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福建省南平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554

一、单选题

1.

据图1推知,中国古代体育(  )

图1

A.彰显社会实践的德艺相兼特征B.融合雅俗一体的民间娱乐活动C.注重贵贱尊卑的道德行为规范D.镌刻循规守礼的传统文化烙印

2.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提出,一个懂得养生的人,不应 竞逐荣势,企踵权豪……惟名利是务 ,而应常怀仁爱之心。这一思想(  )

A.反映了西汉末年的政治黑暗B.强调精神情志活动对人体的作用C.体现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D.忽视清心寡欲行为对健康的影响

3.

《山海经》称黄河为 河水 ,西汉时有人则称之为 浊河 黄河 ,至唐宋, 黄河 这一名称被广泛使用。这反映了(  )

A.汉唐人口分布格局的南迁趋势B.唐宋时期政治中心东移的态势C.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渐变过程D.中华文明摇篮民众认知的趋同

4.

黄宗羲反对 国君视民如囊中之私物 ,顾炎武主张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 ,王夫之倡导 惩墨吏,纾富民 。他们把思想从超越追求提升到现实关怀,但无法开创出一条时代新路。其主要原因在于(  )

A.君主专制高度强化B.科举选官制影响C.程朱理学趋于僵化D.新经济因素薄弱

5.

1601年,来华传教的意大利人利玛窦一度自喻为 西僧 ,之后又改称为 西儒 ,并研习儒家文明,以此表明他并非 西夷 。利玛窦此举说明(  )

A.佛教在中国影响力不断减小B.文明间交流应遵循适应原则C.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外联系D.明代儒学教化功能逐渐异化

6.

据有关史料统计,截至1875年,澳门有300多家招工馆经营苦力贸易,超过20万的中国苦力被贩卖至古巴、秘鲁等地。苦力贸易盛行的根源是(  )

A.印第安人的锐减B.中国社会的动荡C.工业革命的推动D.美洲劳力的缺乏

7.

1903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国民之品格》一文中,列举了国民品格的四大缺陷,即:爱国心之薄弱、独立性之柔脆、公共心之缺乏、自治力之欠缺,认为这是民主共和制在中国难产的重要原因。梁启超意在(  )

A.倡导国人理性认识品格B.改造国民以求救亡图存C.培育大众的民族认同感D.强化百姓共和制的理念

8.

图2是晚清时期一洋人家庭在中国生活的某个场景。这可以说明(  )

图2

A.中西文明相互渗透B.中西文化冲突消解C.中国转型迎来良机D.中国社会媚外心态

9.

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展一系列革故鼎新活动,革除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娼妓、鸦片、赌博等社会恶习。同时,采取措施树立具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平等互助、艰苦创业等社会新风气。革故鼎新活动(  )

A.树立了人民大众的主体意识B.确立了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C.提供了经济建设的精神动力D.发展了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

10.

表1中国的外贸体制改革进程,下表反映了中国(  )

19781991

19922001

2001~今

减少国家对外贸的直接控制,放宽外贸经营权;实行一系列鼓励出口措施

进行了三次大的关税削减;建立大量的技术法规、反倾销条例等

非关税措施大幅度削减或废止;在服务业开放上,涉及WTO服务贸易总协定12大部门中的9个服务业部门

A.社会意识形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B.成为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推动力量C.经济改革机制朝激进化方向发展D.有效应对发达国家经济保护主义

11.

雅典公民皆有与神共餐的权利和义务,在向神进行主贡之日,全体公民都必须参加。唯参加供奉且食供餐者才是城邦的合法居民。由此可知,这种仪式在古希腊(  )

A.决定了公民的权利义务B.成为巩固统治的唯一手段C.构成了文化生活的主体D.深刻影响着城邦民主政治

12.

塔西佗在《罗马编年史》中说: 我认为历史的最高职能就在于收集包含着惹人注目的善事和恶事 ,就在于 为了不使德行掩没而不彰,并使恶行受到后世唾骂而做为一种惩戒 。塔西佗意在强调历史学(  )

A.注重研究事实与价值判断的关系B.必须通过史料来还原历史的真相C.具备政治借鉴和道德教育的功用D.兼有劝善惩恶及塑造人格的职能

13.

《十日谈》中的许多故事直接借鉴或取材于《一千零一夜》,其 遵从和张扬人的天性以及与生俱来的欲念 等,与《一千零一夜》中的思想倾向和价值观念也几近相同。这可以说明阿拉伯文化(  )

A.推动西欧思想的革新B.成为东西交流的桥梁C.冲击封建王权的统治D.体现普世的价值观念

14.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曼彻斯特因加工制造的棉纺织品销往世界而被称为 棉都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该城因制造业萎缩,就业岗位减少约60%而沦为学者眼中的 收缩城市 。这种变化(  )

A.说明英国城市发展的后劲不足B.有利于引导经济多元化发展C.反映城市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D.根源在曼彻斯特的棉源枯竭

15.

1958年,苏联提议发起一项由世界卫生组织领导的 根除天花项目 ,1959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该提议。随后,美国不甘落后于对手,表示希望支持该项目。1980年,世卫组织正式宣布消灭天花。材料表明(  )

A.美苏力量的变化影响抗疫成效B.公共卫生政治化促进医学发展C.天花蔓延弱化意识形态对立D.疫情防控需要跳出冷战思维

16.

2009年,英国政府在《英中合作框架》中,第一次使用了中国 东山再起 的表述,而不是西方政府和媒体习惯上使用的 崛起 概念。这表明英国(  )

A.否定了欧洲中心论的观念B.摒弃了西方一贯的遏制政策C.消解了与美国的协同关系D.承认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地位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731部队罪证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1939年,侵华日军731部队在哈尔滨设立了所谓的特别军事区域,在6.1平方公里的本部区域内建有各种相关建筑物80余处,他们用中国人、朝鲜人、苏联人以及欧美人来作细菌实验,如细菌注射、细菌传染、梅毒、鼠疫、毒气等。1945年日本败退之际,为毁灭罪证,炸毁了大部分设施。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部分残留的遗址被分割、占用、毁坏。现存遗址有:731部队东部大楼、特设监狱、四方楼、冷冻实验室、焚尸炉、菌种地下储存室和兵器库等11处残迹。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 应加强修护工作 。由此,731遗址群的保护工作和相关学术研究掀开了新的一页。

——摘编自金成民《731遗址的保护、开发及展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731遗址群修护的现实意义,并说明其保护、开发及利用中应秉持的原则。(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深圳是座迅速崛起的移民城市,深圳人以其开放性的态度促进文化的流动。携带不同文化的移民们,在日常交流中吸收对方先进的思想观念,避免自己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文化和固定的模式。深圳提出 来了就是深圳人 ,这一极具包容性的口号,铸就了移民城市的活力与向心力。移民文化以其包容性为移民城市的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由于与香港紧密相连的地缘关系,深圳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同时又是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的窗口。深圳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吸收西方先进理念与传播中国优秀文化齐头并进;移民文化以其创新性为移民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摘编自刘志山《移民、移民文化与当代中国城市发展》

材料二

图3

——摘自冯博《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培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归纳深圳移民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化移民对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贡献。(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培育的历史因素。(10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2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5项(部分)

科学发现与创造

技术发明

工程成就

序号

名称

年代

序号

名称

年代

序号

名称

年代

(2)

杂种优势利用

不晚于东周

(30)

水稻

栽培

距今不少于10000

(74)

都江堰

公元前256—251

(6)

小孔

成像

公元前4世纪

(37)

大豆

栽培

距今约40005000

(78)

安济桥

7世纪初期

(22)

法医学体系

1247

(56)

地动仪

132

(79)

布达

拉宫

始建于631年,重修于17世纪中叶

(23)

正负开方术

1247

(64)

火药

9世纪

(80)

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于公元7世纪初贯通;京杭大运河于1293年贯通

(27)

等程律十二平均律

1581

(67)

活字印刷术

11世纪

(84)

紫禁城

建成于1420

(28)

《本草纲目》分类体系

1578

(72)

人痘接种术

不晚于16世纪

(85)

郑和

航海

1405—1433

——摘编自《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自拟论题,阐述你的看法。(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12分)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所谓欧洲共性,是指欧洲社会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制度方面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在拿破仑之前,欧洲已存在不少共性。如基督教是共同的信仰,古希腊罗马文明是整个欧洲文明的源头,封建庄园制是中世纪欧洲普遍的经济体制,欧洲特别是中西欧地区,大都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本主义萌芽和殖民扩张的历史发展阶段。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资本主义的法国与封建主义的欧洲大陆其他国家产生了制度上的分歧与对立,欧洲的共性削弱了,差异性扩大了。然而,拿破仑战争及其改革扭转了这一趋势,把革命的种子播撒在被征服地区,欧洲大陆处处闪耀着法国大革命原则与理念的光辉,欧洲的共性重新得到加强。

——摘编自宛凤英《拿破仑发动战争与欧洲一体化进程》

材料二
1805年,拿破仑在征服意大利的时候,不仅消除了一切封建权利的遗迹,而且还剥夺了教堂和寺院募集某些苛捐杂税的权力。在拿破仑统治期间,意大利不仅修建了良好的公路、桥梁和学校,而且有效的进行了国家财政制度改革并建立了富有活力的资本主义管理制度。拿破仑战争不仅将法国的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到了波兰、荷兰和西班牙等附属国,而且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 契约关系 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充分保障了契约自由和契约的法律效力,为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摘编自许丹《论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历史进程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一体化的历史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拿破仑战争向欧洲输出的文化理念。(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关于拿破仑战争使 欧洲大陆处处闪耀着法国大革命原则与理念的光辉 这一观点。(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