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9 浏览数:1412

一、单选题

1.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要 制民之产 ;墨子提出统治者要采取措施使 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管子也强调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这表明当时(  )

A.儒家民本思想成为主流B.各学派思想逐渐融合C.富民利民观念得到重视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2.

汉初允许盐铁私营,主要由富商、豪强所控制。他们以利为本,价格自由决定,质量参差不齐,百姓不堪其苦。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 贵贱有平,而民不疑……虽使五尺童子适市,莫之能欺。 这说明该政策(  )

A.完善了政府的经济职能B.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C.保障了商品质量的稳定D.促进了市场秩序的规范

3.

(2023·安徽 皖南八校 高三大联考·4)南北朝时期,士庶不婚的现象得到了政权的肯定和支持,甚至平民中的良贱通婚也被禁此。而到了唐代,每逢礼部放榜之后,新科进士便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心,也是权势人家择婿的主要目标。史载 曲江之宴,行市罗列,长安几于半空。公卿家率以其日拣选东床,车马阗塞,莫可殚述。 这一变化反映了唐朝(  )

A.庶族地主取代士族地主B.社会向平民化的方向发展C.社会思想价值取向的转变D.门第族望退出了择偶标准

4.

唐代之前商人奉行 千里不贩籴 的行规,远距离运粮成本高企。至宋代, 富商大贾,自江淮贱市粳稻,转至京师,坐邀厚利 ,并涌现出一批商业重镇,包括临清、聊城、济宁、徐州、淮安、扬州、镇江等。这反映出(  )

A.水运交通发展推动长途贩运的兴盛B.抑商政策废弛影响商人的社会地位C.区域经济繁荣促进地域性商帮兴起D.城市商业繁荣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5.

《清史稿》中记载,内阁有典籍厅、满本房、汉本房、满票签处、汉票签处、批本处、诰敕房等机构,军机处有满屋、汉屋、内翻书房、方略馆等。这些 机构的职权都包括民族区分、拟定旨意、收发奏折文件、档案管理等,呈现出明显的交叉性和相似性。这种机构设置(  )

A.有效防止了中央决策的失误B.是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产物C.表明制衡原则贯穿决策始终D.强化了满洲贵族的政治特权

6.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 在情感上认同儒家的人文主义,是对过去一种徒劳的、乡愁式的祈向而已;他们在理智上认同西方的科学价值,只是了解到其为当今的必然之势 。这种现象的出现(  )

A.根植于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B.导致了全盘西化理论的盛行C.造成了近代知识分子内部的分裂D.反映出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缺位

7.

(2023·安徽 皖南八校 高三大联考·12)洋务运动初期流行 富国强兵 的口号。19世纪70年代中期后,出现了强调 富民 利民 重要性的思潮,郭嵩焘等人提出政府应该鼓励人民从事现代航运业和制造业,因为国富和民富是不可分割的。这一转变(  )

A.体现了洋务运动指导思想的变迁B.说明早期维新派开始产生C.表明清政府开始重视民族工商业D.反映了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8.

1921年10月,莫斯科东方大学成立中国班,开启革命留学潮流。如表是1925~1926年中国班学生家庭统计情况,其反映出(  )

城镇家庭

数量

占比(%)

农村家庭

数量

占比(%)

工人

7

97

中小地主、富农

40

556

小商人

8

111

小手工业者

3

42

职员

2

28

佃农

5

69

资本家

3

42

无田户、教员

4

56

合计

20

278

合计

52

722

A.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B.中国革命发展的阶段特征C.近代革命对象的复杂性D.近代民族经济的迅速发展

9.

官利制度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筹集资金所通常采取的一种制度。 官利 又称 官息 正息 ,是近代中国合伙或者股份企业中固定股息的俗称,是一种变了形的股息形式。官利制度(  )

A.通常是为保证政府投资收益降低风险使用B.是符合国际惯例吸引投资的有效手段C.对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没有任何积极作用D.一定程度缓解了民族工业资金的不足

10.

1929年9月,中共中央曾在 九月来信 中指出,目前红军的基本任务 主要的有以下几项:一、发动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二、实行游击战争,武装农民,并扩大本身组织;三、扩大游击区域及政治影响于全国 。关于红军的发展和战略问题,实行 分兵游击集中指导是不可移易的原则 。这表明(  )

A.中央首次为革命指明了方向B.我党提出土地革命政策C.党内结束了革命策略的争论D.中央支持新的革命探索

11.

如图是1936年创作的漫画《一个参加救亡运动的父亲》。图中一位亲历过八国联军侵华的父亲对他的儿子说: 爱子,我的左腿便是三十年前在那座城门楼子底下被打伤的 。据此分析,该漫画的主旨是(  )

A.控诉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B.希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呼吁民众积极投入抗日阵营D.抨击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12.

某一年的人民日报社论有这样一段话: 在资本主义世界里……由于华尔街垄断财团热衷于战时暴利而狂猛扩大侵略,致使生活必需品价格猛涨,广大人民生活大大恶化;在社会主义的苏联……全体人民的生活幸福已被提高到了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优裕程度。 这一年最有可能是(  )

A.1950年B.1959年C.1962年D.1971年

13.

1960年6月,毛泽东指出,1958、1959年我们曾经讲数量,今年要讲质量、品种,要把质量、品种放在第一位。同时,他认为 二五 计划后三年(1960—1962年)的指标 仍然存在一个极大的危险……还要打一个大大的折扣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中国(  )

A.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B.工作中心转到城市建设上来C.对 倾错误全面反思D.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4.

1978年后,政府不再完全通过计划的手段来调节城乡关系,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并没有立即改变。当农副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已能够满足城市需求的条件下,农民和农村主要通过直接投资(乡镇企业)、提供劳动力等方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这表明(  )

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D.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

15.

如表是2009—2017年中国进出口商品分类占比统计表(单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中国(  )

时间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进口

初级产品

288

311

347

349

337

330

281

277

313

工业制成品

712

689

653

651

663

670

719

723

687

出口

初级产品

53

52

53

49

49

48

46

50

52

工业制成品

947

948

947

951

951

952

954

950

948

A.对外贸易的顺差持续扩大B.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C.对外贸易规模领先世界D.国民经济结构均衡合理

二、开放性试题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表3为史书所记载宋代几位名臣良将事迹。

表3

姓名

官职

事迹

杨业

拜郑州刺史,授右领军卫大将军。累迁云州观察使、代州刺史等。

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包拯

累迁监察御史。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

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范仲淹

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权知开封府等职。

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报。乃请问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赈之。

苏轼

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凤翔通判等职,并出任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知州。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明年春,叉减价粜常平米,多作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据《宋史》等整理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清朝前期,仅江南一省的赋税就占了全国的三成,科举考试录取更有 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 之说。清政府专门设立了两江总督并增派淮阳总督、安徽巡抚等官员进行协同管理。顺治帝后期,江南省被拆分为江苏、安徽两省,如下图(图1、图2)。
清初仍沿用明制承宣布政使司,仅改北直隶为直隶,南直隶为江南承宣布 使司,即废除了南京为留都的地位。康熙年间,改布政使司为省,因认为全国区划为十五省,其制过大,先后分湖广省为湖南、湖北两省,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分陕西省为陕西、甘肃两省,汉地被拆为十八省。在边疆,清朝施行与内地不同的行政区划制度,由中央设辖区,委派重臣。清代省以下的各级行政区划单位基本上是沿用明制,省下辖府和直隶州,府下领散州和县。
材料二
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
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既是划定于地球表面之上的,当然要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
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

——摘自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结合清代政区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14分)

三、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的转型

下面材料是高三历史学习小组对中国 社会转型 问题研究所搜集的史料。
【总纲】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

PART1被动开放:
PART2经济起步: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中日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短暂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此外,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随着一战的结束,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PART3政体变革: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PART4思想解放:
我的知道中国有太炎先生,并非因为他的经学和小学,是为了他驳斥康有为和作邹容的《革命军》序,竟被监禁于上海的西牢。先生狱中所作诗,却并不难懂。这使我感动,也至今并没有忘记,现在抄在下面——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洲。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 。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1906年6月出狱,即日东渡,到了东京,不久就主持《民报》。我爱看这《民报》,但并非为了先生的文笔古奥,而是为了他和主张保皇的梁启超斗争,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旺……却为了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

——摘编自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1)根据研究主题,请你补充与被动开放有关的四件历史事件。(2分)
(2)对于经济起步阶段而言,结合所学,分析经济起步苦难的原因。(4分)
(3) 辛亥革命并没有完全胜利 结合所学与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4)简析鲁迅敬佩章太炎的原因,并思考这个史实能否为主题提供可靠的依据?如不能,请说明原因。(5分)
(5)四个阶段的材料收集完成后,老师对他们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此时你身为老师,请为他们问题研究提出两条建议。(可从史料类型、研究角度等方面)(4分)

四、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水彩映万象:一幅水彩画

(20世纪50年代王柳影、华西岳水彩画:民族形式体育运动)

体育兴则国运兴。结合所学知识,以“《体育与国运》赏析 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