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湖北省九师联盟2023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纲要上至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1053

一、单选题

1.

西周时期,宗子 必皆有土之君 ,卿大夫 有分土,而无分民 ,亦不能建立宗族;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庶子地主亦可聚族而居、尊祖敬宗。这说明(  )

A.族田有助于增强宗族凝聚力B.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互为表里C.血缘政治衰落助推经济发展D.土地制度变革导致宗法制衰落

2.

曹操出身卑微,德行不佳,为正统封建士大夫所不齿,而魏晋时期的《世说新语》中,编者着力刻画曹操智慧谋略、明智豁达、随机应变等性格特点,塑造了一个乱世英雄的形象。这折射出当时(  )

A.道德危机日渐加剧B.选官制度发生变革C.士人个体意识觉醒D.儒学正统地位丧失

3.

下表为唐朝雇佣契约样文的分类。这反映出当时(  )

按照雇佣契性质和劳动形态分类

雇主对劳动者实行承包任务式的雇佣契

劳动者由主人代理与雇主签订的雇佣契

某物品租价抵充雇价的雇佣契

被雇者代雇主服官役的雇佣契

租赁雇契

A.经济活动秩序趋于规范B.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动C.私营手工业的规模扩大D.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4.

辽初,沿用习惯法, 犯罪者轻量重决之 夫兄弟……一行(人)逆谋,虽不与知,辄坐以法 。辽朝第七帝兴宗时, 子弟及家人受赇(贿赂),不知情者,止坐犯人 ,但 逆父母者,五车冁杀之 。这一转变缘于辽朝(  )

A.基层治理的重大创新B.君主专制得到强化C.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D.法律形式发生变化

5.

下图为清朝《吴江县鱼鳞册》(道光十三年钞本),分 自业 管业 催甲 佃户 等数栏。该图册反映出当时(  )

A.政府对土地交易管理严格B.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和流转C.政府推动大地产制的发展D.雇佣关系在农业领域的普及

6.

鸦片战争后,魏源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他认为 无为 乃是 非治之而不治,乃不治以治之也 ,体悟老子的 无为 思想如同《易》《诗》一样可知 诗人之所发愤 作者之所忧患 ,并主张将此体悟与 革虚而之实 相结合,做到 去伪、去饰、去畏难 。这反映出魏源(  )

A.肯定体用之道中 中学 的价值B.肯定了人与自然争胜的必然性C.唤醒国人革新政治的忧患意识D.根植传统探求救亡的经世之道

7.

下面是1916年10月《申报》刊登的《再志国庆纪念之盛况》报道中的部分内容。据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

自辛亥光复以来,因举行庆祝悬旗挂灯年必数次,然兴高采烈举国若狂,未有如此次双十节国庆纪念之盛者。闻各界所需之灯笼,南北两市三十五家之灯笼店,共计售出十二万盏之多。

A.复辟帝制违背社会潮流B.民主科学思潮席卷全国C.国民参政议政意识强烈D.割据混战局面初步结束

8.

1943年,国民党宣称五四运动是 国民革命运动中的一个支流 ,指出: 五四运动的发生,虽是青年学生激于爱国的热情,为一种爱国的自发的救国运动,但其内容原因,完全是本党革命思想普遍深入青年心坎的效果。 国民党这一论述意在(  )

A.借助三民主义凝聚抗战共识B.强调抗战期间国共合作的重要性C.巩固其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D.号召国民坚定国民革命奋斗目标

9.

1956年12月,毛泽东提出: 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同年,刘少奇回答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或小生产者 问题时明确指出: 这对人民有利,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这些思想的提出旨在(  )

A.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模式C.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D.推动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10.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这一决定(  )

A.旨在建立社会主义教育的基础B.迎合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C.解决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D.落实了国家提出的 科教兴国 战略

11.

某学者针对西方文明上古与中古分期问题指出: 7~8世纪,一系列新的现象打破了尚存的统一性……罗马、基督教和日耳曼传统的融合最终完成。 上古向中古的转变也是 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罗马帝国 的转变。据此可知,中古与上古文明的区别主要在于(  )

A.文明多元趋势的加强B.王国割据局面的形成C.王权有限原则的确立D.政治与宗教逐渐结合

12.

在中世纪,条约的缔结常要教会的高级代表直接参加或事后确认,并进行宗教宣誓;而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条约的必须遵守以及违反处罚作了成文规定,如和约第97条规定: 努力使任何人不以任何借口予以违反。 这一变化(  )

A.推动了世界近代外交制度的确立B.印证国家统一发展的时代趋势C.使得解决国际争端更具可操作性D.表明天主教会权力的彻底丧失

13.

近代前期,英国将文化认同与经济举措相结合,促使英国民众成为利益整体,在经济上达成了最为集中的共识,从而为英国社会化大生产积累了资金以及竞争意识。这说明当时英国(  )

A.政治变革促进国家意识增强B.民族主义助推工业革命开展C.商贸发展催生自由主义思潮D.文化殖民与经济掠夺相结合

14.

有学者在谈及法国启蒙运动特点时指出,启蒙不应该是凌驾于所有人之上的理性的纯粹运动, 理性 不应成为区分知识分子和人民的一条鸿沟。真正的启蒙,应由主客体之间互动而成,每个启蒙者既是主体也是客体。这一论述表明法国启蒙运动(  )

A.具有自上而下的特点B.尚未摆脱专制束缚C.受众群体局限在上层D.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15.

下面是1923~1926年苏联私营商业发展情况统计表。这反映出(  )

项目

年份

1923

1924

1925

1926

私人批发商在商品流转额中比重

181%

85%

79%

私人零售商在商品流转额中比重

753%

528%

430%

407%

私人信贷投资额占总投资额

115%

20%

25%

20%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难以突破B.意识形态是阻碍市场化的根本原因C.新经济政策在运行中存在内在矛盾D.工业化加速发展亟需大量资金扶持

16.

当今,在英国带领下的 突围队 ,突破了美国的阻拦,开启了欧洲国家的 亚投行热 :英国、瑞士、德国等在亚洲出口份额高的国家纷纷涌入,法、意等国虽主要出口在欧洲,但未来长远利益也促使其作出加入亚投行的决定。由此可知(  )

A.资本主义内部关系破裂B.贸易战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C.地缘政治决定经济市场D.国家利益影响国际关系走向

二、材料阅读

17.

【古代家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先秦时期的部分家训内容

周王室

文王在临终遗嘱上,告诫武王遵循中道,称王天下,使商贾以通其货,工不失其务,农不失其时,是谓和德

成王在册封蔡仲时训勉说,要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惟孝;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

孔子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老子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韩非子

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

贤母家教

鲁国大夫公父文伯之母,以身教子身居高位要勤勉于事,莫生怠惰之心。

——摘编自乔爱丽 史少博《论先秦家训及现代意义》

材料二
宋代出现了 帝范 家范 作为家训的范式,严格规定了皇帝遵守的规范和家庭成员恪守的纲常,并大量运用亲切婉转、朗朗上口的诗歌训诫子弟。《袁氏世范》是宋代著名的家训著述,不仅涵盖了家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涉及如何处理邻里关系、端正民风、官风,易循易行,使人人皆 能知 能行

——摘编自陈志勇《唐宋家训发展演变模式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家训的特点。(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时期家训的变化,并分析这一时期家训发展的原因。(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新中国工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1951~1956年中国参加的部分国际展览会概况

时间

地点

概况

1951

布拉格国际博览会

中国的展品受到了观众的特别重视与欢迎。馆内正面大照壁以天安门为背景,穹窿高翔着白色的和平鸽群,左面矗立着工厂烟筒。关于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文化教育、民族团结、国际友谊等图片悬挂于四壁。

1953

印尼国际博览会

中国馆共占地一千五百平方公尺,分为重工业、轻工业和纺织工业馆、农业馆三座,参观人数达50万以上。

1955

波兰波兹南国际博览会

中国馆不仅展览的丝织品深受欢迎,放映的多部精彩的电影也吸引了无数观众,如《光芒万丈》《中华儿女》《新中国的诞生》《百万雄师下江南》《中国民族大团结》《钢铁战士》等。

1956

巴黎国际博览会

中国馆展出了1432种展品,包括各种矿产品、机器、丝绸、茶叶和传统出口物资以及手工艺品。法媒报道:中国馆是博览会中内容最丰富、最美观的展览馆,我们希望建立中法之间的关系和友谊。

——摘编自夏松涛《1951~1957年新中国参加国际展览活动的形象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在成立初期参加国际博览会的背景,并谈谈其对当今中国的启示。(14分)

四、材料阅读

19.

【美国社会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的 进步时代 ,这一时期美国奉行主导性的不干预理念,导致了大量低收入人群无家可归或者居住条件恶劣。当时进步主义者通过拍照展览、出版著作、巡回演讲等形式试图唤起社会对住房问题的关注,并对欧洲一些城市政府为控制住房发展成本而购买廉价土地的做法给予肯定,期盼以此推动政府对住房租赁市场进行规制,保障住房的基本标准。其中代表人物维勒成立的全国住房协会,在倡导政府和慈善机构建立 模范廉价公寓 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摘编自朱亚鹏《美国进步时代的住房问题以及启示》

材料二
1930~1968年:美国制定了最早的临时住房保障法案,联邦政府出资,地方政府建造公共住房,并通过贷款担保和发行债券,提供住房贷款。1949年的《住房法案》进一步扩展公共住房规模。
1968~1986年:1974年《住房法和社区发展法》实施后,美国针对低收入阶层的住房政策基本上以房租补贴为主,从而将联邦住房援助由住房供应领域转到住房消费领域,并充分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参与热情。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不断出台一些其他调整、辅助计划,作为房租补贴计划的补充。

——摘编自孙填龙《浅谈美国住房保障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 进步时代 住房运动的主要内容。(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住房保障事业的发展。(8分)

五、开放性试题

20.

【两次世界大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气息。下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相关漫画。
图1 《打扰!请问诸位是否听见一声尖叫?》(二战前英国漫画家所绘,两名救护员分别是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
图2 《标准奴才》(载于1936年第7期《漫画界》,廖冰兄作,描绘国民党当局指抗日为 有损邦交 ,只能讲救亡)
提取一幅或两幅漫画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妥协 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