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商品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明清城市的奢靡之风,这股风气先由城市传到市镇,再影响到周围的农村。而且奢靡消费风气波及社会下层,使过去官方所确立的身份等级制度崩解。人们对城市的观念亦有改变,不再把城市当成权威所在地而视为畏途。城市文化也在这时有了进步……小说的普及流传是在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戏剧作家,而且在城市产生了许多有名的戏班。
——摘编自巫仁恕《明清城市民变研究: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
材料二
民国时期,中国城市改造体现在诸多方面:城墙被拆掉,商业利益的重要性超越了传统城墙提供的安全感和威严性;街道被拓宽拉直,并铺设成柏油路,设置照明街灯,植树也成为建设
“花园城市
”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广场和体育场等新的公共空间开辟,最明显的是,天安门被改造成一个公共广场;图书馆、礼堂、电影院和百货公司等新式建筑物的出现,促进了新形式的人际交往和新型社会关系的出现。
——摘编自周锡瑞《重塑中国城市:城市空间和大众文化》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城市发展的异同。(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哪些重大变化?(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