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图3 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的分布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日本农学家认为,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到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
——据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等 (1) 中国粟作、稻作农业分别起源于图中的哪两个区域?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及中国粟的对外传播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4分)
材料二 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同时,主要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技术有了新的突破。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杂交育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统编普通高中教科书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等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被称为
“杂交水稻之父
”的中国科学家是谁?并根据材料二,指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3分)
材料三 由于粮食生产不平衡,粮食过剩与粮食短缺并存,全球约 20亿人口经历着中度或重度的粮食安全风险,其中处于饥饿状态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中等和低收入国家。亚洲有10.3亿人、非洲有6.75亿人、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有2.05亿人、北美洲和欧洲有8800万人、大洋洲有590万人。因此,粮食安全是影响人类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据王宏广等著《中国粮食安全》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世界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3分)
(4)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