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第二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上海市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4 浏览数:225

一、材料阅读

1.

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是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为纪念改革开放,班级同学分组收集资料,对新中国改革开放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选择不同资料可以拟定不同研究主题,仿照示例,选择有关资料完成填空。

A.居民使用的各种票证

B.开放前后GDP增长的数据

C.安徽小岗村农业粮食收成的对比示意图

D.浦东开发开放前后的照片

E.人们60年代和80年代的衣食住行

F.改革开放前后的影视作品代表

……

示例:选择资料C,可以研究改革在农村取得突破。
选择资料______,可以研究城市对外开放。
选择资料______,可以研究______。
(2)从收集到的资料中,小周同学对如下特别感兴趣,为此搜集了相关说明文字:
从上述图片和说明中可以读出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3)为在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了解改革开放,小周制作了如下时间轴:
按时间轴内容填空: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4)通过对时间轴的梳理,可以发现新中国经济发展发生了诸多变化,结合上述材及所学,请你谈谈对这种变化的认识。

2.

工业革命和城市发展
学习英国工业革命,可以从集证辨据入手,进而深入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材料一

材料A

可怕的断肢从综合医院的登记数字看出,伯明翰工业居民发生的事故,非常严重,屡见不鲜。事故的发生大多是因为工厂对维修工作重视不够,以致机器的护栏长期失修;还有不少事故是由于工人衣服松垂的部分被机器挂住,把不幸的受难者卷进机器中。女工的头巾及长发,男工和童工的围裙或松垂的衣袖常常是造成可怕断肢的原因。

——《关于劳动居民卫生状况的报告(中译本)》·《上院文件》,英国国家档案,1842年,第27卷P208

以下第5—8题,单选题
(1)若要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社会,以上三则材料中属于原始史料:______;属于非原始史料:______。(填写字母)
(2)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该郡(英国的约克郡)只有15个城镇,其人口总共2万多人;而到1891年,已经有63个城镇。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设菲尔德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是增长最快的10年。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B.大量吸引外来移民
        C.大量人口不断迁往殖民地 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
(3)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带来生活方式的巨变,以下不属于这类变化的是
        A.生活节奏加快 B.家庭规模扩大
        C.生活内容丰富 D.教育逐步普及
(4)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 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 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
(5) 1801—1831年,英国曼彻斯特等城市人口增长了两倍多,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54%,1870年进一步达到70%。 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 B.殖民扩张 C.宪章运动 D.工业革命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 自由国度 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材料二
(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

——新华网《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

①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 雾都 的原因。
②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给我们建设 美丽中国 提供了哪些借鉴?

3.

目录中的 历史
目录呈现了一本书的结构和内容,也透露出丰富的历史信息。若将不同时期的史书目录进行比较,还能体现史学的变迁。
材料一

司马迁《史记》目录(部分)

五帝本纪第一

夏本纪第二

殷本纪第三

12本纪

三代世表第一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六国年表第三

10

礼书第一

乐书第二

律书第三

8

吴太伯世家第一

齐太公史家第二

鲁周公史家第三

30世家

伯夷列传第一

管晏列传第二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70列传

材料二

吕思勉《中国通史》目录(部分)

——1939年第一版

上编中国文化史18

下编中国政治史36

第一章婚姻

第二十二章夏商周的事迹

第二章族制

第二十三章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第三章政体

第二十四章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

第四章阶级

第二十五章古代社会综述

第五章财产

第二十六章秦朝治天下的政策

……

……

第十八章宗教

第五十四章革命途中的中国

(1)填空题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以______、表、______、世家、______的形式,叙述了上起______、下至______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首创了______体裁。
(2)作为一部历史正剧,《汉武大帝》的编剧主要依据《史记》和《汉书》等历史著作,说明(单选题)
        A.这两部著作所述史实是绝对的信史 B.这两部著作提供唯一有价值的史料
        C.这两部著作具有很高文献史料价值 D.影视作品的史料价值不亚于文献史料
(3)请根据目录,从体例、内容两个方面比较两部史书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4)结合两部史书的成书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两部史书异同的看法?

4.

时代与改革
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鞅》

材料二
(孝文帝):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魏书·咸阳王禧传》

材料三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1898年)《定国是诏》

问题:(1)—(3)题单选。
(1)《史记·商君猎装》载: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2)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史实叙述,错误的是
        A.下令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话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
        B.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
        C.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D.将都城南迁至长安
(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说: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 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皇帝勤于政事 B.政府部门尽忠职守
        C.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D.撤并政府机构各部门
(4)根据材料和所学,概述商鞅和孝文帝进行改革内容和影响。
(5)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定国是诏》颁发的原因。
(6)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时代与改革的关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