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表1
诗人
诗名
诗作
思想情感
朱淑真
《春日亭上观鱼》
“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非无欲透龙门志,只待新雷震一声。”
自我实现的人生期待,实现自己腾越龙门的理想
李清照
《上框密韩肖胄诗》和《乌江》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浓郁的爱家、爱国情思和关注人生的忧患意识
图1
第一条
以和为贵,无忤为宗……是以或不顺君父,乍违于邻里……
第三条
承诏必谨。君则天之,臣则地之……是以君言臣承,上行下摩,故承诏必慎,不谨自败
第四条
群臣百察,以礼为本。其治民之本,要在乎礼。上不礼而下非齐,下无礼以必有罪
表2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任野《宋朝水军的发展》
——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表3 苏嘉湖区域蚕桑丝织圈市镇经济交往网络
市镇
桑籽
桑秧
桑叶
蚕种
蚕
鲜茧
生丝
丝绸
米粮
备注
乌青
⊙
▲
蚕桑最盛,却几无绸业
石门
□
距乌青30里
菱湖
丝产量在湖州府领先
南浮
丝产量居湖州府第二
震泽
东距南浔12里
双林
丝业与织业均衡发展
盛泽
专营织绸,不事蚕桑
新市
丝产量居湖州府第三
洞庭山
桑叶的最大“外援”
注:⊙跨区城集散中心 □区域内集散中心 ▲仅辐射四乡的集散地
——摘编自罗婧《世界市场与苏嘉湖蚕桑丝织经济圈》
——摘编自白孟宸《向黑暗的黄金时代说再见战后鲁尔地区的转型与新生》
——摘编自王小龙《苏联1922~1924年的货币改革:回顾与评价》
三、开放性试题
表4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频关键词统计表
序号
频次
关键词
1
78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1
53
“三个面向”
2
266
教劳结合
12
42
全面发展的人
3
263
生产劳动
13
50
教育
4
92
党的教育方针
14
24
素质教育
5
社会主义
41
社会主义觉悟
6
35
体力劳动
16
40
毛泽东教育思想
7
114
马克思主义
17
31
综合技术教育
8
9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8
28
马克思
38
劳动教育
19
30
产学合作教育
10
59
毛泽东
20
26
中小学
表5 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特征比较(部分)
时期
扫盲教育时期
……
“大跃进”与教育大革命时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劳动
政策
具体
特征
提高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缩小当下社会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距离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课程设置的改变;学校与工厂之间边界不清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摘编自孙刚成、宋晓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劳动教育政策演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