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河北省邢台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9 浏览数:222

一、单选题

1.

据陈振中先生的《先秦手工业史》的统计,发现和出土春秋时期铁器的地点仅有42个,而发现和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已经涉及我国24个省(区、市)约423个地点,出土的战国铁器总数有6167件以上。由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  )

A.冶铁技术不断进步B.小农经济逐渐形成C.铁器使用日益普遍D.农业生产范围拓展

2.

关于焚书坑儒,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记载, 焚诗书,坑术士 ,认为秦始皇坑的是术士;孔安国在为《尚书》作序时记载, 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认为秦始皇坑的是儒生。由此可见,(  )

A.史料的运用要注意相互对照B.焚书坑儒真相根本无法认定C.只有一手史料才能弥合分歧D.历史记载需要考古发现印证

3.

曹魏政权建立后,延续了东汉尚书台的旧制。魏文帝非常信任尚书台,诸事都依尚书台协助处理。魏明帝时期,原先由三公所掌握的很多权力,如处理文书奏章、选拔官员等职权均被尚书所侵夺。这实质上反映了(  )

A.中枢权力机构的异化B.专制主义皇权的加强C.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D.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4.

据《隋书》记载,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曾表示: 天下之重,非独治所安,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爱及一艺可取,亦宜采录,众善毕举,与时无弃……朕当待以不次,随才升擢。 为此,隋炀帝(  )

A.颁布两税法B.调整三省分工C.创立科举制D.推行以庸代役

5.

据《宋史》记载, 雍熙(太宗年号)中……商人出海外蕃国贩易者,令并诣两浙司市舶司请给官券,违者没入其宝货 。擅自出海者,经发现必判罪, 徒二年,五百里编管 其余在船人虽非船物主,并杖八十 。由此可见,宋初(  )

A.海外贸易管理严格B.海上丝绸之路兴盛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6.

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刺是色目人,其诗歌中多有描述元代社会现实的句子,如他在《芒鞋》一诗中写道: 南人求名赴北都,北人徇利多南趋。 这些诗歌描写的现象(  )

A.反映了农业的基础地位B.促进了人本主义的发展C.凸显了传统文化的内涵D.推动了多元文化的汇聚

7.

乾隆皇帝塑造并完善来自藏地的 文殊菩萨 称号,以及强化转轮王的化身身份认同,建构起 朕即佛祖 的象征符号。他还将雍和宫改建为藏传佛教寺院并设立四大经学院,广招蒙古喇嘛入京学法,并在承德修建藏传佛教寺院。乾隆帝的这些做法(  )

A.加速了佛教中国化进程B.巩固了大一统政治秩序C.对蒙藏实现了分而治之D.确立了佛教的国教地位

8.

表1所示为晚清海军学堂的创办情况。由此可知,晚清(  )

表1

校名

办学时间

毕业届数/人数

备注

福建船政学堂

1866~1894

十二届/160

甲午战败停办

天津水师学堂

1880~1900

六届/210

毁于八国联军

广州黄埔鱼雷学堂

1886~1906

五届/19

1906年后并入广东水师学堂

北京昆明湖水师学堂

1887~1895

一届/36

甲午战争后被裁撤

威海卫水师学堂

1888~1894

一届/30

1895年并入天津水师学堂

旅顺鱼雷学堂

1890~1895

三届/23

甲午战败停办

A.忽视新式学堂建设B.民族危机日益加深C.海防教育步履维艰D.洋务运动收效甚微

9.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认为, 人间百行,皆以自我为中心,此而丧失,他何足言 ;李大钊鼓励人们特立独行, 以觉醒之我,实现青春之我 。这说明他们(  )

A.主张国家至上B.呼吁人的解放C.批判伦理纲常D.提倡民主科学

10.

2012年,民政部印发《全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重点保护对象如表2所示。由此可知,该方案的实施(  )

表2

序号

保护对象

千年古城地名文化遗产

千年古县地名文化遗产

千年古镇地名文化遗产

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

甲骨文、金文地名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地名文化遗产

著名山川地名文化遗产

近现代重要地名文化遗产

A.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B.旨在彰显我国文化遗产资源的丰富C.增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统一性D.体现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11.

《萨比天文历表》由阿拉伯天文学家白塔尼所著,他对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一些错误理论进行了纠正,吸取了托勒密在希腊天文学理论的合理部分,并根据新的观测资料和实践经验写成该天文历表。这可以用来说明(  )

A.阿拉伯天文学成就世界领先B.阿拉伯人善于吸收外来文化C.阿拉伯文化对世界影响深远D.阿拉伯人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12.

表3所示是教皇格利高里七世发布的27条《教皇赦令》(部分)由此可见,当时(  )

表3

1

罗马天主教会是上帝独自建立的

2

只有教皇才能理所当然地被称为万能的

6

禁止与被教皇革除教籍的人来往并留在同一居所内

9

王公应当只吻教皇的脚

19

任何人不得对教皇进行裁判

A.天主教会开始渗透到欧洲B.教会与专制王权相互利用C.基督教文化中心向东转移D.基督教势力强于世俗权力

13.

维多利亚晚期(1870~1914年),英国女性的服饰不再以突出纤细的腰身为主要特点,运动休闲套装逐渐流行开来。如家庭教师、商店店员这样的职业女性为工作之便,都会选择简约大方的休闲套装。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纺织技术的进步B.工业革命的发展C.启蒙运动的兴起D.审美意识的提高

14.

一位法国官员评论说: 参与一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 一战后,埃及、摩洛哥等地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由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

A.激发了非洲的民族意识B.对非洲传统经济打击沉重C.促使殖民体系走向崩溃D.推动了非洲民族文化复兴

15.

有学者在评述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坛的某一流派时说, 它的笔法是漫画风格的,夸张而怪诞;它的格调是玩世不恭的,戏谑而疯狂 ,这种流派具有 令人毛骨悚然 的特征。这一流派的兴起折射出当时美国(  )

A.多元思想交融互补B.文化氛围相对宽松C.物质文明高度发达D.社会环境比较压抑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根据中国传说记载,早在距今5000年前左右的神农时代,神农氏就发现了茶。从此,茶就走进了中国人的视野。周武王伐纣时,川蜀等地的茶就被当作地方特产,上贡到朝廷。春秋时期,茶叶已作为供人食用的菜肴汤料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魏晋以来,茶因清淡虚静而渐渐受到佛、道教徒的广泛推崇。唐朝时,饮茶多以茶饼研末,煮茶时讲究 三沸 ,使得烹茶更具文人雅兴,于是茶道大行。当时南方产生了官茶园、寺茶园、农茶园等不同形式的茶园,仅湖州一年的造茶产量就是一万八千四百斤。唐朝政府还开辟茶马古道、开设茶马交易市场,强化边疆管理。随着唐朝与日本、印度、波斯、非洲国家的交流,茶叶也流通到了世界各地。辽金元时期,少数民族在茶中添加马奶、红枣、枸杞、油酥等物,使茶带上了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明清时期,沿着郑和下西洋的航线形成了一条海上茶叶之路,以茶叶为大宗、经蒙古高原到俄罗斯的恰克图贸易也走向兴盛。

——摘编自彭星霖《基于历史角度分析茶业在我国的发展与兴衰变化》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茶业发展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茶业发展的意义。(6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与历史悠久的学院式精英教育相比,面向社会大众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教育出现较晚。1793年,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对社会普通公众开放,是博物馆、美术馆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标志,也是社会日渐民主化的体现。此后, 艺术属于人民 渐渐成为博物馆、美术馆开展大众教育的鲜明口号……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目的是让广大观众感受艺术魅力,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感知力,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全面协调发展。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所言: 美术馆既是殿堂,也是公共教育的平台,是育化大众的一个美的空间。

——摘编自杨应时《美术馆:让艺术点亮美好心灵》

材料二 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后, 自由、平等、博爱 成为新的国家格言,每一位共和国公民在法理上都获得了平等的地位与权利。卢浮宫内的艺术珍宝由王室私藏变为了国家财产,参观这些珍宝也就成了受法律保障、任何人不可剥夺的 公民权利 ,而不再是君主的恩赐。卢浮宫作为一个公共机构,而非君主私产,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人类与公民权利宣言》的物质化载体之一。由此,这些被称为人类文明精华的艺术杰作真正与普遍的公众产生联系,并以美术馆这一新形式为媒介,得以被收藏、展示和研究。艺术的公众普世性由卢浮宫而发端。

——摘编自《美术馆的起源:大众、艺术与国家》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8世纪卢浮宫的 现代形态转型 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转型出现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卢浮宫 现代形态转型 的社会意义。(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据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整理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边疆省区面积占我国领土面积的50%到60%,边疆省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1952年,《政务院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提出 有计划、有步骤地向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移民 。1954年8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下辖10个农业师,总人口17.5万,其中职工10.5万人,他们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由内地到边疆的集体移民。1956年,从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和上海移往黑龙江、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的移民有43万余人。1960年,大庆石油会战开始,包括工人、干部、技术科研人员及学生、转业官兵在内的4万余人从全国各地来到大庆。据统计,1961年双鸭山市人口较1954年增加了36万人。20世纪60年代,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云南和海南等地普遍地建立起来。

——摘编自赵入坤《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边疆移民》

材料二
美国学者统计显示,1969~1978年,65%的亚洲移民入籍,同期其他地区移民入籍比例只有45%。在亚洲人中,印度人的入籍率高达85%,其次是菲律宾人,达到60%。在美国,为了反对经济和社会歧视,维护切身的利益,公民比非公民有更强的参政意识和从政需要。从整体来看,美国的印度裔移民较之其他移民群体更积极地参与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党选活动。他们凭借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整体成功的态势(硅谷40%的网络公司创始人是印度裔移民),通过各种运动、种族代表、政治捐献和推荐选举候选人等方式,全面地参与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郭又新《美国的印度裔移民——美国少数民族成功的典范》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大规模向边疆移民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印度裔移民的特点。(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