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山西省太原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西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8 浏览数:390

一、单选题

1.

鸦片战争后,东印度公司从中国学习种茶、制茶技术,并在印度大力发展制茶业,大约在19世纪末实现了茶叶生产的机械化,到20世纪上半叶印度茶取代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印度茶的崛起说明(  )

A.鸦片战争摧毁了中国茶产业B.英国大力扶植印度经济发展C.印度开始融入资本主义市场D.殖民成为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2.

19世纪最主要的事实之一便是单一全球经济的创建,借着贸易、交通,以及货物、金钱和人口的流动,这个日趋紧密的网络逐渐将已开发国家联系在一起,也将它们与未开发国家结成一体。这种单一全球经济的创建(  )

A.加深了对殖民地侵略剥削B.标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形成C.造成世界商品贸易单一化D.推动了全球经济均衡发展

3.

除了非洲和大洋洲地区以外,令传教士懊恼的是:殖民地人民所接纳的西方进口宗教很少是信仰本身,而多半是西方宗教中有利于他们的传统信仰和制度系统的成分,或符合他们需要的成分。传教士的遭遇是由于殖民地(  )

A.教育普及率较低B.对传教士的敌意C.文化有其根基性D.无宗教信仰传统

4.

早在19世纪初很多拉美国家就获得了独立,但是拉美的资产阶级却成为了国际资本主义的单纯工具,成为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带来创伤的这台世界机器上的得力部件。地主是资产阶级的同伙,他们对解决 土地问题 漠不关心。这反映了(  )

A.拉美民族民主革命任务艰巨B.美国 金元外交 政策的失败C.资本主义不适合拉美的国情D.独立后的拉美社会严重衰退

5.

19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人发现,在商业方面,德国以更优的服务、条件和更低的价格,提供至少同等质量的商品,并在度量上采用公制而非英制。德国自非洲取得的从东至西的殖民地,几乎将大陆横切,挫败了英国建设从好望角到开罗铁路的野心。这将导致(  )

A.德国经济领先世界B.英德矛盾日渐加剧C.非洲为英德所瓜分D.国际市场竞争充分

6.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产生了大量的诗歌。诗歌内容体现了一种心路历程,从最初的浪漫主义和爱国主义到犬儒主义和修正主义,再到对战争惨状的愤怒描绘。据此可知,一战(  )

A.走向人们主观意志的反面B.重塑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C.造就了文学艺术的大繁荣D.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7.

为防范布尔什维主义,巴黎和会各大国在重新划分欧洲版图的时候就在苏俄周边设立了 隔离带 ,因此从北到南,大小国家一一建立起来,如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比萨拉比亚等。这种 隔离带 (  )

A.有效遏制了苏俄的发展B.体现了国际联盟的作用C.反映了巴黎和会的实质D.实现了民族自决的原则

8.

列宁指出: 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 ,他甚至认为,合作社和国家资本主义 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为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

A.恢复资本主义制度B.推行了农业集体化C.取消商品货币贸易D.引入市场调节机制

9.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当苏联经济发展大车由于其引擎结构设计的特殊,驾驶人虽然一再猛踩油门意欲加速,引擎却不快反慢,它的动力设计本身便包含着将其力量消耗殆尽的结构。在他看来,苏联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  )

A.俄国资本主义基础薄弱B.制度僵化存在严重局限C.苏维埃政权地位不稳固D.没有坚持社会主义路线

10.

史学家泰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一书中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在第二次战争中,德国明确的是为推倒第一次战争的裁决而战,为摧毁随它而来的清算安排而战。泰勒旨在说明(  )

A.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策源地B.一战是二战发生的根本原因C.德国国际空间受到严重挤压D.二战一定程度是一战的延续

11.

日本出版界于1943年7月结成大日本出版报国团,主要任务是:贯彻 出版之国家使命,全力以赴挺身于皇道文化之隆兴 ;锻炼出版从业人员意志,完成 思想战士 的身份认同,以实现 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 。日本出版界此举是要服务于(  )

A.振兴日本传统文化B.军国主义思想宣传C.提高行业国家认同D.为侵华战争做准备

12.

下图是冷战时期苏联杂志发表的一幅漫画,漫画名称为 美国式和平 。这幅漫画表现了冷战期间(  )

A.美国外交政策的调整B.苏联对美国敌视态度C.美苏大国之间的对抗D.军备竞赛中美国领先

13.

1956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5607号文件(NSC-5607)出台,最高决策者开始把实现两大阵营的 文化交流 作为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础。此后,美国便开始以 人民资本主义 为口号,开展对外传播美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宣传运动,攻击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已不再是宣传重点。这说明(  )

A.美苏逐渐放弃冷战政策B.美国生活方式影响广泛C.冷战形式逐渐趋于隐蔽D.苏联阵营宣传能力不足

14.

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会议通过的《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宣言》认为: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 冷战 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这次会议的召开(  )

A.宣告第三世界开始合作B.表明和平共处成为共识C.消除了美苏争霸的威胁D.冲击了当时的国际格局

15.

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形成了一种 混合式经济制度 ,使得国家更容易进行现代化经济事务的计划与管理,同时也相对地大大推动了需求的增加。这种 混合式经济制度 (  )

A.受到苏联模式的启发B.主张由政府主导经济C.引发第三次科技革命D.避免了 滞涨 的发生

16.

1960年以后,英国出现了所谓的 英国病 ,症状表现为两个矛盾的层面:一是整个70年代英国通货膨胀率极度严重,1980年时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一度高达20%多,另一个是经济增长停滞甚至倒退,失业率高达两位数。对 英国病 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迫使英国退出了欧共体B.源于政府过度干预经济C.只有英国出现这一现象D.暴露了市场经济的弊端

17.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妇女贡献巨大,她们不仅做护士工作和为部队提供娱乐,而且还担任司机、办事员、工厂工人等。她们表示,在男性专有的领地中她们可以和男人做得一样好。据此可知(  )

A.二战后消除了歧视妇女现象B.没有战争妇女无法获得解放C.妇女运动有其客观社会基础D.妇女已获得与男性同等地位

18.

东欧民众在评价东欧剧变之前的社会时说到: 过去那种 领袖们 普通老百姓 指导应当如何生活的时代结束了,在20世纪,那些人打着 帮助普通老百姓 的旗号,施行了最恶劣的专政。 由此可知,东欧在这一时期(  )

A.民众生活水平普遍较低B.国家主权受到苏联威胁C.封建专制制度尚未解体D.体制僵化引发民众不满

19.

苏联的科研成果虽然不少,但近1/3的科研课题毫无使用价值,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中有40%则因种种原因而被长期搁置。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这说明苏联科研体制(  )

A.缺乏创新机制和推动力B.创造了大量的科技成果C.与国外的合作交流密切D.在重工业方面具有优势

20.

自美国总统里根上台以来,美国与日本贸易摩擦不断,且日益加剧。其突出表现为汽车、家用电器、尖端电子产品之争。到80年代中期,美国的收音机、电视机、录像机、摩托车、照相机等市场,几乎为日本产品所独占。这反映了(  )

A.日本桃战美国霸权地位B.美国亚太战略政策调整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日本科技全面超越美国

21.

自2006年以来,曾是宿敌的法国和德国联合发行了一套历史教科书,时间横跨两大欧陆强权兵戎相见的普法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也就是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所谓 德法世仇关系 ,两国的学生都已经开始使用这套教科书。这套教科书的出版(  )

A.标志着法德关系开始和解B.体现了历史学的社会功能C.说明法德历史价值观相同D.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维护

22.

下表是世界银行统计的1961—2011年世界GDP增长率和2011年人均GDP(以购买力平价为准)对比表。据此可知,1960年代以来(  )

地区

GDP增长率(%)

人均GDP(美元

东亚

73

7294

拉丁美洲

38

11595

撒哈拉以南非洲

35

2233

经合组织发达国家

32

38944

A.东亚地区发展成就突出B.拉丁美洲人口增速较慢C.非洲独立后发展起点低D.经合组织经济状况较差

23.

联合国秘书处公布的资料认为,通过信息技术和知识来创造价值的 新经济 是一种 富国现象 。少数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搭上了信息革命的头班车,已经牢牢占据了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制高点。据此可知,信息革命(  )

A.不利于信息传播B.扩大了南北差距C.助推全球网络化D.催生了知识经济

24.

下图是1950—2005年国家间战争和内战的死亡人数。据此可知(  )

A.世界战争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B.国家间战争成为和平最大威胁C.战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力减弱D.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潮流

25.

世界政治与经济领域中始终无法消除的两极分化是造成东西方文化冲突加剧的主要原因。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往往会唤醒特定文化的 防御本能 ,使之有意识地自我强化,以抵御外来文化的同化和侵蚀。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B.全力避免东西文化冲突C.积极促进全球共同发展D.坚决抵制西方文化传播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列强势力的消长,同时俄国十月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被压迫人民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作用……起源于欧洲的民族主义却在其殖民地获得了第一次宣扬……另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各国在大战期间忙于相互厮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其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到2007》

材料二
1935年墨索里尼对埃塞俄比亚的进攻在西欧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受谴责的倒行逆施。亚洲短命的日本帝国也大大促成了殖民地革命。他们被迫交出占领地时故意将武器留给当地的民族主义组织,从而尽可能地使西方的统治难以恢复。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年代里,这种运动随着受过西方教育的土著知识分子的成长而获得了力量,民族主义领导人是那些曾在西方大学里学习并注意到西方现行制度的人,如:甘地、尼赫鲁、苏加诺……二战期间,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同盟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的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最后,如同一战期间一样,老百姓还受到了同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来自德里的马》发表于《蒙巴顿方案》公布的第三天,漫画中一匹来自德里的马被一分为二,分为 印度斯坦 巴基斯坦 两部分。骑士蒙巴顿爵士将印有 自治领地位 的马鞍盖在马身上,漫画配文 有这个马鞍盖在马身上,没人会关注其他事情的。
《苏伊士运河的巨人》发表于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不久,漫画中一艘印有英法美三国国旗的轮船以 国际交流 的名义正通过苏伊士运河,而埃及总统纳赛尔高举 阿位伯民族主义 的旗子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将船拦住。纳赛尔后面坐的是苏联外交部长谢皮洛夫。

——选自吴广伦《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3)请提取材料三中两幅时政漫画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简述如何更好地发挥时政漫画以图证史的作用。(8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在离任之际告诫美国人,避免同外部世界的任何部分永久结盟,他反对把美国的命运与欧洲任何一部分命运纠缠在一起,孤立主义就成为美国传统的外交政策。1823年,门罗总统在国会咨文中宣称,今后欧洲任何列强,均不得把美洲大陆业已获得的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地对待,否则是对合众国不友好态度的表现,美国对于欧洲列强现存的殖民地和保护国不予干预,将来也不会干涉,宣称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这就是《门罗宣言》。门罗主义是华盛顿外交原则的继续和发展。

——摘编自张和平《论美国外交政策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的转变》

材料二

时间

美国外交政策

19351937

《中立法案》都是为了避免美国人所认为的被卷入一战的历史再度上演。法案规定了强制武器禁运条款,并对任何军事冲突中的侵略者和受害者一视同仁,授权总统可以警告美国公民乘坐交战国船只旅行风险自负

19399

罗斯福请求国会修改《中立法案》,最终放弃武器禁运条款,交战国可以以现款自运的方式购买武器。

1940

194012月,英国已经破产,罗斯福提出实行租借法,允许政府向任何对美国防卫至关重要的国家销售或租借武器,《租借法案》获得了国会的批准,1941年生效。

1942

《联合国家宣言》宣告: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摘编自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三
二战后,历届美国政府为应对不同的国际形势提出了具体的全球外交策略。1945—1953年杜鲁门政府提出了 遏制 战略。1953—1961年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 艾森豪威尔主义 ,提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 大规模报复战略 。1961—1969年的肯尼迪、约翰逊则是推行 和平战略 ,实质是和平与战争两手策略。1969—1977年的尼克松、福特提出了 尼克松主义 ,显示出美国实力相对削弱的情况下,保住霸主地位的战略意图。

——摘编自张和平《论美国外交政策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门罗主义对华盛顿外交原则的发展。(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前后分别对自身和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10分)
(3)综合以上材料,概述从美国建国到二战后外交政策的演变中得出的启示。(4分)

三、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苏联解体以后,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成为现实,发达国家控制了资本的源头和技术手段,从而控制了全球经济的最上游。获利颇丰的第三产业集中在发达国家,第一二产业转移到非西方国家。但是第三产业提供的 服务 却不能解决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因此全球化其实是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大分工:资本和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生产放在不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
但全球化并没有按理论家们的设想走,并没有给每个国家和地区带来最大的利益,富国和穷国的差距更大了,就连富国内部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区别也很显著。这样, 反全球化 浪潮就形成了,并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冲上高峰。

——摘编自钱乘旦《全球化、反全球化和区块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对待全球化的态度 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