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得佳种自西来?
”踏着串串悠长的驼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桃、梨、杏去了,驮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皮毛、琥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了,驮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
——摘自《二十五史详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穿过大漠
”的商路名称。(2分)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多种农作物。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甘薯、玉米、马铃薯三种粮食作物,花生和烟草两种经济作物。它们都是原产于美洲的作物,经南洋传入中国。甘薯、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由于生长条件要求低、产量高,为粮食的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大大丰富了中国人的食物品种。
——摘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薯、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传入中国有何影响?(4分)
材料三 铁路建造是带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工业革命的龙头产业,德国统一后进入第二个铁路时代,再次出现了兴建铁路的高潮。1870年,德国铁路有18560千米,1880年增至33856千米,这时就已超过英国28854千米,为西欧和中欧之冠……1848年时德国人只提到铁路是统一的因素,而现在,德国则把铁路当成是维护统一的因素……在国家力量推动下的铁路建设,猛烈刺激了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冶铁业的高速发展,并全面推进19世纪晚期德国新生技术的采用和工业的发展。
——摘编自梅雪芹主编《世界近代史资料汇编》 (3)根据材料三,归纳铁路对德国的作用。(4分)
材料四 截至2015年底,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57.73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2.3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民航运输机场达210个,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为中心,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区域枢纽机场为骨干,以及其他干、支线机场相互配合的格局。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多节点、全覆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2021年9月16日,
“起飞新郴州
”北湖机场首航仪式举行,标志着北湖机场正式通航,郴州正式进入
“航空时代
”。
——摘编自《中国交通运输发展》(2016年12月)和《郴州日报》 (4)根据材料四,从交通进步使世界
“变大
”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