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上海市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4 浏览数:546

一、材料阅读

1.

文明的交流(24分)
历史长河中的人类文明区域日益拓展,联系日益紧密。某校准备举办主题为 全球化视野下的文明交流 的图片展,由历史社团学生布置。
(1)以下是社团搜集的图片资料,请依据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安排到相应专题下。(填写字母,16分)

主题一

主题二

主题三

主题四

古代丝路文明

整体世界初现

近代文化交锋

人类命运共同体

(2)社团同学若想进一步研究 主题三 近代文化交锋 ,他们还可以参考下列中的哪些材料?( )(双选,4分)
(3)以下是社团同学为 主题四 人类命运共同体 撰写的解说词,正确的有( )(双选,4分)
        A.是中国为改革全球治理体系提供的方案
        B.是中国为解决世界难民问题提出的设想
        C.其理念已被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接受
        D.其准则已被全世界的所有国家普遍践行

2.

光辉的历程(24分)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1)以下是某校集邮小组以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为主题收集的邮票,请依据邮票画面反映的史事发生地填入中国轮廓图的相应位置。(填写字母,4分)
①   ②    ③    ④
(2)以下是某同学以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会议 为主题整理的历史图片,请与下列的图片说明相匹配。(填写字母,12分)
①代行全国人大职权,颁布《共同纲领》。( )
②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③为新中国融入战后国际社会打开了新局面。( )
④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
⑤停止 阶级斗争为纲 ,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
⑥明确党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满足人民需要。( )
(3)依据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哪些成就?(8分)

3.

玄武门之变 疑云(22分)
对同一历史事件,往往有不同的记载,玄武门之变就是其中一例。
材料一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太宗(李世民)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建成、元吉(李世民的兄与弟)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俄而东宫及齐府精兵二千人结阵驰攻玄武门,守门兵仗拒之,不得入……太宗左右数百骑来赴难,建成等兵逆败散。

——《旧唐书》卷64《隐太子传》

注:《旧唐书》成书于五代时期,隐太子是李建成。
(1)据材料一可知,在玄武门之变中( )(双选,4分)
        A.李建成发动了政变 B.李建成因兵败被杀
        C.李世民结盟李元吉 D.李世民是自卫反击
材料二
(地府判官)自出问头(写在纸上审讯犯人的问题)云: 问大唐天子……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仰答! ……(皇帝)把得问头寻读,闷闷不已。

——《唐太宗入冥记》

注:《唐太宗入冥记》成书于武则天时期,是一篇民间话本。
(2)材料二所述的事实与材料一有何不同?(3分)
材料三
玄武门守将常何的墓志铭拓本在敦煌被发现,铭文记载:武德七年,(常何)奉太宗令追入京,赐金刀子一枚……九年六月四日,令总北门之寄(负责玄武门守卫)。
(3)请解读 墓志铭拓本 对研究玄武门之变的价值。(6分)
材料四
太宗曰: 今欲自看国史……卿可撰录进来。 太宗见六月四日事,语多微文(隐晦)。乃谓玄龄曰:“……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7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玄武门之变是哪一方发动的?说明你的理由。(9分)

4.

铁路梦 (30分)
火车的发明极大地拓展了陆上移动空间与物流能力,不断地发展着人类的 铁路梦
材料一
苏格兰人乔治·史蒂文森,制造出他著名的 移动引擎 ,这使煤的价格降低了将近七成,还让曼彻斯特与利物浦之间开通第一条客运专线成为可能。从此,人们可以用前所未闻的15英里的速度,从一个城市奔向另一个城市。

——房龙《人类的故事》

(1)材料一中, 移动引擎 得益于什么动力?此发明对英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材料二
通往加利福尼亚的铁路建成了。但是这条铁路之所以能建成是由于资产者通过国会赠送给自己大量 民地 ,也就是从工人那里剥夺了这些土地,是由于资产者输入了中国苦力来压低工资,最后是由于资产者建立了一个新的支系—— 金融贵族

——《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1869年8月10日)

(2)依据材料二,概括 通往加利福尼亚的铁路建成 的主要条件。(6分)
材料三
欧洲富强之本……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凡为铁路之邦,则全国四通八达,流行无滞;无铁路之国,动辄掣肘,比之瘫痪不仁。地球各邦今已视铁路为命脉矣。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初

(3)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孙中山 视铁路为命脉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四
我国高铁的成功实践,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积极影响,有力推动了我国铁路标准走出去。目前,我国与21个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签署标准化互认合作协议,显著提升了我国铁路标准的影响力。牛轮飞驰,不觉经年。以高铁为代表的 国家名片 ,让世界不断感受中因发展的强劲脉搏。

——摘自《飞驰的高铁》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人类不断发展的 铁路梦 ?(1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