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类型
重要成就
小说
施耐庵《水浒传》、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吴敬梓《儒林外史》等
戏曲
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桃花扇》等,京剧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
当选征文反映的主要观点
女性理想
的爱人
忠实的
爱情
健全的
体魄
革命的
精神
不慕虚荣
和时尚
丰富的
学识
人格高
节俭的
习惯
百分比
66%
50%
33%
100%
男性理想
爱情忠诚
健美的
体格
性情温和
无攀登
虚荣习气
相当的
文学艺术
修养
自立的
技能
62.5%
75%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陈金山等《新中国体育事业七十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外交的发展历程
时期
主要内容
奥运外交时期
(1979—1989年)
重返国际奥委会,建设体育强国和“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体育,开始以“量体裁衣”的方式实施对外体育援助。
“主场赛事”立体化
外交时期
(1990—2008年)
优先发展竞技体育,促进国际交往;参与或主办国际体育赛事。
公共外交时期
(2009—2012年)
打造新型大国体育外交;打造中国特色的形象型体育外交;扩大民间体育外交。
“全面引领”时期
(2012年至今)
打造中国特色体育外交新理念与新方式;创建体育式国家合作模式;构建体育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刘桂海等《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体育外交:历程、经验与理论反思—基于“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三重视角的考察》
——摘编自王圣学《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经济分析》
——摘编自陆伟芳《简析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征》
——摘编自唐燕、贺静《“大混住、小聚居”城市居住空间结构设想》
三、开放性试题
时间
摩擦概况
初发时期(50年代中期—60年代)
50年代初,随着战后经济恢复,日本纺织产业迫切需要扩大海外市场。……日本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对美出口不断扩大。1955年日美之间在首次爆发纺织品贸易纠纷,拉开日美贸易摩擦序幕,到20世纪60年代前期,日美贸易摩擦主要围绕轻工业品、杂货品等其中,围绕纺织品的厚摩擦最为激烈。在美国压力下,日本对美织品出ロ实行自愿限制。
频发时期(70年代—80年代)
7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产业构从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日美贸易战的领域亦从钢铁、家电、汽车半导体等制造业扩展到服务业以及投资、商业战例等方面。贸易战的结果,从日本自愿限制出口(钢铁、家电)到不得不接受扩大进ロ、取消国内关税(如汽车)开放国内市场(如电信)等条件。
——摘自《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
四、材料阅读
——摘编自管辉《中国疫苗之父;汤飞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