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第一学期学习能力诊断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上海市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4 浏览数:362

一、材料阅读

1.

异同表里。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示内容的共同特点是(       )
        A.结合人兽形象              B.昭示王权神圣
        C.地处赤道以北              D.体现民主意识
(2)上述早期文明成果,在某些方面呈现共同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       )
        A.权力皆归国王              B.经济形态一致
        C.宗教信仰相同              D.生产能力有限
(3)有人认为,文明的交流是图中所示地区文明成果在某些方面呈现共同特点的原因。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简述理由。

2.

鲁王之死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清代官修《明史》载: 顺治三年六月,大兵克绍兴,以海(朱以海,即明鲁王)遁入海。久之,居金门,郑成功礼待颇恭。既而懈,以海不能平,将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中
材料二
江日升在其著作《台湾外纪》中,引 野史 《明季续闻》道: 辛丑,(郑)成功迎(鲁)王归金门,仍奉供给。壬寅(1662年)五月初八日成功殆……(十一月)鲁王薨。
注:江日升是为明末将领之后,自幼听闻父亲谈论明郑事迹,康熙年间恩科解元。
(1)指出材料一、二中对明鲁王的死因记载的矛盾之处。
(2)针对明鲁王死因,你认为上述两则材料何者可信?或你另有观点?说明理由。
材料三
1959年,明鲁王墓于金门重见天日,出土刻有墓志铭的石碑一块,上刻 监国鲁王讳以海……力图光复,虽末路养晦,而志未尝一日稍懈也……王素有哮疾,壬寅(1662年)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 等字。
(3)材料三对澄清明鲁王的死因有何价值?从史料的性质和价值的角度简述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例举两项导致历史记载出现 矛盾 的原因,并指出破解这一 矛盾 的方法。

3.

料理背后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饮食与料理嬗变表

时间

历史时期

重要事件

公元前16000592

先史时代

稻作技术传入日本

公元5921185

古代

公元1185年—1568

中世

日本料理格局初步诞生

公元1568年—1868

近世

公元1868年至今

近现代

(1)结合所学,将下列现象填入上表相应位置。(填写字母。)
        A.茶叶、豆腐等食物生产制作技术传入日本。
        B.天皇亲自率先试食牛肉,并解除肉食禁令。
        C.天妇罗(一种油炸食品)由葡萄牙人传入日本。
材料二
(欧美人和日本人在体格上有明显差异)其原因的大部分乃在于日本人和欧美人食物的差异。欧美人食用人类最重要的滋养品——禽兽之肉,而日本人则吃滋养不足的草实菜根,不喜好肉类。

——(日本)福泽谕吉《应该吃肉》

(2)推测福泽谕吉所撰《应当吃肉》发表于材料一表格中哪一 历史时期 ?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材料三
天妇罗作为日本料理的代表,在日本关东地区的制作方式大多是由鱼、虾、蔬菜等食物裹面浆下锅油炸;而关西地区的天妇罗则多以鱼肉磨成鱼浆后再下锅油炸。后来,这种关西的料理方式又传到了中国台湾地区,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小吃—— 甜不辣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6世纪以来日本饮食与料理的嬗变过程的看法。

4.

法家之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2—1911年间,法学家沈家本奉谕主持翻译西法、改造旧律、制定新律等方面事务。他认为: 申、韩(申不害和韩非)之学,以刻核(苛刻)为宗旨,恃威相劫,实专制之尤。泰西之学,以保护治安为宗旨,人人有自由之便利,人人不得稍越法律之范围。二者相衡,判然各别。 同时指出: 近今泰西政事,纯以法治,三权分立,互相维持
(1)材料一中的 申、韩之学 当指
        A.儒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提炼并归纳材料一中 判然各别 的具体表现。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沈家本对中西方法律的认识有何疏漏?
材料二
在沈家本的主持下,1907年《大清新刑律》草案初成。据学者统计,其中关于 君臣之伦 的条款,在旧律44个罪名中,大约留下了10个,保留比例为23%。关于 父子之伦 的条款,在旧律约33个罪名中,大约保留了11个,保留比例为33%。关于 夫妇之伦 的条款,旧律约有15个罪名,新律正文全部取消。
(4)你如何看待沈家本的法学主张与实践?史论结合地说明你的观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