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8 浏览数:687

一、单选题

1.

在埃及人的观念里,社会是有强弱之分的。法老在社会中帮扶弱者,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保持社会稳定。古埃及很少发生反对法老政权的起义,正是这一信念存在的最有力证据。 这一信念 是指(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君权神授观念C.法老是秩序的象征D.法老权力至上

2.

古希腊悲剧在于 严肃 ,而不在于 ,悲剧得到了城邦的大力支持。希腊公民通过观看悲剧,从中审视自身命运,激发对引起悲剧的人物行为的远离意识。这说明古希腊悲剧(  )

A.是源于对神灵的恐惧与抗争B.推动了文化的繁荣C.是民主制度走向衰落的产物D.利于维护城邦和谐

3.

《后汉书》《晋书》记载,甘英历尽险难抵达安息西界,临海欲渡,安息西界船人对甘英说: 海水广大,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 这一史料可用来佐证(  )

A.汉朝试图与大秦建立官方往来B.汉朝与罗马帝国已有直接的交往C.西汉与罗马帝国缺乏文化交流D.缺乏冒险精神是出访失败的主因

4.

表1

领主自营地

农奴份地

自由农民租佃地

大庄园

26%

51%

23%

中等庄园

35%

39%

26%

小庄园

41%

32%

27%

表1为13世纪末英国庄园中领主自营地和份地间的比例关系统计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B.自耕农经济盛行C.农奴份地收入归领主所有D.土地兼并严重

5.

高丽朝实行中央集权制的贵族政治体制,进行了以国王为主导的儒礼制度建设,确立儒家礼法的君臣尊卑观念和宗法等级制,改变佛教一统的文化局面。高丽朝此举意在(  )

A.实现意识形态儒家化B.确立国王文化主导权C.改变佛教一统的局面D.强化王权和中央集权

6.

图1为公元650一850年出自危地马拉及邻近地区的玛雅玉米神纹陶罐,玉米神前额高耸,头戴长穗状冠饰,象征玉米穗。玉米神常以翩翻起舞的形象出现。由此可知,古代玛雅(  )

图1玉米神纹陶罐

A.陶器制作水平高超且领先世界B.玉米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突出地位C.舞蹈艺术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D.玉米一直是玛雅人主要粮食作物

7.

中世纪西欧,香料被用于饮食、医药、宗教仪式等领域,还被充当货币及在上流社会的宴会中扮演重要角色。17世纪,香料失去了昔日的象征意义,导致西欧 香料时代 终结。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西欧香料种植B.宗教改革简化了生活仪式C.新航路的开辟D.资产阶级革命打击贵族特权

8.

就金银交换比率来说,1560年在欧洲为1:11(即金1两换银11两),在墨西哥为1:13,而在中国仅为1:4。这可用来研究(  )

A.价格革命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B.近代中欧间丝银贸易的兴起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东西方贸易日益萎缩的原因

9.

15世纪后,地球的海洋和沙漠不再能够把不同的生物地理区域隔离开来。世界失去了生物边界,植物、动物和疾病可以迁移到任何生态条件允许它们传播的地方。这表明当时(  )

A.人们日常饮食结构渐趋合理B.物种的交流破坏了生态环境C.洲际间的物种交流得以发展D.殖民扩张加速了疾病的传播

10.

在《中国孤儿》中,伏尔泰借成吉思汗之口表达了对中国帝王的崇敬之情,中国帝王被赋予开明家长的角色:我看到他的文化,教育了整个人类;他的君王的权力建筑在以德临民,为了驯服四邻,制定了优良礼法,治国不需要征诛,治人只凭着风化。伏尔泰意在(  )

A.弘扬法治和社会教化B.宣扬中国传统文化C.打击法国的割据势力D.讽刺法国专制王权

11.

中世纪,英国国王和贵族势均力敌,实现了 共和政体的混合平衡 。1640年英国革命的原因在于国王试图打破这种平衡。革命中废除国王,尝试彻底民主化的共和政体,却走向更严酷的专政。光荣革命后建立起国王与议会分权制衡的 共和政体 。这表明,英国(  )

A.近代民主政体的确立根植于传统B.议会权力至上是其政治基本原则C.近代共和政体的确立具有艰难性D.资产阶级革命引发封建统治复辟

12.

1792年后,法国革命逐步把爱国主义带到欧洲各地,尽管引发了拿破仑征服下的一些国家不满,但欧洲全境更加重视起公民意识的培养,后拓展到拉丁美洲。这反映出,法国革命(  )

A.引发了反法同盟的武装干涉B.推动了近代欧洲民族民主意识的形成C.推动着近代统一欧洲的形成D.催生的民族精神影响着美国独立战争

13.

表2

地区类别

1701

1751

增长(%)

农业地区包括贝德福德郡等16个郡

1 949 446

1 959 655

052

混合农业地区包括柴郡等17个郡和地区

1 921 638

1 929 812

043

工商业地区包括达勒姆郡等10个郡和地区

1 954 915

2 250 533

151

总计

5 826 000

6 140 000

54

表2为1701年和1751年英国人口分布情况统计表。据此可推知(  )

A.英国率先完成了城市化B.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C.英国逐步进入工业社会D.工商业发展刺激了人口转移

14.

巴黎公社法令明确规定,所有公职人员最高薪金每年为6千法郎。与此相比,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驻外领事年薪为6万法郎,外交部部长则为13万法郎。此举意在(  )

A.满足人民对民主政治的愿望B.缓解巴黎公社财政危机C.树立公职人员社会公仆形象D.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15.

19世纪80年代之前,鸦片在印度出口中一直占第一位。19世纪80年代后,粮食在印度出口中上升到首位,1913年占总出口的20%。旁遮普成为生产小麦的专业化地区;马哈拉斯图拉成为生产棉花的专业化地区。这一变化(  )

A.受中国禁烟运动影响至深B.加快了印度农业现代化进程C.适应了宗主国发展的需要D.延缓了印度经济殖民化进程

16.

1889年5月,意大利与孟尼利克签订《乌西阿利条约》,其中规定: 埃塞俄比亚众王之王陛下在与其他列强和政府交涉中,可以向意大利国王陛下政府请求援助。 意大利把埃塞俄比亚的阿姆哈腊文本译成意大利文本时,将 可以 改为 必须 。此举意在(  )

A.巩固国王孟尼利克二世的权威B.将埃塞俄比亚纳为意大利的附属国C.阻止英法对埃塞俄比亚的入侵D.援助埃塞俄比亚平息国内人民起义

17.

国联规定: 行政院应尽力使此项争议(联盟会员国间)得以解决 如行政院除争执之一方或一方以上之代表外,不能使该院理事一致赞成其报告书,则联盟会员国保留权利施行认为维持正义或公道所必需之行动。 这些规定(  )

A.化解了成员国内部的矛盾B.有利于国联维持正义公道C.有利于战后国际秩序的稳定D.使制裁侵略者成为空话

18.

1925年联共(布)第十四届代表大会总结说: 1925年粮食收购计划降低了2亿普特,结果对工业的投资就降低了4亿卢布,整体发展速度也被迫降低。 这表明(  )

A.农业成为工业资金重要来源B.西方对苏联农业经济实行封锁C.农民对农业集体化进行抵制D.地主阶级的破坏影响农业生产

1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平主义在英国广为流行。1933年,牛津大学俱乐部举办 要不要为国王和国家而战 的辩论会,有275票的人赞同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为国王和国家而战,只有153票的人表示反对。这一思潮是(  )

A.基于对一战教训的理性反思B.绥靖政策形成的温床C.表明英国青年爱国精神的缺失D.遏制战争爆发的力量

20.

1946年上半年,英国工党政府制订出冷战政策,其基本点是:抵抗苏联的势力扩张,拉拢美国结成亲密的联盟,弥补英国本身力量的不足,让美国为英国的战后目标服务。同一时期,美国政策才开始从在英苏间中立到与英国结盟对苏 遏制 。这说明英国(  )

A.并非美国冷战政策盲目追随者B.能够左右美国的对外政策C.取得了西方反苏阵营的领导权D.善于分化美苏间同盟关系

21.

图2为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美、日、德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的变化。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
图2

A.德日未受经济危机影响B.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已丧失C.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D.德日联合冲击了美国经济霸权

22.

图3为1990一2007年中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的贸易依存度(单位:%)情况。对其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

A.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B.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过分依赖国际市场C.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减弱D.出口导向型成为亚洲普遍的发展模式

23.

图4为2005一2015年 规则导向 的跨国维和军事行为与 实力导向 的霸权集团军事干预下的人均军事装备所占比重。据此可知(  )

图4

A.联合国维和作用日趋弱化B.世界和平日益趋向法治秩序C.国际和平充斥着强权色彩D.多边主义冲击美国单极世界

24.

《全球贸易预警报告》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二十国集团中的19个国家成员累计出台贸易与投资限制措施5560项,同期出台的贸易自由化措施为1734项。这一现象将导致(  )

A.单边主义成为西方大国的共识B.互利共赢原则遭国际社会抵制C.欧美国家反对经济全球化深入D.贸易保护主义掣时经济全球化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在罗马帝国解体后,城市生活逐渐走向衰落,但城市文明的传统从来没有中断过。10世纪起,欧洲手工业生产的复杂化和专业化发展,使得部分农奴成为手工艺人,手工业开始与农业相分离。西欧封建庄园里的农奴,特别是农奴手工业者要求摆脱封建领主的压迫,他们离开庄园,在交通便利的村落、渡口和城堡附近生产定居,逐渐建立起中世纪的城市。中世纪城市一产生就是工商业的中心,它 不是从过去历史中现成地继承下来的,而是由获得自由的农奴重新建立起来的

——摘编自黄洋《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市民社会的形成》

材料二
在西欧历史上,城市的兴起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中世纪文明中对于人类的影响没有什么比城市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了。现实的工商业活动赋予城市市民阶级以崭新的生活内容,并形成了与中世纪基督教精神文化传统截然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他们崇尚现实生活,崇尚现实观念,追求个人的幸福与自由。

——摘编自叶楠《中世纪西欧城市对14世纪文艺复兴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社会意义。(8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德国在1815年开始能源结构向以煤炭为主的转型。不过,直到1850年之前,木炭炼铁产量仍占德国全部铁产量的90%。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煤炭产量持续增长,其在德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也稳步上升。1850年时德国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已经接近43%。受限于石油及天然气资源的不足,德国积极巩固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系统。德国通过大力发展火电事业来达至此一目的。德国1900一1970年间人均发电量在欧洲首屈一指。直到现在,德国在电力技术应用领域依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摘编自裴广强《近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能源转型的历程考察——以英荷美德四国为中心》

材料二
有学者形象地形容,人类的能源转型经历了由 固体 液体 ,再由 液体 气体 的转型,替代能源中碳元素的减少,氢元素的增加,更确切的形容能源转型,可以称之为能源的低碳转型。

——邹才能等《能源革命:从化石能源到新能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一20世纪德国能源转型的特征及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世界能源革命的演进规律。(6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们首先见证的是一种霸权治理的方式,也即一个国家依靠其压倒性的权力优势,在不对其他国家实施直接统治的前提下,支配其他国家的政策,建立霸权秩序。不过,这一霸权治理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了。国际社会需要思考一个后霸权的全球治理模式。

——摘编自【英】巴里·布攒《一个没有超级大国的世界秩序:去中心化的全球化》

材料二
世纪换千后,人类面临众多的共同挑战和世界治理难题。2015年,习近平主席系统阐发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明确指出其统摄了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这 五种维度 的内容,即在政治维度上各国应形成公正协商的伙伴关系、在安全维度上各国需共筑良性互动的协和格局、在经济维度上各国应统筹开放包容的共赢发展、在文化维度上各国应促成多元共存的文明融通、在生态维度上各国共建绿色发展的治理体系。

——摘编自郭云泽《世界历史视野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成逻辑及构建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冷战后霸权治理模式 难以为继 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3《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把社会主义五百多年的历史划分为8个阶段

阶段

内容

第一阶段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阶段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其实践

第三阶段

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第四阶段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与苏联模式

第五阶段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六阶段

世界社会主义的曲折与奋起

第七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新纪元

第八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据周进《纵观社会主义五百年一读(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