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336

一、单选题

1.

《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汤灭夏定都于毫后,其左相中垒(亦作仲虺【huǐ】)作诰,告诫各方国(部族)君主(酋长)说: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有立。这表明商汤时期(  )

A.推行内外服制B.华夷观念淡薄C.注重推行德政D.行政机构完备

2.

张仲景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旧病)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寻找发病的规律,以便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他的诊疗方法(  )

A.确立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法则B.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C.说明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较为严密D.证明中华医学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3.

唐都长安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典范之作——整体呈方正规则形状,沿中轴线对称,宫殿规模宏大,且居中分布,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古时期的欧洲以教堂和市民广场为中心,的开放式布局形成鲜明反差。这一反差折射出两大文明(  )

A.经济水平的差距B.传统文化的优劣C.审美取向的不同D.政治传统的差异

4.

表1所示为部分宋代女性诗人的代表性诗作以及诗作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这反映了宋代(  )

表1

诗人

诗名

诗作

思想情感

朱淑真

《春日亭上观鱼》

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非无欲透龙门志,只待新雷震一声。

自我实现的人生期待,实现自己腾越龙门的理想

李清照

《上框密韩肖胄诗》和《乌江》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浓郁的爱家、爱国情思和关注人生的忧患意识

A.民族矛盾异常尖锐B.女性家国情怀彰显C.理学塑造民族性格D.文人追求个性自由

5.

内卷化 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有学者提出,明清时期华北地区小农经济的内卷化,表现为在土地上投入更多劳动力,不能使家庭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也不能使农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其直接原因在于(  )

A.高产作物的传播B.赋税制度的改革C.人地矛盾的激化D.对外政策的调整

6.

1904年5月,大清王朝外务部批准济南正式开埠。同年,《东方杂志》撰文评论道: 德国尝以独占山东全省利益,屡向北京政府要求权力,其所经营者,著著进步……遂将济南、潍县、周村三处开为商埠,俾利权不致为德人所垄断。 这可用于说明清政府自开商埠(  )

A.出于抵御帝国主义瓜分的考量B.阻断了列强抢占租借地的潮流C.旨在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状况D.回应了全世界华人的舆论呼声

7.

关于辛亥革命性质,陈独秀在1923年指出: 辛亥革命本身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毛泽东则在1925年提出: 辛亥年的革命,与现在的革命,性质也不相同,包括革命目的、对象、参加者等都有区别。 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  )

A.对民主革命阶段的科学划分B.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清醒认识C.对辛亥革命教训的深刻反思D.对中国革命理论的初步探索

8.

陕甘宁边区的乡、市参议会既是议决机关又是执行机关,民众可以直接参与选举。参议员们都参加政府工作,参议会可根据需要随时召开,共同讨论并决定乡里的大事,然后分工执行。这主要体现了(  )

A.三三制 的选举原则B.直接民主的显著优势C.议行合一的制度设计D.简约灵活的干部制度

9.

图1所示是20世纪50年代的宣传画。这些画作(  )

图1

A.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B.体现了计划经济时代的风貌C.反映出妇女地位的明显提升D.表达了打破美国封锁的决心

10.

1980年5月,我国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准确落在预定海域;1981年9月,我国第一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三颗不同用途的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并获得成功。这主要得益于我国(  )

A.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B.全面借鉴了苏联经验C.经济改革的成就突出D.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

11.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 那些治理有方的著名城邦无一不对其人口进行控制……过于稠密的人口不可能保持一定的秩序……一个城邦的最佳人口界限,就是人们在其中能有自给自足的舒适生活并且易于监视的最大人口数量。 这最能体现古希腊城邦(  )

A.重视法治的传统B.小国寡民的特征C.限制生育的风俗D.自然经济的繁荣

12.

表2所示为602年日本推古天皇颁行的日本《宪法十七条》节选。据此可推知,《宪法十七条》的颁行意在(  )

第一条

以和为贵,无忤为宗……是以或不顺君父,乍违于邻里……

第三条

承诏必谨。君则天之,臣则地之……是以君言臣承,上行下摩,故承诏必慎,不谨自败

第四条

群臣百察,以礼为本。其治民之本,要在乎礼。上不礼而下非齐,下无礼以必有罪

表2

A.推行君主立宪政治B.打击镰仓幕府势力C.学习唐朝先进文化D.强化天皇政治权威

13.

1666年,法国重臣科尔贝建议国王路易十四成立一个专门的科研机构;同年12月,路易十四最终决定出资成立这一机构,宣称要为 科学和艺术的十全十美而努力,广泛追求对人类有用或有利的事物 要破除长久以来被视为真理的一切通行的谬论,以开导世人 。该机构的成立客观上(  )

A.推动了工业革命B.增加了财政收入C.冲击了教会势力D.刺激了殖民扩张

14.

据统计,1750年,整个英格兰只有7件专利被注册授权,1830年达到180件,1840年激增至440件,1850年达到513件。在约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格兰共有13227件专利被授权。据此推知,英国专利制度的实施(  )

A.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解放B.使英国获得殖民霸主地位C.推动了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D.是英国垄断组织出现的内因

15.

1926~1931年,苏联的进口额逐年增加,且其中90%左右是机器设备的进口,高峰时一度达到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左右。然而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除了一些起样品作用的设备外,苏联几乎不再进口一般的机器设备。这一变化缘于(  )

A.西方国家对苏联经济的封锁B.法西斯国家对和平的破坏C.经济危机对国际贸易的冲击D.苏联工业研发能力的增强

16.

1974年7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刊出了标题为 缓和测试 的漫画,该漫画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会晤为背景,塑造了两国领导人在贴着美元图标且包满麦穗的公文包前握手,另一只手在背后拽着一大捧核武器的形象。这幅漫画意在说明当时美苏(  )

A.积极寻求经济合作B.双边关系仍然紧张C.有意缓和军备竞赛D.军事对抗日益加剧

二、材料阅读

17.

[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海军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据记载,南宋初年,名将韩世忠在黄天荡以水军将金军统帅围困达四十八天,岳飞在洞庭湖一带收编了超过一千条战船和数千名官兵……这些水军都有一定程度的私兵色彩。南宋朝廷设置了沿海制置使司,专门负责海防。该机构统率的水军有一万名以上的官兵和数百艘战船的规模。到南宋后期,水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例如理宗在位时(1224~1264年)设置的殿前司浙江水军,驻于临安,有兵两千八百人,到度宗在位时(1264~1274年)增加到一万人。

——摘编自任野《宋朝水军的发展》

材料二
光绪十四年(1888年),《北洋海军章程》颁布。该章程基本上是参照英国海军拟定的,是中国当时最西方化的军队制度模板。海军制度分为军官和士兵两个系列。军官分为战官和艺官:战官是军事指挥员,分为管带、大副、二副、三副;艺官是指军舰上的技术军官,保留原来的军官职衔(如提督、总兵、副将等)。该章程特别规定,海军军官一律由海军学校毕业生担任,使之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有学历要求的军队制度章程。章程还规定士兵分三等并依次递升。虽然北洋海军制度看似非常完备,但从国外留学归来的海军将领也逐渐沾染上了旧军队的陋习,有章不遵,有令不行,军队的训练也日益流于形式。

——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宋时期水军建设存在的问题。(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洋海军制度建设的特点并简评其影响。(8分)

18.

[市镇经济与城市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明中叶至清中叶,在苏州、嘉兴、湖州三府交界处,形成了与世界市场遥相呼应的区域性蚕桑丝织经济圈。表3所示为苏嘉湖区域蚕桑丝织圈市镇经济交往网络。

表3 苏嘉湖区域蚕桑丝织圈市镇经济交往网络

市镇

桑籽

桑秧

桑叶

蚕种

鲜茧

生丝

丝绸

米粮

备注

乌青

蚕桑最盛,却几无绸业

石门

距乌青30

菱湖

丝产量在湖州府领先

南浮

丝产量居湖州府第二

震泽

东距南浔12

双林

丝业与织业均衡发展

盛泽

专营织绸,不事蚕桑

新市

丝产量居湖州府第三

洞庭山

桑叶的最大外援

注:⊙跨区城集散中心 □区域内集散中心 ▲仅辐射四乡的集散地

——摘编自罗婧《世界市场与苏嘉湖蚕桑丝织经济圈》

材料二
近代以来,德国鲁尔区城市发展经历了单一的煤矿城市—钢铁城市—化工城市—综合性城市的发展道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为支柱的德国(西德)鲁尔区开始衰落。1962年,汽车巨头欧宝开始在波鸿建造汽车制造厂,此后的十年间,波鸿鲁尔大学、多特蒙德大学和埃森大学纷纷建立。1964年,鲁尔地区第一家购物中心在波鸿—鲁尔公园附近建成。1977年,在波鸿—达尔豪森铁路仓库空旷的建筑化身为一座文艺范儿十足的铁路博物馆。1979年,鲁尔区第一个工业文化博物馆正式开幕,古老的船闸成为工业时代的象征被保存下来,无数欧洲人慕名而来参观幽深的采煤巷道。2010年,埃森作为鲁尔地区53个城市的代表,被授予 欧洲文化之都 称号。

——摘编自白孟宸《向黑暗的黄金时代说再见战后鲁尔地区的转型与新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嘉湖区域市镇经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德国鲁尔区城市转型的表现。(6分)

19.

[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俄(苏联)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卢布贬值严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粮食紧张、生活用品奇缺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自1921年3月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迫切要求进行彻底的货币改革以实现商品的自由买卖。通过没收地主、资产阶级和教会的财产也为国家银行积累了较充裕的资金。1921年4月中旬,财政委员会在列宁的直接领导下,拟规定货币改值的比率为1:1000,并在各地同时开始改革;当月下旬,列宁发表的《论粮食税——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强调了商品货币关系对于恢复经济的重要作用。1922年10月,苏维埃政府授权国家银行发行切尔文券,规定切尔文券含金量为每单位7.4234克,并继续发行新的苏维埃纸币,逐渐按照比价依次以新版卢布兑换旧版卢布。苏联成立伊始,流通领域形成了切尔文券、苏维埃纸币、卢布国库券、金卢布国库券和小额兑换券等多币并行的局面。改革期间,政府有针对性地发行各类纸币,充分利用其各自的特点全面地消除了通货膨胀。

——摘编自王小龙《苏联1922~1924年的货币改革:回顾与评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苏俄)货币改革的历史作用。(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苏俄)货币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及其启示。(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新中国的劳动教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表4、表5所示为部分学者就新中国成立以来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学术文献的关键词及相关主题进行的统计和整理情况。

表4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频关键词统计表

序号

频次

关键词

序号

频次

关键词

1

78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1

53

三个面向

2

266

教劳结合

12

42

全面发展的人

3

263

生产劳动

13

50

教育

4

92

党的教育方针

14

24

素质教育

5

92

社会主义

5

41

社会主义觉悟

6

35

体力劳动

16

40

毛泽东教育思想

7

114

马克思主义

17

31

综合技术教育

8

9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8

28

马克思

6

38

劳动教育

19

30

产学合作教育

10

59

毛泽东

20

26

中小学

表5 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特征比较(部分)

时期

扫盲教育时期

……

大跃进与教育大革命时期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劳动

教育

政策

具体

特征

提高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缩小当下社会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距离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课程设置的改变;学校与工厂之间边界不清

……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摘编自孙刚成、宋晓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劳动教育政策演变分析》

通过研读,有的同学看到了新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有的同学看到了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一以贯之,有的同学看到了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复杂关系。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