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甘肃省酒泉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甘肃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8 浏览数:161

一、单选题

1.

春秋时期,中原各诸侯国将周边的楚、越等国视为 戎狄 蛮夷 ,经过长期的交往,到了战国以后,这些原本的 蛮夷 也被视为华夏的一部分。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民族交融开始出现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形成C.兼并战争十分频繁D.华夏认同观念的逐步发展

2.

为筹措对匈奴战争的军费,汉武帝听从大臣建议,废除各郡国的铸币权,在长安建立一个由中央政府掌控的五铢钱造币厂;同时在全国各地设置盐铁官、酒榷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这反映出汉武帝(  )

A.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B.巩固小农经济的地位C.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D.突破重农抑商的禁锢

3.

贞观元年,唐代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途中历经千辛万苦,前后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所历 百有三十八国 ,向西域诸国传授了大量中原的佛法教义。从天竺游学归来后,口述完成《大唐西域记》。玄奘西行的意义体现在(  )

A.向其他国家宣传中华文化B.推动文明间的交流融合C.贡献了治理国家的方案D.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4.

下表是是宋代一段时期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影响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时间

北方人口

南方人口

北宋初期

100万户

230万户

宋元丰三年

459万户

830万户

A.疆域面积变化B.经济格局变化C.朝代长短变化D.军事力量变化

5.

1757年,新疆大小和卓兄弟集众数十万叛乱,举兵反对清朝中央政府。叛乱被平定后,清朝为更有效管理新疆军政事务,在此设立了(  )

A.伊犁将军B.西域都护府C.安西都护府D.驻藏大臣

6.

1842年,清朝皇帝在看到《南京条约》各项条款后,决定启用耆英等大臣主持谈判工作,并叮嘱他们要使得条约内容看起来更像天朝 加恩 夷人。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

A.用人政策灵活而不拘一格B.对列强入侵一味迁就C.对鸦片战争反思不够深刻D.已积极应对民族危机

7.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从中共 一大 三大 主张的变化,说明了中共(  )

中共一大(1921)

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中共二大(1922)

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中共三大(1923)

共产党员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的重要任务。

A.遵循中国社会的实际B.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C.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D.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8.

1942年蒋介石访问印度,劝说英印双方在战争大局下做出妥协。1944年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拟《战后世界和平书》提出,非轴心国的殖民地应限于若干年内必须取得自主与独立,这影响了盟国对战后殖民地的处置。这些外交行动(  )

A.直接影响了抗战的结果B.体现中国寻求大国地位的努力C.彰显中国综合国力提升D.奠定中国 五常 的国际地位

9.

1949年6月至7月,由于不法商人囤积居奇,上海大米的价格猛涨了4倍,棉纱价格翻了一番,人民政府从全国各重要省份(城市)筹集了大量商品粮、煤炭、棉纱等物资,集中时间、集中物资统一向市场抛售,物价快速回落到正常水平。这场斗争的胜利(  )

A.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解除了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C.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成功开辟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0.

花花绿绿的票证曾是无数中国家庭的重要财产,它承载着社会生活的风风雨雨,见证着岁月的风尘和沧桑。下面的票证从左图(粮票)到下图(股票)的变化直接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

A.体制改革由农村试点转向城市改革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基本实现了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D.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11.

在地球的北纬30度附近,诞生过多个伟大的人类文明,如美洲玛雅和印加文化、古埃及文明、中国三星堆遗址、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等,对此现象产生的合理解释是(  )

A.不同文化传统导致B.多元文明受时空环境影响C.生产方式相似所致D.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12.

下列表格记载了罗马帝国的发展史,由此可知罗马帝国(  )

1世纪

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救,其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世纪初

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

395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A.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B.实行现代民主政治C.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D.起源于地中海区域

13.

中世纪西欧的庄园堪称一个独立运行的社会,庄园内除了有耕地供农民耕作,还有大量的手工作坊,面包匠、铁匠、鞋匠、木匠、酒工、渔夫等每日劳作,负责为庄园领主和自己生产食物和生活必需品。这说明庄园(  )

A.商品交换频繁B.经济自给自足C.分工比较细密D.社会等级森严

14.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废除了皇室的屯仓。贵族的田庄以及部民,收归国有,成为 公地、公民 。这表明当时日本(  )

A.全面照搬唐朝政治制度B.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了实权C.形成了庄园和武士集团D.借助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15.

1497年,达·伽马受葡萄牙国王派遣,率领船队沿西非海岸向南航行,绕过好望角后,乘季风抵达印度西南部卡利卡特。后来,大批葡萄牙商人沿着这一航线来到印度,收购大量的香料后再往东穿越马六甲进入东亚贸易,可见,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  )

A.获取海外的商业利润B.开辟到达美洲的贸易通道C.建立庞大的殖民帝国D.打破土耳其对商路的垄断

16.

有启蒙思想家认为, 创建一种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产的结合形式,使每一个在这种结合形式下与全体联合的人所服从的只不过是他本人,而且同以往一样的自由。 还有启蒙思想家主张,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与制衡,建立君主立宪制,与此思想对应的思想家是(  )

A.孟德斯鸠和卢梭B.孟德斯鸠和伏尔泰C.卢梭和孟德斯鸠D.伏尔泰和孟德斯鸠

17.

拿破仑的军队在西班牙到处逮捕天主教士,焚烧教堂;同时,法军在当地的暴行激起了西班牙民众的强烈反抗,他们化整为零,袭击法军的补给线,最终联合英国将法军赶出了西班牙。由此可见,拿破仑对外战争(  )

A.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失败B.推翻了欧洲封建君主统治C.推动了欧洲国家民主政治的建立D.激发了欧洲国家民族意识的觉醒

18.

下表所示的内容为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由此可知,推动英国煤产量不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年份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产量万吨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

A.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B.煤炭成为发电的主要来源C.英国开采煤炭的技术先进D.工业革命推动煤炭大量出口

19.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多次再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时期为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写了七篇序言。每篇序言,都结合当时社会形势的新变化,对原有思想作了修正和补充。这说明(  )

A.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发展B.暴力斗争理论已过时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扩大D.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20.

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围绕某一主题搜集了下列图片资料。这一主题应是(  )

A.国际工人运动B.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C.思想解放运动D.亚非拉的反封建革命

21.

巴黎和会上,各战胜国按照自己的利益瓜分了战败国的遗产,广大中小国家的作用 仅是举手通过最高委员会已做出的决定 ,会议同时做出了武装干涉社会主义苏俄的计划;而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不得不接受极为苛刻和屈辱的赔款条件。下列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A.该体系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B.该体系消除了战胜国间的矛盾C.该体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方向D.该体系埋下了民族复仇的种子

22.

1932年,苏联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可以做到汽车、拖拉机等工业产品的自主化生产;但与此同时苏联的小麦、服装以及乳制品的生产则严重不足。新鲜的巧克力和糖果价格昂贵,普通人根本买不起。材料主要表明苏联(  )

A.苏联的轻工业技术落后B.地理位置不适合粮食种植C.忽视农业、轻工业发展D.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3.

雅尔塔会议上,为了换取苏联对日作战,美英两国除答应把库页岛和千岛群岛交给苏联外,还出卖了中国的主权,如雅尔塔协议中规定要维持外蒙古现状、大连商港国际化、旅顺租借给苏联作为军港,南满铁路和中东铁路由中苏双方共同经营等。这表明(  )

A.美苏两国进入冷战对峙局面B.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道路曲折C.战胜国中国未获得任何利益D.雅尔塔体系具有强权政治色彩

24.

1947年8月英国政府通过了《运输法》,将铁路、公路、内河和航空运输业,包括车站、码头、机场、港口、内河船只通过的运河、铁路附属旅馆和大汽车站收归国有。1949年11月又通过了钢铁国有化法令,将70多家钢铁厂收归国有。这反映出(  )

A.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民主共和政体进一步完善C.经济运转更加合理高效D.贸易规则走上法制化轨道

25.

二战后,随着民族独立的浪潮扩大,以阿尔及利亚、印度为代表的殖民地先后独立成功,除了加强区域合作外,还经常一起召开会议呼吁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到20世纪末,越来越多的国家致力于构建新的国际秩序,联合起来反对强权政治。这些现象(  )

A.表明霸权主义威胁已经解除B.标志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C.反映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D.说明一超多强的世界政治格局瓦解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大津巴布韦古城位于哈拉雷东南,是撒哈拉以南最大的,最重要的古代文明纪念馆。它主体建筑位于山下的平地,被称为椭圆形大围墙,围墙里面建有圈锥形石头高塔、石碑、地客、水井和一些石崖的废基,像是古代宫廷的遗迹。围墙附近还有许多小的房屋,这些低矮的颓垣残壁可能是一般官员或者黎民百姓的住宅区。后来,人们在它的周围发掘出大量的文物。其中有奇怪的生产工具、锋利的作战武器和精美的装饰品等,还有一些是来自遥远的中国的陶瓷碎片、波斯的彩色瓷器、印度的佛教念珠等。

——摘编自姜锐明《马绍纳人的津巴布书》

材料二
玛雅文明的所谓城市实际上首先是宗教活动的中心,是祭司们进行农业、历法、文字等科学研究的地方,是发展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的活动场所,它们对玛雅社会的发展,对玛雅文明水平的提高是起了积极推动作用的。但是后来它们逐渐演变成了主要是祭司统治阶级至高无上权威的象征和被压迫被剥削的奴隶与平民阶级苦难的根源。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是促进文化发展与更新的重要条件。玛雅文明长期缺乏对外交流、固步自封、停滑不前,最终导致其衰亡。

——摘编自胡春洞《谈玛雅文明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洲大津巴布韦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玛雅文明取得的成就。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的认识。(10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西方首创科学革命,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意义,感怕是无论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科学革命突显了理性的价值,昭示了一种科学主义的世界观,其核心就是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克服一切传统偏见,以科学的精神来重塑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 委托——代理 间接民主 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 有限政府 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时期 人文主义精神与近代科学的关系 是怎样的,并具体闻述。(9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 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 的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7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自然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采,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总之,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是内燃机、柴油机、汽车和发电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电话、白炽丝灯等则是美国人发明的。因此,新的技术和工业革命一开始就超出一国的范围,具有更广泛的规模,发展进程也是比较迅速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国际重大事件年表

时间

国际大事

1989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城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1993

欧盟成立,继续向政治经济一体化迈进

1995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水平

1999

二十国集团组成

2001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13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2015

联台国第66届大会通过《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

2017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

——整理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开发出的新能源,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特点,指出中国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所提出的方案,分析该方案提出的基本依据。(10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