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纲要上+纲要下前6单元)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9 浏览数:1779

一、单选题

1.

桓公六年,楚师入侵随,季梁对随侯说: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随侯听取了季梁的话,果然 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庄公二十三年,虢国史嚣说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春秋时期当权者的这一认识(  )

A.反映了民本思想的产生B.破除了君信于神的局面C.表明了民众地位的提高D.体现了统治者的功利性

2.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 诸侯王,高帝初置,……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帝绥和元年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 诸侯国相职责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

A.诸侯国相地位的下降B.诸侯王治国权被剥夺C.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3.

从太宗朝始,近支宗室基本遵循赐宅、开府与就藩为主要标志的出阁制度,这是他们承担宗室责任、屏藩王朝的开始。到玄宗时,创建 十王宅制 ,以聚居、虚开府和遥领为主要标志的不出阁制,成为近支宗室管理制度的主流。唐朝对宗室管理的变化(  )

A.表明专制集权的加强B.造成藩镇割据的局面C.体现家国一体的特点D.缓和君权相权的矛盾

4.

在中古时期,颜回是长期获得朝野主流承认的儒家 亚圣 。北宋熙丰新政中始以颜孟并配孔子,孟子位次颜回;南宋高宗时,官方颁示的《道统十三赞》首次舍颜子而独称孟子 亚圣 。儒家 亚圣 名号的曲折变迁折射出(  )

A.孟子地位的提高B.儒家思想的发展C.统治危机的加深D.商品经济的发展

5.

考诸《明实录》,在其所收录的皇帝谕旨及大臣奏疏中, 抑末 一词出现有6次,且皆在嘉靖九年(1530)十一月以前,以后则无。而 通商 一词出现的次数则要高得多,达15次,在《明实录》所载明代的前、中、后期都有出现,且嘉靖九年十一月以后占绝对多数,达11次。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商业发展成为富国之术B.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升C.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D.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6.

1906年,何琪编的《初等女子修身教科书》基本尊奉古代传统道德,把人们熟悉的古代优秀女子故事作为材料;191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女子修身教科书》中,除女子传统美德内容外,又增加爱国、纳税、国家财政、法律、人民之权利与义务、职业、公益等内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女子修身内容丰富多彩B.政府重视女子教育问题C.近代女子地位得到提升D.近代国民意识渐趋增强

7.

表1为甲午战后晚清军事工厂设立时间表。这些企业的建立旨在(  )

表1 甲午战后晚清军事工厂设立时间

军事工厂

地址

开办年份

陕西机械制造局

西安

1894

奉天机器局

沈阳

1896

湖北军火所

武汉

1896

河南机器局

开封

1897

新疆机器局

乌鲁木齐

1897

山西机器局

太原

1898

湖北钢药厂

汉阳

1898

广西机器局

龙州

1899

贵州机器局

贵阳

1899

武昌保安火药所

武昌

1900

黑龙江机器局

齐齐哈尔

1900

江西机器局

南昌

1901

北洋机器局

德县

1902

安徽机器局

安庆

1907

伊犁枪子厂

伊犁

1908

A.促进内地经济发展B.避免军事战争打击C.镇压义和团运动D.改变传统工业布局

8.

图1为1931年闽西工农银行发行的股票。该股票正面为褐色石印股票名称、面额、日期、说明等内容,并印刷了马克思与列宁的头像。股票还带有六期息票。右边框内书 一、本股票不得在市面流通买卖,二、凭票向本银行支领应得红利 ,并用毛笔填写股票持有人:(福建省)汀连县一区芷溪乡黄国璋。由此可知该股票的发行(  )

图1

A.有利于革命根据地的建设B.证明它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C.体现了地方割据色彩浓厚D.说明它与货币属性基本一致

9.

为解决失业人口问题,辽宁省于1952年共组织10509名失业、半失业人员参加治理市区南部臭水泡和改造运河工程,工程结束时收入达到800万(东北币)元左右;另外还组织14.4万失业人员自谋职业或到私营、公私合营和合作社就业。对辽宁省的举措理解最全面的是(  )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提高了劳动者就业素质C.促进了社会主义改造D.增强了共产党执政基础

10.

有学者认为,事实上,不同地区独立的 发明 了农业……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古代非洲人不会炼铜术,且不能独立地将炼铜术应用到炼铁问题的解决。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这一观点(  )

A.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B.认为非洲文明历史悠久独立发展C.意在说明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D.反映了文明交流和融合的必要性

11.

12、13世纪,欧洲出现了一批新式的圣徒传记。这些传主不是古典晚期基督教会所推崇的殉道者,僧侣、主教等教会精英,而是生活在繁华市井中的俗人;传记塑造了一种以慈善工作维护地方社会秩序并与社会日常生活有高度融合的俗家信徒成圣模式。这表明(  )

A.欧洲宗教改革影响深远B.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变化C.精英势力已经不被重视D.资本主义萌芽初步发展

12.

图2是一张16、17世纪《香料贸易的路线》图。据此可以推断香料贸易(  )

图2

A.带来了东南亚地区经济的繁盛B.推动了整个欧洲资本主义发展C.造成了新老殖民帝国关系紧张D.促进了新型殖民扩张方式产生

13.

1792年,法国蒙莫朗西市的官员给儿子取名 自由 ,宣誓 对祖国纯粹而持续的爱 。此外,由 爱国的 后缀所构成的词组也不断增加,流行的报刊叫《法兰西爱国者》,前往巴黎是 爱国之旅 ,参加祭坛修建是 爱国劳动 ,一时间,人人都可以成为 爱国公民 。这些现象表明(  )

A.启蒙运动助推民族主义的产生B.时局变动推动政治观念的革新C.民族主义成为各个阶层的共识D.浪漫主义带动爱国主义的传播

14.

图3是1831年英国的一幅漫画,画面左侧的人正高举着写有 改革 的斧头,砍向写着 衰败的选邑制度 的树干,而右侧的人则极力地护佑住这棵即将倾倒的树干。由此可知(  )

图3

A.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合法席位B.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完成C.议会改革的呼声得到广泛支持D.君主立宪制需进一步完善

15.

19世纪30—50年代,英国殖民当局对孟买、加尔各达、马德拉斯港口进行了扩建和改建。修复了从孟买到加尔各达、从加尔各达到白沙瓦、从马德拉斯到邦加罗尔的主要干线,同时,在英印间和印度主要城市之间架设电线,创办电报通讯业务。英国殖民当局的举措旨在(  )

A.促进印度交通运输业发展B.实现印度国内市场的统一C.服务于英国工业资本扩张D.冲击印度传统的经济结构

二、开放性试题

16.

学界普遍认为宋代是中国古代城市形态发生了重要变革的时期,宋代地方城市城墙的存废状况、修筑政策、形态变化等也是中国城市史上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雍熙四年二月二十三日,诏河北诸郡发镇兵增筑城垒 。端拱二年时人称 河朔郡县,列壁相望,朝廷不以城邑小大,咸浚隍筑垒,分师而守焉 。……元丰三年(1080)曾巩奏疏称西北五路 嘉祐城堡一百一十二,熙宁二百二,元丰二百七十四。熙宁较嘉祐一倍,元丰再倍,而熙河城堡又三十有一 ,可见西北筑城数量之惊人。西南地区本非重点建城之处,但在皇祐四年(1052)侬智高起义爆发之后,当年六月, 朝廷惩岭表无备,命完城 ,十月,诏令南下平定侬智高起义的狄青 凡城壁尝经焚毁,若初无城及虽有城而不固,并加完筑 。北宋仁宗庆历之后,每年财政赤字为300万贯,英宗治平二年(1065),赤字超过1570万贯,导致财政吃紧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边地城池的营建。
材料二
相比之下,近里州县城市城墙失修的状况更为普遍,宋朝县邑鲜有修建罗城者。严禁地方占留钱粮的基本纲领,要求地方州县除必要开支外,其余皆要输送京师,故而修筑城墙的经费需向朝廷申请或由本地人户出资。正如南宋建炎间李纲所说: 东南久平定,郡县无城闉。 明确指出北宋地方修建城池重边地,轻腹地的问题: 朝廷所以备御夷狄者,皆在边郡,城池、器械一切备具,故敌未易攻。金人内犯,乃扰吾腹心,而中原郡县积习承平之久,城池堙颓,并无器械,何以御敌?

——摘编自来亚文《宋朝腹地郡县无城小城大市现象研究》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对宋朝郡县城墙的修建与维护进行评述。(13分)

17.

清末新政时期督抚群体结构与人事变迁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新政的关系,是学界关注的一个新的视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表2 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出身背景统计

类别

项目

进士

举人

贡生

荫生

监生

生员

文童

行伍

新式学生

不明

合计

人数

比例(%)

54

454

16

134

12

101

7

59

10

84

7

59

3

25

3

25

6

50

1

08

119

表3 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任职频率统计

总督

省别

直隶

两江

陕甘

闽浙

湖广

两广

四川

云贵

东三省

人次

10

11

6

15

13

11

13

7

3

频率

09

10

05

14

12

10

12

06

06

巡抚

省别

江苏

安徽

山东

山西

河南

陕西

新疆

浙江

江西

广西

人次

17

12

14

18

13

11

6

11

10

12

频率

15

11

13

16

12

10

05

10

09

11

省别

湖南

贵州

湖北

云南

广东

江淮

奉天

吉林

黑龙江

人次

11

8

7

3

4

1

4

2

4

频率

10

07

18

08

10

40

13

04

08

表4 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离职原因统计

单位:人,%

类别

项目

开缺

回任

裁缺

其他

合计

总督

人数

比例

3

34

26

292

3

34

7

79

6

67

6

67

26

292

0

0

12

135

89

类别

人数

比例

19

113

53

315

10

60

14

83

3

18

16

95

29

173

2

12

22

131

168

表5 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任期时间统计

单位:年,%

类别

省别

5年以上

45

34

23

12

051

05年以下

未到任

合计

总督

直隶

两江

陕甘

闽浙

湖广

两广

四川

云贵

东三省

1

1

2

1

1

2

1

2

1

1

1

1

2

3

1

3

4

1

2

1

1

1

1

2

3

6

6

3

7

5

3

3

3

1

4

3

1

4

10

11

6

15

13

11

13

7

3

合计

2

3

4

6

17

8

37

12

89

百分比

22

34

45

67

191

90

416

135

巡抚

江苏

安徽

山东

山西

河南

陕西

新疆

浙江

江西

湖南

广西

贵州

湖北

广东

云南

江淮

奉天

吉林

黑龙江

1

1

2

2

2

1

1

1

1

1

1

1

3

2

1

1

1

1

1

1

1

4

2

1

3

4

1

2

4

5

5

1

1

1

1

2

3

1

3

1

1

2

1

1

3

1

1

2

1

9

5

7

8

5

6

1

5

2

4

2

2

5

1

1

1

2

2

1

4

2

1

1

1

3

1

1

17

12

14

18

13

11

6

11

10

11

12

8

7

4

3

1

4

2

4

合计

0

2

12

13

34

24

66

17

168

比例

0

12

71

77

202

143

393

101

0

表6 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在职年龄统计

单位:岁

类别

省别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平均

总督

直隶

两江

陕甘

闽浙

湖广

两广

四川

贵云

东三省

78

71

65

72

64

66

63

64

43

72

66

73

65

67

64

65

44

66

67

76

42

42

51

62

45

67

68

77

67

43

52

63

46

68

47

73

68

44

53

64

47

69

48

45

69

45

54

65

48

46

49

65

70

70

52

55

52

48

47

50

60

53

62

64

56

53

49

48

51

61

54

63

65

49

57

56

64

68

62

46

63

66

50

58

56

65

69

63

47

36

66

51

67

57

66

513

624

589

661

586

546

591

585

574

巡抚

江苏

安徽

山东

山西

河南

陕西

新疆

浙江

江西

湖南

广西

贵州

湖北

广东

云南

江淮

奉天

吉林

黑龙江

46

59

42

40

63

43

64

77

74

59

59

73

40

64

41

53

47

65

41

56

44

65

78

75

60

60

74

41

65

53

54

55

66

60

48

45

64

48

58

59

61

43

42

57

54

55

56

67

61

49

46

65

49

67

60

44

59

67

58

55

66

57

45

62

50

57

66

50

64

44

45

56

59

56

51

60

46

60

60

58

58

63

68

58

57

48

52

61

47

64

61

59

59

64

44

39

32

59

47

47

47

66

65

61

52

59

59

60

53

46

40

33

60

48

48

48

67

49

62

53

71

60

61

48

47

41

34

61

49

41

49

50

50

43

41

72

61

62

49

48

42

35

62

50

42

50

51

51

44

42

58

62

60

50

49

55

48

53

43

51

52

50

69

52

555

552

532

538

588

540

622

581

582

506

462

589

475

606

508

560

485

442

495

——摘自李细珠《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晚清权力格局再研究》

依据表2~表6的内容推断清朝末年督抚任职情况对清末新政的推行产生的影响。(明确写出推断结论;提取材料信息,加以说明)

18.

国家角色 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自我定位,是国家对自身实力与外交关系的审视,也是国家对自身国际形象的建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国家角色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发生着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的国家角色观念表述

年份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节选

1988

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的改革同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息息相关。世界是否能够走向和平、稳定和发展,会对中国的改革和建设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中国的改革和建设也将在世界上产生影响。

1989

从国际条件来看,全世界正从对抗转向对话,由紧张转向缓和,这种变化总的来说对我国是很有利的。我国有可能争取到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以集中力量搞好改革和四化建设。

1999

我们的党、国家和民族在不断强大和成熟,我们的任务也更重了,对于历史、民族和人类所承担的责任更大了。

2000

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建设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华民族,拥有全人类15的人口,在新的历史创造活动中责任重大。

2005

我们一定要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06

一个志在伟大复兴的民族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一个坚持改革开放的大国理当对世界有新贡献。

2013

这一年,我们扬帆致远,开创外交新局,一带一路联通四海,雁栖湖水拥抱五洲,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2016

G20州峰会牵动世界目光,中国方案、中国主张为失调的全球治理开出新药方。

2017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国智慧引领世界。

2018

世界上仍有战争、贫穷、不公,还要我们完善中国方案、提供中国智慧。

——摘编自韩红星、陈锦《中国国家角色的变迁: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的国家角色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理由。(划分阶段准确,角色定位准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2分)

三、材料阅读

19.

地图投射下的近代世界。地图不是真实世界的投射,而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世界的理解,是人们解读空间关系的工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这幅地图的标题是《新世界地图,威廉·扬斯宗根据从该领域最优秀制图师处借用的资料绘制》,这让我们知道了布劳是如何制作这幅地图的,他在一段图例中进一步解释了这点。布劳写道: 我认为应当复制葡萄牙、西班牙以及我国最优秀的航海图,并把迄今所有的发现囊括在内,这是很恰当的做法。出于装饰和娱乐的目的,我在四周插入了十位当今世上最有权势的君主、主要的城镇以及身着不同服饰的各种民族的插图。 布劳仔细描述了如何使用麦卡托的投影法,并且承认 我无法用它将地球的南北两端再现在平面上 。结果地图上出现了一大块纯属臆测的南半球大陆,这是使用麦卡托投影法的结果,但也是对尚未绘制成地图的南极洲和澳大拉西亚的一种处理方式。

——摘编自杰里布罗顿著,林盛译《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约翰布劳的《大地图集》。(8分)
(2)请你设计一幅19世纪中期的世界贸易地图,说明设计思路及理由。(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