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淄博市九年级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9 浏览数:1051

一、选择题

1.

古代人类文明的产生与河流息息相关。以下文明成果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荷马史诗》D.《天方夜谭》

2.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  )

A.古罗马B.古印度C.古希腊D.古埃及

3.

在各派激烈的较量中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的皇帝,将罗马共和国带入罗马帝国的是(  )

A.汉谟拉比B.凯撒C.屋大维D.伯利克里

4.

宗教有时是一面旗帜,在国家统一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下列宗教中成为阿拉伯民族统一过程中的一面旗帜的是(  )

A.基督教B.佛教C.道教D.伊斯兰教

5.

意大利是一个拥有千年文明的国度。下列作品中与意大利人有关的是(  )
①《马可·波罗行纪》 ②《神曲》 ③《哈姆雷特》 ④《蒙娜丽莎》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6.

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 紧箍咒 。这里的 紧箍咒 主要指(  )

A.《独立宣言》B.《权利法案》C.《人权宣言》D.《国家工业复兴法》

7.

下列四幅图片展示的发明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的是(  )


A


B


C


D

8.

他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式人物,挽救了法国大革命的危局,是法国的骄傲,他一生成于战争,也败于战争。 是(  )

A.克伦威尔B.罗伯斯庇尔C.拿破仑D.华盛顿

9.

农民获得 自由 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个评价是针对(  )

A.日本明治维新B.俄国1861年改革C.法国大革命D.美国内战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大军事集团中,组成三国同盟的是(  )
①德国  ②英国  ③奥匈帝国  ④意大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

下图照片上的4个人共同策划了 慕尼黑阴谋 ,其中英国首相是(  )

A.丘吉尔B.张伯伦C.希特勒D.达拉第

12.

下图反映的史实与下列会议中的决议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13.

20世纪50—7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历了二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的繁荣时期,这期间西欧和日本经济持续繁荣的共同原因是(  )
①加强合作,建立经济共同体  ②美国的扶持、援助  ③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④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4.

二战后,欧洲为了保障自身安全,提出了 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的主张,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欧洲这种联合自强在20世纪90年代的表现是(  )

A.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B.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成立欧共体D.成立欧洲联盟

15.

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  )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工业时代D.信息时代

二、材料题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创新,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度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兹依照本法令……所指示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

——《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

材料四  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

(1)材料一中的 法令 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3)材料三中的 新经济政策 是何时由谁领导实施的?材料认为 新经济政策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4)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四中的 危急存亡 ?为了挽救 危急 ,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的调整?该法律体现了罗斯福新政怎样的特点?(3分)
(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创新、改革重要性的理解。(2分)

17.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为适用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有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

——摘自《九国公约》(1922年2月6日)

(1)《九国公约》是在在哪次国际会议上签署的?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条约造成的影响。(4分)
材料二  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大批美国青年自愿来到昆明,加入美国退役军官陈纳德组织的飞虎队(后改名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飞跃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等20多座高山,被世人称为 驼峰航线 。据统计,在整个驼峰空运中,共运输抗战急需物资近百万吨,中美两国共损失飞机500多架,有1500多名飞行人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摘自云南教育出版社《昆明历史》

(2)从材料到材料二,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方关系的正常化。

——《中国历史》(下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 国际形势 。(4分)
(4)结合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谈谈你的认识。(2分)

18.

201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70周年,据悉,届时日本也将举办 终战 反思活动。两次世界大战对于人类历史的影响是全面而又深刻的。(15分)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资料统计表

战争名称

参战国

持续时间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直接经济损失

一战

30多个

4年多

15亿

07亿

03亿

1805亿美元

二战

60多个

6

20亿

1亿

07亿

4万亿美元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3分)
材料二  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 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 ……”

——摘自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

(2)材料二反映两位作者对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各持什么观点?(4分)
材料三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1918年1月5日表示: 我们必须通过建立某种国际组织来设法限制军备的负担和减少战争的危险 。美国总统威尔逊则特别强调: 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成立的国际组织的名称。他们的共同宗旨应该是什么?(4分)
材料四  如图《不平衡的跷跷板》
(4)下图 不平衡的跷跷板 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趋势?(4分)

19.

科技的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原因。崛起后的大国在谋求各自利益和新发展的过程中又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l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材料一中 蒸汽机引起的欧洲生产的革命 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它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4分)
材料二  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斐伯《美国世纪》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 革命性进展 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把美国带入了什么时代?(4分)
材料三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3)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请写出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6分)
材料四


美国、西欧、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4)材料四图示反映出西欧、日本二战后工业生产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请写出西欧、日本为实现这一变化采取的共同措施。(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