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898年颁行的《矿务铁路公共章程》 规定:“办矿和筑路准许洋商入股。”
1902年颁行的《筹办矿务章程》规定:“(华商)凡开矿需购外洋机器材料,只须交纳一次性5%的海关子口税,内地厘金概不征收;准许洋商独资办矿。”
1904年颁行的《筹办矿务章程》规定:“集股开矿,总宜以华股占多为主”,“洋商如愿附设,即为甘认此项各款章程,一律遵守勿越”。
1814—1936年中国国民收入(1936年币值:亿元)
年份
农业/%
工矿交通业/%
服务业/%
国民收入总计
年平均增长率/%
1887
69.52
10.08
20.67
143.64
-0.64
1914
68.22
13.28
18.50
187.64
1
1936
64.51
15.53
19.97
257.98
1.45
——资料来源:赵津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柴国生《宋代能源结构变迁原因探析》等
——摘编自刘龙雨《清代至民国时期华北煤炭开发》
——摘编自人民网《新中国70年煤炭工业铸就十大辉煌》
三、开放性试题
辽、金、元、明清的北京城址图
古代北京发展概况 (部分)
时期
名称
概况
辽代
南京
936年,辽获得幽云十六州后,升幽州为南京,定为陪都。《契丹国志》记载南京析津府“户口三十万。……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人多技艺,秀者学读书,次则习骑射。”
金代
中都
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定名中都大兴府,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成为王朝首都。时人记载中都“宫阙壮丽” “工巧无遗力”。中都仿照北宋汴京,采用回字形相套,宫城位置居中,城内建有礼制建筑,如郊天坛、雨师坛等。
元代
大都
1271年,元朝建立,定都于大都。大都采取传统以宫城为中心的形式,规整方正、均齐对称,街道系依《周礼》,按经、纬设置。大都人口近百万,大街两旁,“皆有种种商店屋舍”,为“商业繁盛之城”。
明清
北京
1403年,明成祖下诏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南京成为陪都,明成祖诏告天下:“继承大宝,统驭万方。”此后一直到清代,北京一直是正式都城。
四、材料阅读
——摘编自苏俊才《中央苏区财经建设的若干问题》
——摘编自薛暮桥《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的财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