神庙、剧场、圆形剧场与浴场等亦趋于规模宏大与豪华富丽。罗马帝国的皇帝好大喜功,建造了越来越宏伟的建筑,也导致罗马帝国逐渐走上了衰败之路。

——摘编自(英)迈克尔·格兰特《罗马史》等

材料二
汉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选择建在宽阔的关中平原上,一共有12座城门,一门三道,中间的门道专供天子使用,行人左出右入,城内的道路规整,布局与形制按照《周礼·考工记》进行设计营造。汉长安城的礼制建筑位于南郊,有宗庙、辟雍和社稷遗址等。统治中心位于中南部,市场、民间手工作坊和闾里集中在城北。东市、西市具有重要的商业功能,由于城门管理严格,主要服务于达官贵族。汉长安城布局上所表现出的崇方思想、择中观念、规整的城门配置制度、棋盘式道路网,以及 前朝后市 左祖右社 的布局等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过程中有着典型意义,对后代都城的营建影响深远。

——摘编自徐卫民《汉长安与古罗马城政治功能比较研究》

材料三
梁思成(1901—1972年)是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城市规划师。1949—1951年,梁思成主持北京城市规划期间,主张把城市区域分为工作、居住、文娱游乐三大种类,它们之间必须有极短距离的联系。工作分为基本工作、服务工作两大类,它们中间需有合理的联络。居住区内部的构成,采用邻里单位的形式,一个邻里的人口约六、七千至一万人,邻里中心设施应包括文娱、福利设施和学校;中心周围是公园、体育场,儿童游戏场等。政府的行政中心区应自成一区,独立设置,该区应与城市其它功能保持合理的关系。鉴于北京旧城的状况和政府行政中心区的特殊要求,提出 古今兼顾,新旧两利 的原则,在老城外建设新区是为上策。

——摘编自高亦兰、王蒙徽著《梁思成的古城保护及城市规划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长安城与古罗马城的异同。(1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汉代长安城建设的因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思成关于北京城市规划的价值。(7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时间

事件

18世纪60年代

哈格里夫斯发明多轴纺纱机。

1792

英国派遣马嘎尔尼使团访问中国。

1800

500台蒸汽机在英国使用。

1816

英国阿美士德使团访问中国。

1830

利物浦到曼彻斯特铁路开通。

1831

欧洲霍乱大流行。

1834

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

1840

鸦片战争爆发。

1842

《查德威克报告》出炉反映伦敦卫生问题,说明疾病和公共卫生的关系

19世纪40年代末

欧洲可以使用麻醉剂

1850

欧洲人口:266亿;英国多数人居住在城市,拥有超过2000英里的铁路。

1851

英国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

——据《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整理

从表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根据信息间的关联,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要求:提取信息,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排外主义在美国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后,在19世纪末由民间运动发展为一股要求限制移民的政治势力,渗入到美国移民政策中,成为了国家政策。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1897年到1917年,国会又迫于 限制移民联盟 的压力,要求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后来这一条也成为了法律。1921年,美国又出台了《1921年移民法》,这部新的移民法规定,除了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还对各国每年的移民数额进行限制,即每年各国移民美国的人数是1910年人口普查时该种族在美国人口的3%,这就意味着,之前已受到移民法限制而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

——瞿茜、李其荣《论二战前美国移民政策中的排外主义》

材料二
在国会中关于排华法案(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的辩论中提到了中国移民不愿同化的问题。俄亥俄州众议员伊兹拉泰勒认为: 中国人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歧视,美国的法律规定只有白人和本土出生黑人的后裔能够成为美国公民,如果说中国人不可同化,那是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被给予这样的权利。他们在加州的遭遇能够让他们接受被同化吗?

——摘编自曹雨《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的立法过程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美国排外主义的特点及原因。(10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移民社会面临的文化认同问题的认识。(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