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汕头市九年级模拟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33 浏览数:661

一、选择题

1.

美国作家马修斯在《西方人文读本》中这样描述: 佚名建筑师以精确的算术设计,建造了这座世界上最大、重达625万吨的石块建筑物。这座陵墓总共用了200万块石头,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但大多数则从更远的上游地区获取,趁着洪水季节推动到吉萨来 。这一现象可能描述的是(  )

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恒河流域

2.

苏格拉底说:“……它把权力交给所有公民,不需要国家统治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该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使用强术和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以下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全体雅典人均可参与国家管理B.雅典民主政治忽视了统治者的能力和品德C.雅典注重对公民知识和道德上的培养D.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

3.

下图是某个国家的发展的重大事件时间数轴示意图,下列选项关于这个国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B.颁布了欧洲的第一部成文法C.地中海成为这个国家的 内湖 D.编制新的历法 儒略历

4.

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图反映中古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  )

 

 

 

 

A

B

C

D

5.

制作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图中“? 处应该填写(  )

A.城市的重新兴起B.法制的建立和健全C.科学的发展和进步D.大学的产生和发展

6.

7世纪,亚洲一国家的改革规定: 班田六年一班,即政府每隔6年,班给6岁以上的男子口分田2段,女子为男子的2/3,私奴婢为公民的1/3,公奴婢同公民数。受田人死后,口分田归公。 这一改革是(  )

A.伯里克利改革B.查理马特改革C.大化改新D.汉谟拉比颁布法典

7.

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B.东方文明实行君主专制,西方文明则是民主政治
C.东方文明属于大河文明,西方文明属于海洋文明D.东方文明重视发展农耕,西方文明重视发展商业

8.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体现在(  )
①各地纷纷开展了垦殖运动,垦殖者成为新开发地区的主人  ②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③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出现租地农场  ④形成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

但丁的《神曲》认为 是统摄宇宙的动力,也是组成世界的经纬。在诗篇的结尾,他庄严地写道: 我看见宇宙纷散的纸张,都被爱合订为一册 ,全诗以 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 结束,《神曲》对 的礼赞,本质上反映出但丁(  )

A.批判罗马教会的禁欲主义B.号召向封建统治者宣战C.追求自由平等的美好情感D.歌颂资产阶级人文精神

10.

新航路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互通有无商品流通和日益频繁的人员交往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发展。上述材料反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D.亚洲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11.

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202205272210433049

A.工业革命背景下全球环境的恶化B.早期殖民扩张带来的种族灭绝灾难C.三角贸易导致美洲人口急剧减少D.西班牙殖民者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12.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明确指出: 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 针对这一现象,17世纪欧洲人设计出的解决方案是(  )

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C.《权利法案》D.《拿破仑法典》

13.

自颁布《独立宣言》建国以来,美国国旗的图案已修改过二十多次,下图是美国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国旗,其中的变化反映了(  )

 

 

1776年的国旗

17776月开始使用的国旗

A.反抗英国要求独立的斗争更加激烈B.各州开始联合进行独立战争C.美国确立了不同于英国的新型民主共和制D.美国领土疆域的逐渐变化

14.

美国耶鲁大学法学教授布鲁斯·阿克曼,在1787年宪法中,关于成立国家政府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如果我们不联合起来,就会被欧洲列强所摧毁。我们需要一个中央政府。为此1787年宪法(  )

A.确立了自由平等原则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D.确立了联邦共和制

15.

马克思写道: 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和法国革命反映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C.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反映整个世界的要求D.英法革命为其他国家革命发展开辟了道路

16.

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导致塔尖在大火中坍塌,令世人惋惜。在230年前7月份的那场革命中,巴黎圣母院也曾遭到严重破坏。那年7月发生了(  )

A.反法同盟入侵法国B.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C.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D.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17.

《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 王朝秩序 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这段材料不能说明拿破仑战争(  )

A.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B.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C.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D.得到欧洲各国人民的支持

18.

下表是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情况。其结果共同说明了(  )

国家

手段

纲领

结果

英国

内战和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

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美国

武装斗争

《独立宣言》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法国

激烈的革命与战争

《人权宣言》

经过共和国——帝国的反复,最终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立法是革命的前提B.武装斗争是唯一的选择C.正义事业战无不胜D.欧美巨变是时代的潮流

19.

导致图中1760-1825年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工业革命的开展C.殖民扩张的加剧D.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

20.

列宁在1895年指出: 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这本书 是(  )

A.《马克思主义》B.《共产党宣言》C.《资本论》D.《共产党章程》

21.

作为南美洲俱乐部最高赛事的南美解放者杯决赛徽章同样采用盾型设计,作为该项赛事口号的“La Gloria Eterna”(永恒的荣耀)也出现在徽章顶部。以下属于他们 永恒的荣耀 的是(  )

A.击退欧洲反法联盟B.推翻了西班牙殖民统治C.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D.推翻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22.

马克思说: 彼得一世确实是现代俄国政策的创立者。 史学界普遍认为: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 现代化 道路的起点。那么,彼得一世改革的 现代 色彩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  )

A.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B.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努力维护农奴主阶级的利益D.大量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23.

《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中记载: 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 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还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而农民一文钱也不用花费。 ”这实质上表明(  )

A.农民比机器生产效率高B.使用农民成本低廉C.农奴制阻碍俄国发展D.农民实用性更强

24.

19世纪60年代的西方人如果能从水晶球中看到日本的未来,他们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因为当时的地平线上似乎没有一丁点儿乌云足以预示未来几十年席卷日本的那场暴风雨。但无论如何,不可能的事还是发生了。被等级制度束缚的日本民众急速转向了一条新的道路,并且坚持走了下去。 材料中 不可能的事还是发生了 的原因是(  )

A.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下的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B.日本通过 西学东渐 学习西方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C.日本自然经济开始向商品经济转化,产生资本主义萌芽D.新兴资产阶级受封建制度限制具有一定程度的革命要求

25.

下表是1878年,1893年日本不同经济类型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引起这些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年份

资本主义经济

地主经济

个体经济

1878

20%

18%

60%

1893

35%40%

17%

45%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殖产兴业 ,大力发展近代经济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D.提倡 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

26.

如图漫画想象了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两位国家元首的会面。两人在历史上有一个共同的美誉 解放者 ,都对本国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此判断,他们两人最有可能为本国解决的问题是(  )

A.资金与市场B.科学技术C.自由劳动力D.民族独立

27.

如图所示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某次战争中颁布的文献(部分内容)它的颁布在这场战争中不能发挥的作用是(  )

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1863年元日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

A.稳定了中立或接受联邦统治而没有参加叛乱的蓄奴州B.瓦解南部同盟,加速战争的胜利
C.使联邦政府获得雄厚兵源D.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8.

历史学习中的概括,即对某一历史学习内容进行综合、总括、以揭示出其本质属性,并表述为简明扼要的结论。下列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概括不正确的是(  )

A.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B.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C.新的技术发明迅速应用于生产和生活D.工业革命同时在多个国家进行

29.

下面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代表中国,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在19世纪后期经济衰落B.C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C.D代表日本,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其经济发展迅速D.A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保守的经济政策而衰落

30.

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工人的处境最糟: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渡……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工人居住区热病蔓延,贫困和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推动社会的巨大进步B.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C.促进大众教育的出现D.引发环境和社会问题

二、材料题

31.

糖是一种特殊的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就曾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最敏感喜欢,需求量最大,其对历史的影响也就格外微妙。(14分)
材料一  直至15世纪前,欧洲糖的产量偏低,另一方面,食糖代表着 享乐 糜烂 ,在欧洲仍牵起不少道德争议……” 。
材料二  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习惯、消费方式、工作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李军、王秀清主编《历史视角中的三农

材料三  随着糖在各种食品中的应用和人们对糖的过量食用……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越来越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既能满足自己对甜味的爱好,又不会危害健康的新型甜味剂。在这种情况下,功能糖应运而生

——摘自凤凰网杨海军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前的欧洲 食糖代表着 享乐 糜烂 ”原因?(2分)
(2)从 食糖代表着 享乐 糜烂 ”到英国工人 红茶加糖 习俗的转变过程折射着欧洲社会的进步,试列举此过程中欧洲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各一个。(6分)
(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作者认为英国工人喝加糖红茶的习俗 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 这一观点的。(2分)
(4)材料三中 功能糖应运而生 的社会原因有哪些?(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使糖更好地为人类服务。(2分)

32.

有学者指出: 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就是棉纺织业发展的过程 ,其产生的巨大力量 将工业化这个滑翔机拉着飞上天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英国棉纺织业发展,成为早期工业化的核心产业,与国家政策的支持分不开。而棉纺织业工业作为一种新兴工业,受到封建行会以及政府法规的约束相对较少,新技术和新发明能够更加容易地在棉纺织业工业中得到应用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也引发了技术创新,带来了棉纺织业部门机器生产的广泛应用。1771年,阿克莱特和他的合伙人在曼彻斯特德文河谷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成为生产的标准样式。

——摘自夏东《棉纺织业成为英国工业革命起点原因探究》

材料二  棉纺织业的惊人增长,带动了英国经济的 起飞 。首先,机器化的生产模式很快扩散到毛、麻纺织,使机械工程和金属制造业得以兴起和发展。其次,棉纺织业所获得的利润为其他部门工业化的起步提供了最初的资本积累。最后,生产管理模式也很快向各行各业扩展,许多不能使用机器的行业也采取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将生产流程重新安排。

——摘自马瑞映、杨松《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棉纺织业的体系化创新》

材料三  18世纪,英国兴起技术革新和产业重组的浪潮。工业革命由此展开,不仅在空间上逐渐扩散,而且波澜起伏、连续不断。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

——岳麓书社《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工业化进程的特点,并说明纺织业是怎样带动英国经济 起飞 的?(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如何 改变了整个世界 ?你认为还有哪些历史事件 改变了整个世界 ,另举一例史实加以说明。(4分)
(4)综上所述,谈谈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对我国工业建设的启示。(2分)

33.

近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打破各国孤立闭塞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给世界带来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以1500年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也是因为只是从1500年左右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人走向海外,开始殖民扩张,欧洲贸易才走出地中海的狭小范围而扩大到全世界,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封建生产方式迅速地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

材料二  表一:英、法、德、美世界贸易总值对比。

年份

世界贸易总值

英国连同殖民地

法国

德国

美国

1835

145

33.8(52.4)

15

21

12.8

1870

374

91.8(140)

45

42

34

表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材料三  资本主义在一步一步加强世界地区间的联系并且最后把世界连成整体时,也借助于近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然而这些近代化的交通工具和新技术也都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物。……但是这个进步也是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地区,国家的宰割、奴役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 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归纳 地理大发现 带来的影响?(3分)
(2)根据材料二表一,归纳英国贸易总值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二,对比表一表二,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3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化交通工具和通讯的史实。(2分)
(5)综上所述,归纳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影响。(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