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9 浏览数:796

一、单选题

1.

台湾学者许倬云先生曾回忆道: 在家乡,新年、除夕、元旦、清明和冬至,都会祭祀祖先。我家自从抗战时期离家客居,先父直系祖先名讳先人挂轴,每逢年、节悬挂遥祭。我们弟兄迁移美国,每家也都有历代祖先名讳挂轴,至少在除夕和元旦会遥祭。 影响这种观念产生的制度是(  )

A.内外服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乡里制

2.

人类的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下列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出现最早的是(  )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巨镇水陆冲,弹丸压楚境。人言杂五方,商贾富兼并。
C.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 D.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3.

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下列主张属于儒家思想的是(  )

A.诘奸除暴,惩贪黜邪 B.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C.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D.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4.

孟子主张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墨子认为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两者的主张(  )

A.蕴含了传统伦理道德B.影响了后世用人制度C.体现了民本政治伦理D.反映了儒家学说精髓

5.

政治制度随国家治理需要不断调整。下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或政治现象,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②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③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A.④②③①B.③①④②C.②①③④D.①③④②

6.

唐朝孙思邈认为:若有疾 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反映了古代中医学(  )

A.以人为本B.辨证施治C.药食同源D.标本兼治

7.

宋明时期一位思想家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 ,提倡 格物致知 。这位思想家是(  )

A.朱熹B.陆九渊C.王守仁D.李贽

8.

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 摊丁入亩 。这反映了清朝(  )

A.赋役制度渐趋繁杂B.对百姓的人身束缚日益减弱C.资源危机日益显露D.赋役征发以人头和土地为主

9.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 钱币缺乏,各地禁钱出境,在京师(长安)的商人将钱交给各道驻京的进奏院。各军、各使或富商,取得凭证,回本道合券取钱。 该凭证是(  )

A.飞钱B.交子C.会子D.庄票

10.

有学者叙述,近代中国曾出现过一系列的努力,旨在改造政权到某一程度,使中国一方面得以顺利参加近代世界的种种活动,另一方面又无需彻底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以及体现这些观念的制度。下列观点与该学者所述相符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民主共和 D.德先生 赛先生

11.

上海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缩影。下列有关上海的历史叙述,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成立 ②开始出现租界, 华洋杂居
③建立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 ④建成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③②④

12.

毛泽东在一次给宣传工作的批示中指出,国家最要紧的是多炼钢铁,多产煤炭、煤油和电力,多造机器。只有工业发达了,国家才能多造新农具和农业机器来帮助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才能多修铁路、公路来把城市和农村连接,才能多修水利来发展农业。据此判断,这一批示最有可能出现于(  )

A.新中国成立时B.一五计划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13.

为保障我国人民身心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现代医疗方面采取的措施与取得的成就有(  )
①开始推广自来水,改善食品卫生状况
②积极开展血吸虫病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③人工瓣膜、试管婴儿等技术领先世界
④平均预期寿命达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4.

世界各个地域的早期人类社会是人类多样文化的源头。结合下图所示文明区域,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①处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B.②处建筑艺术受到政治的影响较大C.③处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D.④处印度教文化渗透到东南亚社会各方面

15.

古代希腊一位学者创建的 学园 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几何学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位学者是(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欧几里得

16.

罗马法 是一种完整地体现简单商品生产的法,它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等,都做了极为详尽的规定。因此,这种法律正好符合促进新兴资本主义形成和巩固的历史要求……到19世纪初,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 这主要说明了罗马法(  )

A.适应罗马社会发展需要B.代表古代世界法律的最高成就C.重在规范社会契约行为D.成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17.

穆斯林学者很快便吸收了这些希腊传统,把它们同从印度学到的知识合为一体,统统变成他们研究的出发点,其结果是,光辉灿烂的数学、科学和医学成就,为穆斯林社会理解自然世界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这些 穆斯林学者 来自(  )

A.贵霜帝国B.拜占庭帝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

18.

《大宪章》规定: 除战时与予敌对之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够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路与陆路,出入英格兰。 据此可知,《大宪章》(  )

A.保障了封建主的特权B.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C.适当照顾了市民的利益D.标志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19.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 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 欧洲各国签订该和约意在(  )
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②确立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原则
③建立近代外交制度 ④完善集体安全体制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20.

下表反映了15——18世纪英国户籍制度的发展变化。据此可知,英国的户籍制度(  )

历史事件

1495

亨利七世法令:不列颠臣民以家庭为单位,向各区主教汇报户主、配偶、子女情况,主教登记在册。

1593

伊丽莎白一世法令:由治安官管理户籍,调查居民职业,惩罚懒惰者,救济贫民。


1785

议会法案:不列颠臣民可在国内自由迁徙,不再惩罚流民,经议会许可征税,救

济贫民和失业者。

①以法律方式加以确立 ②标志现代基层管理制度确立
③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④管理部门由教会转向政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1.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作物外传同时欧亚作物也传入美洲。其中对美洲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欧亚作物是(  )
①咖啡 ②小麦 ③水稻 ④辣椒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2.

曼彻斯特棉纺织厂都是大建筑,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为了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各层尽可能不高,机器占了最多的面积。……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 对上述材料解读有误的是(  )

A.机器大生产带来劳作方式的深刻变革B.工厂彻底改变以往分散的生产状态C.工业革命导致工人工作环境急剧恶化D.生产流水线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23.

1929——1932年,德国动用了5500多名人员,在科隆至波恩间修建了一条专供机动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使的四车道新型公路。德国修建这条新型公路是因为(  )
①解决交通堵塞的需要 ②受到汽车工业发展的推动
③缓解经济危机的压力 ④与各国高速公路发展竞争的需要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4.

专家预测2022年爆发的俄乌战争或将引爆欧洲70年以来的最大难民危机,除战争和地区冲突外,造成二战后世界难民问题的因素还有(  )
①宗教矛盾 ②部族冲突 ③自然灾害 ④经济恶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5.

《管子》记载: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 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经考古证实,东周王城遗址北依邙山,南邻洛河,大体呈正方形。由此可知(  )

A.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有价值B.考古不仅证实历史,而且是历史的延伸
C.考古工作仅限于寻找证据,以重现往昔的历史D.如何证明史实,绝非史学家的事,而是考古学家的任务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清廷实行较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顺治帝多次下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违禁者不论官民,一律处死,货物没入官府……原先最为担心的海上威胁已消除,但群臣对是否开放海禁意见不一……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各省的地方官认为海外贸易有利于国计民生,要求开放海禁。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下令取消海禁,开放海外贸易,分别设立粤、闽、浙、江四海关……然而,清廷对 外夷 来华始终存有戒心,对国内民众大批外出,或留居南洋,或聚集海上,也深感忧虑,怕对海防构成威胁。故自康熙后期开始,清朝对通商口岸、外贸路线、出海时间等,不断加以收缩和限制。

——摘编自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材料二
还在军事革命胜利在望之初,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三项外交方针。第一,是“①”。就是不承认旧政府同外国政府所建立的外交方针以及所缔结的一切条约,任何国家必须在尊重中国领土和断绝与国民党政权外交来往的基础上,重新与新政府进行建交谈判。第二,是“②”。就是不急于取得资本主义各国的外交承认,要争取在肃清一切内外威胁和各种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及影响后,再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谈建交问题……第三,是 一边倒 ……促使新中国采取如此彻底的革命外交的方针的,根本上在于共产党人有着完全不同于国民党人的意识形态……新中国的外交选择,带有鲜明的阶级革命的色彩,即使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量,也是不可避免的。

——据杨奎松《在毛泽东革命外交的背后》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对外政策的两次变化,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两次变化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①②所对应的外交方针,并提炼影响新中国 革命外交 的两大因素。(4分)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
二战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思想起始于1955年的万隆会议。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提出,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发展中国家要采取联合行动抵制不平等的国际贸易。1964年联合国第一届贸易与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发表《联合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控制,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由此组成七十七国集团。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1933年6月,世界货币会议召开,以解决汇率和贸易问题。美国在会议中的角色至关重要,而罗斯福申明美国当务之急是恢复国内经济,拒绝承担国际责任,国际合作的努力宣告失败。新政也没有能够完全治愈危机……1939年总产量仍然低于1929年的水平。这与国际贸易状况密切相关……二战以后,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各国在互惠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削减关税壁垒的谈判,相互给予 最惠国待遇 ,推动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进程,成为战后恢复和发展国际贸易的基础,促进了战后的经济繁荣。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挑战。(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世界贸易复苏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的新变化。(6分)

28.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历史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汉长安城选建在宽阔的关中平原上,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城内的宫殿、贵族宅第、官署等建筑约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二,城内很少有公民公共设施。即使有大型的活动场所,也是为达官贵族和皇室服务的场所。城内的道路规整,布局与形制按照《周礼·考工记》进行设计营造。汉长安城的礼制建筑位于南郊,有宗庙、辟雍和社稷遗址等。统治中心位于中、南部,市场、民间手工作坊和闾里集中在城北。

——据《城墙功能比较研究》

材料二
从明正德到清乾隆这段时间里,江南地区各州县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从宋代开始,由于这一地区人口密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产品的交换与流通日益频繁……明清之际出现的过剩人口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这一地区种植棉花和从事棉纺织业,就是以副养农、以副助农的一种选择……棉布生产中相对独立的行业,因为需要较大的生产规模,而吸引了大量的雇佣人员;棉布生产的最后工序,而吸引了布商的云集。这种生产与交换的相互配合,促成了江南市镇的成长壮大……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当时 秦晋布商皆住其家,门下客常数十人,为之设肆收买。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巴黎……也配套建设了放射状的新道路,把火车站与商业中心连接起来,给人以一种处于新的秩序、清洁、高效和美观标准控制之下的印象。超过 165公里的新街道宽敞、笔直,并配有人行道、排水系统、照明设备和新种植的树木,街旁点缀着纪念性的新教堂、市场和行政办公楼。私人建筑、公寓住宅增加了六倍,其精致优雅前所未见,既具有外貌的端庄,也具有内部的舒适,很快就在林荫大道两旁鳞次栉比地拔地而起。

      1842——1844年,恩格斯居住在曼彻斯特……曾这样描写曼彻斯特的工人居住区,只要哪里还空得下一个角落,他们就在哪里盖起房子空气由于成打的工厂烟冒着黑烟而污浊沉闷,而且一堆堆的垃圾、废弃物和令人作呕的脏东西不断地发散出臭味街道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大部分没有铺砌,也没有污水沟

——据伯格多尔《1750——1890年的欧洲建筑》和梁远《近代英国工业城市规划演进研究(1848——1940)》改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汉长安城布局特点并分析影响其布局的因素。(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原因。综合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功能的发展趋势。(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近代城市化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4分)

29.

人类的迁徙对人类文化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日耳曼人简陋的农业制度以及粮食生产水平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加上他们爱好掠夺的品性,因此常常会把自己的地方抛弃而向外扩展。4世纪以后,凶悍的匈奴人进入欧洲,连续征服日耳曼部落,迫使日耳曼部落为了生存成避难而向罗马帝国境内移动。移民运动在很长的时期里一直继续着,但是到了5世纪,罗马政府已经没有力量来对付日耳曼人的移民……蛮族入侵的结果是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兴建了一系列蛮族国家,蛮族国家和罗马残留文化以及存留下来的基督教会,共同构筑了一个中世纪社会。

——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

材料二
他们(欧洲人)向西半球输入人口,早在1800年就形成了新的文明中心,配有欧式政府、宗教和教育制度。一个新的国家从原先由英国人统治的北美地区兴起,美洲有两个业已成熟的文明被西班牙毁灭,也被西班牙自身的文明所取代……拉美很快出现了一批混血人口,混血现象非常普遍,欧洲人和土著及黑奴都会繁衍后代,这些黑奴最早在16世纪作为甘蔗园的劳力引入,后来人数不断增加……虽然印第安语言得到留存,征服者的语言当然还是成了这片大陆的主流通行语。

——J·M·罗伯茨、Q·A.维丝塔德《企鹅全球史》

材料三
新加坡是以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文化和多元语言构成的脆弱社会,历史短,社会结构复杂,国民的价值观念差异性很大,在这种思想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姜卫平《新加坡构建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的原因及其对中古西欧文化的影响。(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欧洲人对近代美洲人口结构和文化的影响。(7分)
(3)结合所学,从文化角度分析材料三中新加坡 创造举世瞩目经济奇迹 的原因。(3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