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山东省潍坊市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5+4)【纲要上1—4单元】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9 浏览数:1134

一、单选题

1.

下图为商都城迁移顺序图。据图分析,商迁都(  )

A.利于扩大政治影响力B.旨在树立商王室的统治权威C.解决了贵族内部矛盾D.说明当时民族交融进程加快

2.

《周礼》中 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而春秋齐国管仲改革要求 男子二十而婚,女子十五而嫁 。这一改革(  )

A.导致了井田制的瓦解B.确立了地主阶级统治C.顺应了小农经济要求D.反映了周王势力衰微

3.

墨子认为 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 故圣人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 。据此可知,墨子(  )

A.提倡节俭B.重视礼制C.崇尚自由D.注重规范

4.

秦统一后,将原六国贵族、强宗约20万户迁至咸阳,另有一些迁至南阳、巴蜀等地;迁内地3万户至北河、榆中屯垦戍边,迁50万人至五岭戍守。上述举措(  )

A.取消贵族特权B.维护了政治稳定C.激化了了民族矛盾D.促进了经济发展

5.

下图为日本京都周边地区出土秦汉文物分布图。据此推断,秦汉时期(  )

A.中国文化远播海外B.中日民族交流开启C.日本成为中国附属D.朝贡贸易体系确立

6.

右表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灾祸情况表。据此可知(  )

类型

自然灾害

饥荒

兵祸

三国时期

2

6

两晋时期

7

10

3

东晋时期

6

5

8

南北朝时期

17

10

12

总计

32

25

29

A.自然灾害频发引发社会动荡B.战乱不断严重危及社会稳定C.人地矛盾尖锐导致饥荒多发D.军阀混战致使政权更迭频繁

7.

隋文帝颁发《开皇律》时说道: 帝王作法,沿革不同,取适于时,故有损益 。这反映了隋文帝(  )

A.崇尚法治B.以民为本C.注重革新D.维护公正

8.

唐朝时允许少数民族首领子弟入 国子学 就读, 使习华风 ,地方郡学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由官府给 禀给 。这说明,唐朝民族政策(  )

A.践行因俗而治理念B.蕴含开放包容精神C.旨在实现民族平等D.重教化怀柔轻管辖

9.

右表为唐宋府(州)、县数目的变化(单位:个)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区域

朝代

南方:四府

治数

35

48

治数

170

243

北方:河南

治数

18

17

治数

132

99

A.中央加强地方管理B.古代经济重心南移C.北方边患压力增大D.地方行政制度变革

10.

下图为发现于河北的辽代墓葬茶道图,该图展现了从选茶、碾茶到煮茶等一系列过程。据此分析,当时辽(  )

A.完成了封建化进程B.饮茶文化深入民间C.手工业发展较迅速D.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11.

程颐指出: 天生蒸民,立之君,使司牧之,必制其恒产,使之厚生,则经界不可不正,井地不可不均,此为治之大本也。唐尚能有口分授田之制,今荡然无法。 据此分析,作者意在(  )

A.恢复井田制B.抨击当朝政治C.实行均田制D.关注民生问题

12.

1280年,忽必烈派专使探察黄河源头时说,“(河源之地)汉唐所不能悉其源,今为吾地,朕欲极其源之所出 。这从侧面可印证元朝(  )

A.科技成就显著B.军政大权集中C.疆域空前辽阔D.重视黄河治理

13.

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述, 天津海河上人云: 灰上田惹碱 。吾始不信,近韩景伯庄上云,'用之菜哇种中果不妙 ,吾犹未信也。必亲身再三试之,乃可信耳 。这表明徐光启(  )

A.开启近代科学B.主张重农抑商C.注重总结经验D.重视实践验证

14.

明代广东有族长在家训中称 士为贵,农次之,工商又次之 ,但又劝家族子弟 量力勉图,各为所尚 。这说明当时(  )

A.传统观念受到冲击B.新的社会阶层产生C.经济政策发生转变D.儒学失去主流地位

15.

清朝奏折一般为叙事文体,要求文字简练通顺,语义表述清楚,最忌出现 事理不明,句读不清,头绪冗杂,拖沓繁琐 。这一规定(  )

A.强化了对官僚的控制B.旨在提升行政效率C.密切了中央地方关系D.提高了政务保密性

二、开放性试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学者眼中的汉武帝

作者

著作

观点

叶幼明

《汉武帝论》

纵观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的所作所为,虽也作过一些有益于民的事,对历史的发展起过一些好的作用,但从整体来看,应该说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暴君,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过大于功。

洪煜

《评汉武帝》

汉武帝执政时期,西汉王朝达到鼎盛时期,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得到空前的发展。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汉武帝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改革的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政治态度。我们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给予汉武帝一个公允的评价。

从表中任选一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14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某同学学习《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后,构建如下知识框架图。

隋唐制度流变与创新知识框架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 制度创新与隋唐鼎盛 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4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明代手工业和经济都会分布图

——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下)

根据材料,提取2条历史信息,并加以说明。(12分)

三、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清代疆域四至简表

材料二
清前中期,清朝统治者在集中国古代历朝民族政策之大成的基础上,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方面形塑了国家 大一统 认同路径群,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余梓东等《清朝民族政策对国家大一统认同路径构建论析》

(1)补充材料一A、B两处内容。(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二观点。(11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