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纲要上+纲要下前6单元)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西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8 浏览数:275

一、单选题

1.

占卜是一种起源非常古老的宗教仪式,目前发现最早的卜骨见于辽河上游北岸的富河文化。商人则特别喜用龟甲,龟甲是南方筮法的工具。晚商至西周,卜甲之上出现了筮法的易卦,北方占卜与南方筮法这两个不同的系统进一步整合起来了。这反映了(  )

A.区域文明交流发展B.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C.国家统一民族交融D.宗教信仰受政治影响

2.

春秋战国时期兴起了一些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城市,如秦国的栎邑和雍、赵国的邯郸、楚国的郢、齐国的临淄等。《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这反映出当时(  )

A.国强民富政局稳定B.经济发展商业繁荣C.百家争鸣文化兴盛D.社会动荡精神空虚

3.

墨子曾经主张利用宗教来治理国家,将 天志 (天的愿望)作为治理国家的 法仪 。董仲舒希望利用天的权威来制约君权,他说: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这表明(  )

A.儒墨两家思想相互交融B.神化君权成为社会共识C.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D.有序社会成为共同追求

4.

汉武帝时,将全国除京师直辖区以外的其他地区分为13个州部,每个州部设刺史一人。征和四年(前89年),又于京师所在地设司隶校尉,掌纠察京师百官(三公除外)和三辅、三河、弘农七郡。汉朝刺史和司隶校尉的设置(  )

A.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B.解除了王国带来的威胁C.意在强化官僚队伍效能D.削弱了地方豪强的势力

5.

西魏文帝时,宇文泰执政,令度支尚书苏绰作六条诏书,作为管理官吏以及考课官吏的标准。其内容是: 其一曰先修心,其二曰敦教化,其三曰尽地利,其四曰擢贤良,其五曰恤狱讼,其六曰均赋役。 这一时期六条诏书的颁发(  )

A.杜绝了官员的贪腐怠政行为B.为西魏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C.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D.是西魏完成了封建化的标志

6.

唐政府为外国和其他民族的学生特设宾贡科,考中者称宾贡进士,宾贡进士在唐朝可入仕做官。宾贡进士以新罗、大食、渤海等国留学生为多。这一政策体现出(  )

A.宗藩体系不断强化B.盛唐气象开放包容C.科举制度传播海外D.儒家文化影响深远

7.

下表为宋与少数民族和议表。

和议名称

两国关系

岁币

宋辽澶渊之盟(1005

宋称辽主为弟

30

宋夏庆历和议(1044

夏受封为夏国主

255

宋金绍兴和议(1141

宋向金称臣

50

宋金隆兴和议(1164

宋称金主为叔

40

宋金嘉定和议(1208

宋称金主为伯

60

导致宋朝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放弃以战争手段解决边患B.改革失败导致的财政困难C.贯彻强干弱枝的统治方针D.奉行守内虚外的治国理念

8.

北宋都城开封拥有26万户人家,人口数可能超过100万。南宋都城杭州拥有39万户人家。相比之下,中世纪欧洲的情况是:北宋时期的伦敦人口数为1.8万,南宋时期的罗马人口数为3.5万,一个世纪之后的巴黎人口数不到6万。据此可推知(  )

A.宋朝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世界B.宋朝人口总数呈现上升趋势C.城市发展蕴含新的生产关系D.中世纪时欧洲人口增长缓慢

9.

在宋朝以前,君臣之间的距离还不十分悬绝,三公坐而论道,和皇帝是师友;宋朝虽然臣僚在殿廷无坐处,却也还礼貌大臣,绝不加以非礼的行为;明朝殿陛行杖,习为祖制,正德十四年(1519)以南巡廷杖舒芬等百四十六人,死者十一人。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君相矛盾不可调和B.文官政治难以为继C.思想多元纲纪败坏D.集权政治不断发展

10.

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人借口需要停泊、晾晒货物等,并许诺缴纳租金, 求于近处泊船 ,经澳门守澳官王绰代为申请,海道副使汪柏同意,葡萄牙正式入居澳门。此后,葡萄牙人修造炮台,设官置署,筑室建房,进行移民。这反映出(  )

A.明朝政府主权观念淡薄B.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C.闭关锁国政策有所松弛D.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市场

11.

康熙二十六年,清廷以台湾 新经归附,文教初开 为由,批准台地考生另编字号,取中一名。康熙三十六年闽浙总督郭世隆以台湾 至今已历四科,人文日盛,学诣渐臻 为由,提请 乡试撤去另号,通省一体匀中 。由此可知,清代科举考试(  )

A.改变了全国统一录取的范式B.政策灵活利于文教事业发展C.体现了文化重心南移的趋势D.打破公平体系引起官员不满

12.

明清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有关经济活动的读物,如《陶朱公致富奇书》《万宝全书》《四民必用》等商人书,《沈氏农书》《补农书》《耕心农话》等农书,以及《杵臼经》《布经》等工艺书。这说明当时(  )

A.经济发展推动技术传播B.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废除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D.工商皆本成为思想主流

13.

下图为亚述国王萨尔贡(公元前722—前705年在位)宫殿中的大理石浮雕,描绘了在腓尼基沿海运输雪松木的场景。船首被设计成马头形,可能类似欧多克索斯在公元前5世纪尝试周游非洲时发现的河马头的形状。由此可知,古代世界(  )

A.亚非造船行业相互借鉴B.经贸往来促进文明交流C.欧洲文明逐渐向外扩展D.各地之间隔绝状态打破

14.

下表为印度《梨俱吠陀》(成书于公元前1500—900年间)与中国《佛国记》(法显作于公元416年)和《大唐西域记》(玄奘作于公元646年)中关于印度四大种姓的记载对比。这说明(  )

《梨俱吠陀》

《佛国记》《大唐西域记》

婆罗门

祭司

净行祭司

刹帝利

武士

王种

吠舍

农民

商贾

首陀罗

奴隶

农人

贱民

恶人

A.中国僧人对印度社会理解不全面B.中印之间道路不畅文化交流较少C.社会发展推动种姓制度内涵变化D.种姓制度因历史久远而难以认识

15.

法王路易七世在位时(1131—1180年)曾先后向城市颁发了25份自治特许状。路易九世执政期间(1214—1270年),实施了一系列司法、财政和军事改革。腓力四世(1285—1314年)在与罗马教廷的斗争中占据上风,成功迫使天主教土纳税。这些史实反映了当时法国(  )

A.庄园经济走向崩溃B.城市自治走向独立C.世俗王权不断强化D.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16.

日本学者山鹿素行(1622—1685)按照中国《朱子小学》的模式写成武家教科书《武教小学》,目的是把武士子弟培养成正行正知,符合武士道标准的有用人才,并强化武士实践道德的自觉性。这反映出日本(  )

A.强化武士忠君观念B.善于学习先进文化C.重视国民小学教育D.以理学为正统思想

17.

1571年,西班牙人在菲律宾建造了马尼拉城,其初衷只想建立一个获取香料的基地,但它很快发展成了一个亚洲与美洲之间的联络点。现在,货物无须先经过欧洲,而是直接跨越太平洋运达,用来支付的白银也同样不需要绕道。马尼拉成了可以买到各种商品的贸易中心。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商业革命引发了价格革命B.西班牙成为世界殖民霸主C.全球贸易的格局发生变化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亚洲

18.

1626年查理一世召开第一届议会,议会就与国王在征税等问题上发生严重冲突。1628年,议会通过《权利请愿书》,明确陈述了包括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征税等现代立宪政府的一些最基本的原则。这反映出这一时期英国(  )

A.确立议会主权原则B.资产阶级发展壮大C.形成君主立宪政体D.国王已经统而不治

19.

下图名为,创作于1780年左右。画面中的 绅士 手持天平,天平的一端秤盘中放置着一桶钱币,另一端高高翘起的秤盘中则是卢梭的《爱弥儿》等书卷。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

A.民众不认可政治变革B.知识界反思人文主义C.商人们抵制理性精神D.新思潮引发争鸣冲突

20.

下表为有关国家废除奴隶贸易时间表。

国家

英国

法国

美国

葡萄牙

西班牙

荷兰

宣布废除奴隶贸易的年代

1807

17921818

1808

1836

1820

1814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需要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普及C.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D.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

21.

林肯政府于1862年5月颁布《宅地法》。该法令规定:凡年满21岁从未参加叛乱的合众国公民,在宣誓获得土地是为了垦殖目的并交纳10美元费用后,均可登记领取总数不超过160英亩作为份地,且登记人在宅地上居住并耕种满5年,就可获得土地执照,从而成为该项宅地的所有者。这反映出美国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的目的是(  )

A.意在缓解财政困难B.开始对外殖民扩张C.关注民生消解贫困D.服务战争维护统一

22.

马克思指出: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巴黎公社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方面 过于老实 ”,这说明巴黎公社(  )

A.照搬十月革命道路B.没有科学理论指导C.缺乏阶级斗争经验D.暴力夺权存在失误

23.

截至16世纪末,糖不再是限制供应的一种 药物 ,而已成为一种 食物 。从1570年起的一个世纪以来,巴西显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糖生产者和出口者。经过一个世纪的增长和繁荣后,在17世纪80年代,因荷兰市场竞争而导致的巴西食糖业危机在葡萄牙甚至引发了一场经济危机。据此可知,巴西(  )

A.单一经济模式存在隐患B.国家独立推动经济发展C.严重依赖于殖民地市场D.对葡萄牙经济形成制约

24.

1881年6月,自称先知派来的马赫迪(即伊斯兰教的救世主)号召人民起来开展圣战。同年8月,领导人民武装起义首战告捷后,迅速转移到西部科尔多凡山区,并以此为基地,迎战前来讨伐的英埃军。这反映出(  )

A.世界殖民体系遭受沉重打击B.苏丹资产阶级推动社会进步C.英国自身经济实力大大削弱D.非洲独立运动具有本土特色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武帝元鼎六年)汉连兵三岁,诛羌,灭南越,番禺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且以其故俗治,毋赋税。南阳、汉中以往郡,各以地比给初郡。吏卒奉食币物,传车马被具。而初郡时时小反,杀吏,汉发南方吏卒往诛之,间岁万馀人,费皆仰给大农。

——《史记》

材料二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羌、蛮隶剑南者,为州二百六十一。蛮隶江南者,为州五十一;隶岭南者,为州九十二。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新唐书》

材料三
(雍正五年十二月)谕兵部:向来云、贵、川、广以及楚省各土司,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是以朕命各省督抚等,悉心筹画,可否令其改土归流,各遵王化。此朕念边地穷民,皆吾赤子,欲令永除困苦,咸乐安全。并非以烟瘴荒陋之区,尚有土地人民之可利,因之开拓疆宇,增益版图,而为此举也。今幸承平日久,国家声教远敷,而任事大臣,又能宣布朕意,剿抚兼施,所在土司,俱已望风归向,并未重烦兵力,而愿为内属者,数省皆然。自此土司所属之夷民,即我内地之编氓;土司所辖之头目,即我内地之黎献;民胞物与,一视同仁。

——《清实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经略南方所呈现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意义。(6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唐代长安城布局示意图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卫城布局示意图

材料二
巴黎……也配套建设了放射状的新道路,把火车站与商业中心连接起来,给人以一种处于新的秩序、清洁、高效和美观标准控制之下的印象。超过165公里的新街道——宽敞、笔直,并配有人行道、排水系统、照明设备和新种植的树木,街旁点缀着纪念性的新教堂、市场和行政办公楼。私人建筑、公寓住宅增加了六倍,其精致优雅前所未见,既具有外貌的端庄,也具有内部的舒适,很快就在林荫大道两旁鳞次栉比地拔地而起。一个世纪以前的改革者所梦寐以求的城市,现在如此完整地沐浴在一种进步的神采当中,甚至城市的下水道,也在特殊设计的观光车中,向游人开放。

——(美)巴里·伯格多尔著,周玉鹏译《1750—1890年的欧洲建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唐代长安城与雅典卫城城市布局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城市发生的重大变化。(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城市发展的共性因素。(4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拜占庭文化对14世纪以来的西欧文艺复兴运动有着深刻的影响。拜占庭人编纂、抄写和翻译了许多古典著作,这些著作又通过多条途径传到西欧。14、15世纪,由于奥斯曼土耳其不断向西扩张,许多优秀的拜占庭古典学者前往西欧避难,为西欧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拜占庭在实用科学如建筑、美术等方面成就突出,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教堂采用了拜占庭式的穹顶。正当文艺复兴兴起时,拜占庭出现了与人文主义近似的倾向,即所谓 拜占庭文艺复兴 。这样,欧洲的人文主义者接触、交往,在东西方遥相呼应,把欧洲文化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解素蔚《拜占庭文化及其对西欧文艺复兴的影响》

材料二
伏尔泰认为中国的儒教是具有道德感召力的理性宗教,对其大加推崇。在伏尔泰看来,中国的儒教是孔子所宣扬的 为人处事公正无私 的信仰, 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贤的宗教。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 ,……中国的儒教强化 而淡化 的特征,正符合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理性精神。在推崇中国儒教的同时,伏尔泰的矛头所指向的是欧洲的宗教狂热和宗教迷信,他借用中国的儒教来阐述他的自然神论,成为他反抗神权思想的精神武器。在启蒙思想家看来,作为理想国度的中国 孕育了一个没有教义、仪式和狂热的宗教梦想。当启蒙思想家猛烈抨击教士和政权相勾结时,他们在中国找到了这个梦

——韩梅《1840—1912法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拜占庭文化对文艺复兴产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儒家思想的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能得出什么启示?(2分)

三、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旧世界三个世界的概念图

第一世界 =欧亚大陆、北非与印度洋
第二世界 =哥伦布探险后发现的南北美洲大陆与大西洋
第三世界 =麦哲伦航海以后至18世纪之间发现的大洋洲与太平洋
如果按照传统的习惯将世界史看作以 第一世界 为中心不断向周围扩大的过程,也就是看作欧洲不断扩张的过程,世界史会显得缺少生气,本应 疯狂而生动 的世界史,变成了苦闷而沉静的历史。而将由道路网和海上道路网连接起 第一世界 第二世界 第三世界 的过程看作一个漫长的时间跨度,三个世界都经历漫长的时间形成独特的世界,并且相互影响,这才是生动地理解历史的试金石。最重要的,是站在漫长的时间跨度上看历史。海图所展示出来的 海上航线 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不断地改变形态,而由它们相连的 世界 直到现在也在不断改变着容貌。

——(日)宫崎正胜《从航海图到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世界史形成的认识,对此提出你的见解(赞成、质疑、另有观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