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毕业班高三质量监测(一)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1001

一、单选题

1.

约4000~5500年前的福建石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壶、豆等陶器与赣江、鄱阳湖流域的山背遗址同类器物相似。粤东地区乃至珠江三角洲口岸有类似县石山文化的器物,也有良渚文化的玉琮。这体现(  )

A.良渚文化源远流长B.南北方文化广泛交融C.中原文化影响深远D.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

2.

表1 秦始皇东巡所立碑刻石部分记述

名称

记述

《峄(yì山刻石》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之罘(fú刻石》

六国回辟,贪戾无厌,虐杀不已。皇帝哀瞒,遂发讨师,奋扬武德。义诛信行,威焯旁达,莫不宾服。

《东观刻石》

圣法初兴,清理疆内,外诛暴强。武威旁畅,振动四极,禽灭六王。阐并天下,甾(zāi)害绝息,永偃戎兵。

表1中有关秦灭东方六国之举的叙述,旨在(  )

A.谋求统一全国的合法依据B.揭露东方六国为战争祸源C.强化对秦王朝的政治认同D.宣扬 君权神授 的思想

3.

唐朝科举考生在 省试及第 后,须参加吏部的考核,合格后才能授官。考核的项目是 身(体貌丰伟)、言(言词辩证)、书(遒法道美)、判(文理优长)”。这一举措(  )

A.促进了官员素质的提升B.实现了人才选拔的公正C.推动了书法艺术的臻美D.掀起了民众健身的热潮

4.

明朝初年,朱元璋诏令 天下郡县并建学校,延师儒,招生徒,讲道论德 ,规定生员要熟读经史、律诰、礼仪等书。学校定期举行 养老之礼 视学之礼 等活动。这说明,当时(  )

A.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加强B.社会教化备受政府重视C.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D.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5.

18世纪初,英国生产的部分瓷器结合中国瓷釉洁白纯净、色泽艳丽的特质,融合西方的审美准则,开创了新的技术和纹饰风格。西方的创新引起中国的关注,康熙皇帝曾指派两名意大利传教士指导中国工匠学习珐琅技法。这体现了(  )

A.政府政策影响制瓷水平B.商业贸易推动文化交流C.西学东渐引发思想解放D.西方与中国审美观一致

6.

客邮是西方列强在中国领土上设立的邮政机构。1834年,英国人率先在广州私设邮局,法、美、德、俄、日等国纷纷效仿。客邮最多时有五六百处,其中日本开办的数量最多。据此推知(  )

A.中国国家主权逐步丧失B.近代中国邮政平稳发展C.日本损害中国主权巨甚D.英国优先获得邮件信息

7.

表2 近代中国海关税率(部分)

 年份

1906

1908

1910

1912

1914

1916

税率

446

377

346

384

363

335

据表2可知(  )

A.中国关税总收入减少B.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C.中国贸易逆差已出现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受阻

8.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 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这一规定(  )

A.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批判了国民党消极抗战的政策C.推进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D.改变了国统区固有的政治体制

9.

1950年,中国向朝鲜和越南两国提供援助,开启了对外援助的序幕。万隆亚非会议后,中国开始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向21个正在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亚非拉国家提供了援助。这说明,中国的对外援助(  )

A.得到了亚非各国的支持B.摧毁了世界殖民主义体系C.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差异D.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确立

10.

1985年之前,我国农民工主要被乡镇企业吸收,呈现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的现象。1985年之后,农民工开始了大规模的跨地域流动,出现 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 的现象。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  )

A.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B.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C.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1.

考古证据显示,公元前5000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和公元前3000年的中美洲 发明 了农业,公元前1000年~前600年期间的东非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说明(  )

A.世界文明起源于多个中心B.早期人类文明交融互鉴C.中华文明引领了世界潮流D.古代农业生产备受重视

12.

启蒙思想家们 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这表明启蒙运动(  )

A.否定教会绝对权威B.宣扬自由平等观念C.推崇民主法治理论D.强调理性至上思想

13.

18世纪60年代以前,妇女能够轻易协调作为母亲和劳动者的双重角色,因此可以同男性一样进行长时间工作。当工业化把生产从家庭转移到工厂时,工业社会便希望妇女献身于养育子女、管理家庭等事业,不再外出工作。这一变化体现(  )

A.工厂制推动了女性解放B.城乡间的社会流动性减弱C.社会分工界限日益模糊D.工业化促使家庭观念转变

14.

表3 伦敦城市发展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63

议会颁布《碱业法》,要求抑制工业生产中的有害气体。

1875

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法》,设公共卫生局,对供水、排污、贫民窟清理进行监督。

1876

首都公共事务委员会开辟新街道,缓解交通拥堵。议会颁布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河流污染防治法》。

据表3可推知,英国(  )

A.市民诉求改变城市面貌B.城市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C.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D.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15.

1942年1月1日,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等26个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国家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强调 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 。这表明《联合国家宣言》具有(  )

A.包容性、正义性B.权威性、宗教性C.普世性、政治性D.民族性、时代性

16.

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立以技术人员、教师为主要志愿者的和平队,隶属于国务院的行政机构。美国将和平队派遣到发展中国家,与苏联争夺 中间地带 。美国意在(  )

A.推行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和平演变B.输出美国的文化与价值观念C.促进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科技交流D.援助发展中国家的基础建设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长期以来关于雍正皇帝继位有种种猜测,有人认为他是篡夺皇位,也有人认为他是合法继位。民间流传雍正串通当时掌管京师兵权的隆科多,指使人篡改了康熙的遗诏,把 传位十四子 中的 字改成 字,得以篡位。

图1 雍正继位诏书(局部)

根据材料,指出研究雍正继位问题的史料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运用史料的原则。(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国家出现以后,道路成为人们开拓的产物。至周代,已有了明确的道路系统,并设置了道路守卫和交通管理人员—司空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东至渤海、南至江浙的两条 驰道 及连接陕甘蒙的军事设施 直道 ,最宽处可供许多驾马车并排行驶。汉代道路修筑和养护已达一定水平,驰道两旁置有林荫。东汉末年以后,交通事业衰落,道路系统变得支离破碎。隋唐时期,全国的道路再现繁荣,修建了以长安城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系统。宋朝由于受到辽金的进攻,交通范围大大缩减。元明清时期,中国陆路交通兴盛发达。

——摘编自赵云旗《中国古代交通》等

材料二
英国交通运输网络真正的发展是在17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国内经济活动日趋活跃,新的重型马车开始使用,对道路的要求有了迅速的提高,道路管理问题日益成为难题。166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收费公路法案,即在某些道路上征收通行税的法令,此项税收款必须专用于道路工程。18世纪以后,英国由信托公司负责道路的经营管理,并进行维修养护。信托公司的规模发展迅速,在约克郡就成立了125个信托公司,利兹收费公路的建设依靠12位有权益的商人。1750年,英国大约有500条收费公路,大部分主干线成了收费公路。1760~1774年间,议会通过了不少于452项有关道路建筑及其保养的法令。

——摘编自张卫良《工业革命前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道路交通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60年代英国道路交通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从中国、英国的道路交通发展中得到的历史经验。(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2018年8月21日至22日)

依据材料,围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主题自拟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4 1897年以来美国的社区治理

序号

时期

概况

18971929

共和党人担任总统25年,民主党人担任总统8年,对社区几乎无干预

大萧条时期二战前

罗斯福民主党新政,对社区采取干预措施

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

1949年,通过《住房法案》,开启城市更新杜鲁门总统,民主党1963年,推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1964年开启社区行动计划约翰逊总统,民主党20世纪70年代,引入社区发展公司、暂停城市更新工程尼克松总统,共和党

20世纪80年代以来

20世纪80年代,取消社区卫生服务联邦资助、削减联邦住房援助资金里根总统,共和党1992年,刺激企业推动社区发展老布什总统,共和党1993年推出授权区和事业社区克林顿总统,民主党2002年,推出信仰为本和社区倡议小布什总统,共和党

——摘编自郑晓林《社区里的国家:国家行为的转变与社会传统的底色》

(1)根据材料,概括1897年以来美国社区治理观念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97年以来美国社区治理观念不同的原因。(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