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上海市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4 浏览数:221

一、材料阅读

1.

虎年看虎(26分)
2022 年是中国农历虎年,某校委托历史学社布置学校宣传栏。经学生讨论,决定选择不同时期 形象的文物,制作 虎年看虎 主题展板。

第一步:精选典型文物:

社团精选了不同时期四件 形象的文物,并搜寻到相关历史信息。
(1)若以制作年代先后制作展板,以上文物排序应为:(涂写字母)(8 分)

第二步:解读历史信息;

文物本身包含了许多历史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回答诸多历史疑问。
(2)根据以上文物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为同学答疑解惑:(单选,每题 2 分,共 6 分)
①以上文物中,能够确定最精确制作时间的文物是
        A.虎符 B.虎头 C.虎枕 D.虎卣
②从出土的杜虎符看,这枚左虎符的持有者是谁?他能否顺利调动 50 人以上军队?
        A.国君,能 B.杜地长官,能 C.国君,否 D.杜地长官,否
玉虎头、虎食人卣并非中原出土,却呈现出鲜明的中原文化和技术特征,说明这些地方与中原必然存在
        A.人口流动 B.商贸活动 C.殖民侵略 D.战争交锋

第三步:确定展板主题; 以上文物还可以主题形式设计展板。

(3)将以上文物与相应研究主题对匹配,完成下表。(涂写字母)(8 分)

序号

文物

研究主题

序号

文物

研究主题

原始社会中原文化的辐射力

先秦时代的军事制度

中国古代中医养生观念

中国饮酒习俗的形成

第四步:窥破时代特征;

根据社团指导老师的建议,社团补充了以下文物,并搜寻到相关历史信息。
(4)《刺虎页》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请完成下表。(4 分)

2.

邮票的中外联合发行(24分)
联合发行邮票是中外两国同时发行相同题材、甚至相同图案的邮票,其中历史元素往往是联合发行邮票的主要选题。以下是中外联合发行的部分邮票。
(1)以上五组邮票中涉及到五个中国以外的古代文明成果。将这些文明成果所属的序号与下列示意图中的位置相匹配。(10 分)
(2)套票(1)所示的两处宫殿建筑群,目前的主要职能是( )(单选,2 分)
        A.图书馆 B.出版社 C.博物馆 D.政府机构
(3)套票(2)中,图坦卡蒙的身份是( )(单选,2 分):
        A.君主 B.祭司 C.诸侯 D.外戚
(4)套票(3)的两个建筑,除体现高超的建筑艺术外,还能体现( )(单选,2 分)
        A.民主与选举 B.信仰与祭祀 C.航海与贸易 D.选官与监察
(5)套票(4)所示的两个建筑均与某宗教有关。该宗教是( )(单选,2 分)
        A.婆罗门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6)为纪念中国与墨西哥签署建交公报 50 周年,2022 年 2 月,两国联合发行了套票(5)。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两国建交的时代背景。(6 分)

3.

心是口非 的晚清外交官(25分)
1877 年,日本政要井上馨到访英国,与清朝驻英公使郭嵩焘、副使刘锡鸿会谈。郭、刘二人的日记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记载。
材料一
(井上馨谈及英国近代税收制度为代表的西方制度后)刘云生(刘锡鸿)云: 此法诚善,然非民主之国,则势有所不行。西洋所以享国长久,君民兼主国政故也。 (我认为)此论至允。

——郭嵩焘《使西纪程》

材料二
廿七日,井上馨来……曰:“(清朝)胡不效西法改弦而更张之? 余曰: 祖宗之法皆有深意,……为大臣者,第能讲求旧制之意,实力奉行,悉去其旧日之所无,尽还其旧日之所有,即此可以复治。若改弦而更张,则惊扰之甚,祸乱斯生,我中朝敢不以贵国(日本)为戒乎? 井(上馨)唯唯。

——刘锡鸿《英轺私记》

(1)比较两人日记的记载,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哪里?(4 分)
(2)刘锡鸿主张清朝要 以贵国(日本)为戒 ,具体是指日本的( )(单选,2 分)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有学者认为:郭嵩焘的记载大概率属实,而刘锡鸿恰恰在日记中隐瞒了真实的想法。为证明自己的观点,该学者找到了三则史料。
证据一:总理衙门(注:晚清外交部门)对外交官规定: 出使各国大臣应随时(向政府)咨送日记等件 凡有关系交涉事件,及各国风土人情,该使臣皆当详细记载,随事咨报,……自当用心竭力,以期有益于国
证据二:一年多以前,总理衙门曾召集沿江沿海省份督抚商议海防,绝大多数参与者均认定日本的改革是在自取灭亡。朝野对日本改革的批判成为一时的风尚。
证据三:李鸿章评刘锡鸿: 云生横戾巧诈,日记虽可动听,物望(注:大众对其人品的评价)殊不见佳。 总理衙门大臣沈桂芬评刘锡鸿: 刘云生天分高,以能贬刺洋人、邀取声誉为智,此洋务所以终不可为也。
(3)该学者提供的三则证据是从哪三个视角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三则证据能否有助于证明其观点?为什么?(11 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刘的日记是否能如清政府所期 有益于国 ?又是否 有益于 后世历史研究?(8 分)

4.

影响世界的克里木战争(25分)
为争夺霸权,1853年沙俄与奥斯曼帝国在克里木半岛爆发战争。英法为遏制俄国扩张,于1854年加入战争。战争终以俄国失败而告终。这场战争不仅影响了战争各方,也溢出至域外,乃至影响了世界。
材料一
在俄国方面,克里木战争引起了一系列变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发现,采取一些激烈的改革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以欧洲为楷模、但又有些差别的改革在俄国发生了。土耳其人在克里木战争中属于胜利者一方,但这场战争对他们的影响和战败者俄国人一样。战争暴露了他们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无力……还证明了英国和法国在政治制度上的优越性,这就是土耳其改革者希望在今后效仿的西方路线。

——【美】帕尔默等著《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克里木战争是导致欧洲格局变化的重大事件。法国通过战争成为欧陆霸主。其实质是奥地利的削弱和俄国的暂时屈服;其结果是德国和意大利的先后统一。而独立统一的德、意两大国的出现,极大改变了欧洲格局,促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为一战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据高暖、闵选寿《克里木战争与欧洲格局的变迁》整理

材料三
克里木战争使俄国南侵的势头被迫停止,开始把扩张重点放在相对贫弱的东方。在 1858—1864 年间,沙俄从中国割去 150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英法也把注意力重新投向中国,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据胡小春《感知历史的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克里木战争为例》整理

克里木战争期间,英国为增强军力,就近取材,在印度征发土兵,强迫印度土兵渡海参战,并肆意掠夺印度财富,补给军需物资,从而激起了印度社会各阶层强烈不满,最终导致了印度人民反英大起义。

——邓岗《如何理解克里木战争的影响》

材料四

克里木战争中的首次

蒸汽战舰、水雷、线膛步枪等先进武器首次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

为服务战争,巴黎天文台台长勒弗里埃绘制了第一份气象图,开天气预报的先河。

有线电报首次用于战争,使军事指挥能够远离战场,也使大众传媒及时了解战况。

英国人拉塞尔曾因报道克里木战争而被认为是第一个战地记者。

南丁格尔率领 38 名妇女进行战场护理,大大降低了死亡率,是现代战场护理奠基人。

(1)俄国 以欧洲为楷模、但又有些差别 的改革是指( )(单选,2 分)
        A.统一各邦国 B.成立议会制 C.废除农奴制 D.推翻君主制
(2)材料三中,使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的战争是( )(单选,2 分)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综合上述材料,试从域内、域外、全球三个视角归纳克里木战争的影响。(6 分)
(4)你如何看待克里木战争的世界影响?(15 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