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4 浏览数:750

一、选择题

1.

根据半坡遗址出土的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推断出半坡人(  )

A.会制作玉器B.会简单的纺织和制衣C.主要种植粟D.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2.

老子主张 无为而治 ,孔子提倡 为政以德 ,墨子主张 兼爱 非攻 ,韩非强调 以法治国 。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

A.推崇西周制度B.支持兼并战争C.解决社会问题D.追求精神自由

3.

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商鞅变法(  )

A.得到了旧贵族势力的支持B.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C.维护了旧的政治经济秩序D.遏制了地主阶级势力

4.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至汉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梁国按朝廷命令共分出十七个侯国。朝廷的这种做法(  )

A.废除了郡县制度B.增强了地方势力C.导致了西汉灭亡D.削弱了诸侯实力

5.

假如你是《清明上河图》所描绘场景中的一位市民,你可能做的事情是(  )

A.欣赏蹴鞠表演B.观看京剧演出C.购买《红楼梦》D.品尝烤红薯

6.

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张仲景—— 医圣 ——创编出了 五禽戏 B.杜甫—— 诗仙 ——诗歌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
C.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人类作战方式的巨大变化D.宋应星——《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7.

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先会见当地国王,表达明朝与他们通好的意愿,然后与当地居民和平贸易。郑和航海期间,许多国家的首脑和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材料表明郑和远航(  )

A.规模浩大B.发展了与各国之间友好关系C.时间跨度长D.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8.

按下面图示的编制思路,其空白处应为(  )

A.废除丞相制度B.设立 三司 C.设立锦衣卫D.实行 八股取士

9.

6月3日,实行销毁,先于虎门海滩,掘池引水,撒盐成卤,将鸦片剖切抛入泡浸……然后放入大洋,历时二十二日。 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D.新文化运动

10.

阅读下列清军兵力调动表,分析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命调时间

调出地

调入地

兵数(名)

18584

京师

大沽

2000

185812

吉林

大沽

1000

18594

黑龙江

天津

1000

18605

宣化镇

大沽

1000

A.第二次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辛亥革命

11.

下列是历史兴趣小组给图1拟定的标题,合适的是(  )


图1

A.洋务运动示意图B.沙俄侵占我国领土示意图C.义和团运动形势示意图D.列强在华 势力范围 示意图

12.

蒋介石说:“(朱毛红军)窜川南时,对人民毫无骚扰,有因饿取食土中萝卜者,每取一头,必置铜元一枚于土中。 据此推断(  )

A.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B.红军纪律严明有利于赢得民心C.中国人民开始艰苦卓绝的抗战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3.

没有这场深刻的社会大变动,不把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从长期的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中国的民主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是根本谈不上的。 这场 社会大变动 是(  )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

图2反映了2013—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情况,这体现了我国(  )

图2

A.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B.外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C.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D.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

15.

胡夫金字塔修建时至少有10万人参加,花费了20年时间,意味着要对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和调用。这说明古埃及(  )

A.文明走向衰落B.成为强大封建帝国C.外族入侵严重D.国王权力至高无上

16.

古巴比伦王国与拜占庭帝国的相同点是(  )

A.实行森严的种姓制度B.统治中心位于地中海中部C.疆域跨欧亚非三大洲D.颁布维护统治的成文法典

17.

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一致赞同了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原理,并委托他俩起草宣言,1848年宣言正式出版。该宣言(  )

A.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B.导致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阶级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D.标志着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18.

图3是苏联1928—1937年集体农庄数量变化图。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图3

A.新经济政策实施B.农业集体化运动C.经济大危机影响D.戈尔巴乔夫改革

19.

下面是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知识结构图,其中内容正确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0.

图4漫画反映了 (  )
202206211049460053

图4

A.德国分裂B.欧洲联合C.东欧剧变D.苏联解体

二、材料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小宋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后,对七个主题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以下是他的学习笔记
(1)请补全笔记一内容。(2分)
(2)请从下列提供的学习内容中选取四个,参照笔记一完成笔记二。(6分)

夏朝的建立、开通大运河、辽与北宋的和战、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贞观之治 诸侯争霸、鉴真东渡、宋词元曲、战国七雄、开放的社会风气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 中外历史人物 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收集的人物图片所组成的人物图谱

 

 

 

 

 

①赵登禹

②黄继光

③雷锋

④但丁

⑤贝多芬

(1)请从图5中任选两位历史人物,分别简述其突出贡献或主要事迹。(4分)
(2)请在上面人物图谱中增加两位为我国 两弹一星 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只写人名),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两弹一星 精神。(4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6 美国人口的增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美国人口增长相关的历史事件。(2分)
材料二

1913—1920年欧洲部分国家的总人口

(单位:百万人)

国家

1913

1920

俄国

1751

1266

德国

669

428

奥匈帝国

521

法国

397

390

英国

456

444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2)请从材料二中提取一项历史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人口进入了有史以来的第三次加快增长时期。1950—1975年,世界人口增长了15亿,其中12亿在发展中国家。这与发展中国家新独立后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有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50—1975年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2分)

24.

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有助于我们学习和感悟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历史报刊】
材料一

 

1919 5 6 日,九江教育会及南伟烈学校、省立第三中学等校,联名致电北洋政府,要求释放北京被捕学生、拒签巴黎和约。随后,南昌、赣州、吉安、抚州、萍乡、宜春等地学生纷纷加入声援斗争的行列。

——摘编自《红色文化》

7 1919 5 月上海《民国日

报》对江西学生运动的相关报道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江西学生运动声援的历史事件,(2分)并谈谈你对江西学生运动的认识。(2分)
【历史文献】
材料二  这次北伐入湘、入赣,得民众之援助极大,尤其是江西方面,农民参战更为踊跃。如攻新喻(今新余)时,北伐军已不支,农民(约二百人)用土炮逐走敌人,北伐军遂得冲上……攻入南昌,退出南昌,皆得农民之助力不小,不然,北伐军之损失更大。此外,如一路之送茶送饭,觅渡肩挑,或代觅米粮等,则到处如是,给北伐军以种种便利。

——摘自《中央局报告》(1926年12月5日)

(2)根据材料二,概述江西农民在北伐战争中所起的作用。(2分)
【历史绘画】
材料三
202206211049460053

图8何孔德《井冈山会师》(油画)

(3)请结合史实,简述图8反映的历史故事。(要求:语言简洁,观点正确,思想健康)(4分)
【历史年表】
材料四

时间

事件

19547

国营320厂制造的第一架雅克—18飞机升空飞行

195412

南昌柴油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30匹马力移动式空气压缩机

19557

江西省内第一个重点火电工程——南昌发电厂开工建设

195511

江西省重点工程——乐平钟家山煤矿新建的竖井正式投入生产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100年江西大事记》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历史感悟。(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