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广东省汕尾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668

一、单选题

1.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向塔木卡(商人)借了银钱,塔木卡催他还债,而他无物可给,他把他的已结枣的果园交给塔木卡,并对其说 取园中全部之椰枣,以还你之银 ,则塔木卡不得同意。果园里的椰枣仅应归园主收取,然后他根据他的合同偿还塔木卡的银钱和利息,果园中剩余的椰枣应归园主。这一规定反映了古巴比伦(  )

A.法律限制塔木卡对农业的干预和盘剥B.塔木卡已经成为国家的统治阶级之一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渗透到生产领域D.私有经济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

2.

以下为某同学摘抄的有关 罗马帝国盛衰 的读书研讨笔记,据此可推断该同学研讨的主题是(  )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公元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并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公元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罗马帝国吸取、发展了希腊文化的自由精神,建立了体现民主、自由精神的坚实政治制度罗马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荣誉感,培育了自由的精神和完善的法律制度

A.罗马帝国受希腊影响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B.罗马帝国利用军事扩张推动了基督教传播
C.罗马帝国的灭亡与日耳曼人入侵密切相关D.罗马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了人类文明传播

3.

1700年英国《吏治澄清法》规定,除各部大臣及国务大臣外,其他官员均不得为议会下院议员。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又以枢密院的名义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试事宜。由此可见,英国官员选拔体现了(  )

A.公开考试B.中立立场C.待遇优厚D.晋升为功

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在文化上,这是一个眼界不断开阔的时期。整个地球上,一些民族正注意到其他民族和其他文化。总的来说,欧亚大陆诸古代文明给欧洲人的印象和影响较后者给前者的印象和影响更深。 据此可知,新航路的开辟(  )

A.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B.扩大了人们的视野C.使各大洲连成一个整体D.加剧了文化的冲突

5.

托马斯·潘恩在《人的权利》(1791年)中提到: 所有的真理所要求的、所需要的就是自由的出现,这是真理不可抗拒的本性。太阳不需要铭刻就能自别于黑暗,美国政府一旦将自己展示在世界眼前,专制主义就会感到震惊,人们就会开始思考调整。 由此可知,潘恩的主张(  )

A.反映了启蒙运动的理念B.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C.根除了专制复辟的危险D.体现了美国谋求霸权的意图

6.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1890年日本召开第一届帝国议会,天皇制立宪主义国家体制正式成立。下图为明治宪法体制的结构,据此可知,《大日本帝国宪法》(  )

A.在形式及内容上具有某种近代性质B.确立了资本主义 主权在民 原则C.形成了近代美国 三权分立 体制D.沿用了英国国君 统而不治 惯例

7.

据统计,1750至1850年之间,英国通过了47部有关专利的私人法案。1775年,英国议会通过《火力蒸汽机专利法案》, 授予詹姆斯·瓦特及其执行人、管理人和受让人某些蒸汽机(通常称为火力蒸汽机)在国王陛下的领土范围和有限的时间内专有的使用权和财产权 。这一时期英国系列专利法案的颁布(  )

A.得到了王室的大力支持B.适应了工业发展的要求C.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特权D.确立了英国的经济霸权

8.

在欧洲宗教改革前的基督教传统中,劳动是一种人为了原罪而不得不承受的苦难和惩罚。18世纪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将劳动当作实现资本增殖的手段。马克思认为人类劳动的基本价值表现为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和劳动创造人本身这三大主张。上述关于劳动的不同认识(  )

A.由社会性质决定B.受到阶级立场影响C.由生活环境决定D.受到社会地位影响

9.

19世纪后期,几乎所有的强国都卷入了这场对绝对统治权(殖民地)的争夺,因此,它们在一个又一个地区再三发生冲突:英国和德国在东非和西南非、英国和法国在逼罗和尼罗河流域、英国和俄国在波斯和阿富汗、德国和法国在摩洛哥和西非,相继发生了冲突。这些殖民地竞争转而又促成了互相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据此可知,对绝对统治权的争夺(  )

A.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B.反映了世界殖民体系已基本形成C.加剧了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D.加重了亚非拉地区人民的苦难

10.

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美国发放高息债券,引起了日本的反感;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移民法,排斥日本移民入境,使日本爆发了反美抗议浪潮,甚至有人叫嚣要用战争解决问题;英国在华盛顿会议后在新加坡扩建海军基地,与日本的关系骤然紧张。这反映了一战后(  )

A.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B.国际秩序并不稳定C.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D.日本挑战亚洲秩序

11.

20世纪上半叶,广大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兴起。印度采取 非暴力不合作 的和平抗争,中国选择辛亥革命的暴力革命,中东地区的土耳其则在凯末尔的带领下进行了一场世俗化改革。这种民族民主运动类型的差异主要是因为(  )

A.运动目的的不同B.国际环境的不同C.发起的条件不同D.面临的问题不同

12.

下表是20世纪50—70年代西方某国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统计表。据此可知,进入70年代该国(  )

时期

国民生产总值

私人投资

劳动生产率

年失业率

消费物价

50年代

33

35

27

44

21

60年代

38

39

27

46

28

70年代

28

29

12

63

78

A.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B.恢复自由放任经济模式C.政府放弃国家干预经济D.经济发展已经显现困境

13.

在谈到农业存在的问题时,赫鲁晓夫重新规定: 如果在制定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用和畜牧发展指标时,集体农庄、国营农场领导人和生产管理局领导人发生分歧,那么最后决定权属于集体农庄管理委员会和国营农场场长。 赫鲁晓夫此举旨在(  )

A.否定指导性计划管理制度B.激发地方和劳动者积极性C.改革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D.鼓励各地方扩大玉米种植

14.

从美国文学发展史来看,每次重大的世界性事件后都能引发新一轮的文学创作热情,湎现出一些极具时代感的文学流派、作家和作品,如美国建国后第二次文学复兴和一战后第二次复兴,但是二战后的美国文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寂。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冷战 背景下的社会环境B.二战 一战 相类似C.战争导致作家群体出现断层D.科技的进步和物质财富增加

15.

1999年,八国集团财长宣布成立二十国集团(G20)其成员包括八国集团和巴西、中国、墨西哥、沙特阿拉伯等发展中国家。G20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二十国集团的成立体现了(  )

A.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权实际上被颠覆B.两极格局瓦解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建C.发达国家在全球性危机处理中居主导地位D.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经济中地位和作用上升

16.

马丁·雅克评价; 中国提供了一种 新的可能 ,这就是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勒、超越零和博弈,开辟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也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 马丁·雅克评价的对象是指(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公元5世纪前后,阿拉伯语文学语言形成,7世纪后,阿拉伯人从波斯语、阿拉马语中吸收了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词汇和政治术语,从布伯来人和叙利亚人那里吸收了宗教术语,从希腊人那里吸收了政治、科学、哲学术语。阿拉伯帝国治下的民众为了与阿拉伯人交往,为了担任公职,为了宗教信仰而学习阿拉伯语,促使阿拉伯语传播到阿拉伯帝国治下的亚、非、欧地区,阿拉伯语也因此而成了一种世界性语言。9到12世纪,用阿拉伯语写成的著作,包括哲学、医学、历史、宗教、天文、地理各学科,较其他语言占有很大比例。在欧洲中古世纪,它是保存布腊文化和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媒介语,西欧的语言中至今仍有许多阿拉伯语词汇,除拉丁语字母外,阿拉伯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套字母。

——摘编自王玉芝《人类文明第一次大融合的结晶: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材料二
语言由特定的人群使用,语言的发展是 由说这些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决定的 ,其兴衰也必定伴随有关民族在历史上的沉浮,或起或落,千回百转,当今世界已然可见的民族语言流市与交互影响的图景,是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行程中熔铸而成,同那些相关民族集团的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动紧密交织在一起的。

——摘编自沈坚《民族语言格局:历史的产物》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语成为世界性语言的原因和历史作用。(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语言的发展是 由说这些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决定的"。(4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当时欧洲各国君主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扩张。信奉天主救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反抗穆斯林统治和压迫的斗争( 收复失地运动 ,718—1492年)中,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情绪和宗教情绪,当他们在向海外扩张时也把传播基督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葡萄牙国内的政治条件和社会条件也都有利于它采取扩张主义,该王朝对其国内那批人数虽少但处于发展中的商业中产阶级的抱负基本上表示认同,并认识到从葡萄牙对海外扩张的势力中所获得的经济上的利益。

——摘编自戴维·阿诺德著,闻英译《地理大发现》

材料二

表一 1400—1800年世界部分地区或国家人口变化情况(单位:百万)

1400

1600

1800

中国

70

110

330

印度

74

145

180

欧洲

52

89

146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

60

104

92

拉丁美洲

36

10

19

表二 全球人口变化情况

时间

人口总数

1500

425亿

1600

545亿

1700

61亿

1800

9亿

——据埃德蒙·柏克三世、大卫·克里斯汀、罗斯·E.杜恩著杨彪等译《世界史:大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班牙和葡萄牙积极对外扩张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全球和拉丁美洲人口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8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的欧美各国,和平主义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参加过一战的德国作家埃里希·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和美国作家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大受欢迎。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许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他们出版论著,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探讨避免新的世界大战和保障和平的方法。1918年成立的致力于宣传国际仲裁和全面裁军的国际联盟协会,到1922年已经拥有会员20万人,1932年则发展到100万人。1921年成立的坚持绝对和平主义的 不再战运动 ,宣传 一切战争都是错误的 ,号召其成员不以任何方式参加或支持任何性质的战争,出版的刊物《不再战》一度达1.5万份。1921年成立的颇具影响的和平组织 防止战争全国理事会 ,到1935年有21个成员组织和10个协作组织,它通过对国会的游说活动对华盛顿当局施加影响。英国工党就是在1923年的大选中迎合民意,把 国际和平、国内繁荣 作为其竞选口号并获得了成功。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材料二
1935年夏天在英国工党、自由党和 国际联盟协会 会员的赞助下,组织了一次群众性的和平投票,1500万人参加了投票。投票结果如下:

投票内容

投赞成票人数

占总投票人数

赞成全面裁军

1050

913%

赞成用国际协定保证全面废除航空部队

950多万

826%

赞成用国际协定来禁止为私人盈利而制造和出售军火

1048

911%

赞成准备在必要时采取经济的非军事制裁

1096

953%

赞成准备在必要时甚至采用军事制裁

683

593%

——约翰·惠勒·贝内特著,林书武等译《慕尼黑——悲剧的序幕》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的欧美和平主义思潮兴起的表现和背景。(10分)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4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国内外学者把工业革命定义的研究分为社会变革学派、工业组织学派、宏观经济学派、技术学派、能源学派和消费学派,博采众长者亦有之,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抓住工业革命的特征。
(1)社会变革学派认为,广义的工业革命是一次向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的全面巨大变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2)工业组织学派强调工厂结构和规模的变化。或者说工厂制度的兴起。有学者把工业革命定义为资本主要形式由流动资本向固定资本的转换。
(3)宏观经济学派分析当时出现的一些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认为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生产函数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
(4)技术学派认为,技术变化是工业革命时期最根本的特征。工业革命的核心就是连续性的技术变化。
(5)能源学派认为,能源利用方式和种类的变化是工业革命的核心。
(6)消费学派有人提出,消费使生产得以实现,是一切生产的目的。

——摘编自舒小昀《工业革命定义之争》

结合材料有关工业革命的定义,自拟论题(阐释材料的观点或提出新观点),论述工业革命的特征和影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