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交流互鉴,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北朝时期,原先属于放牧游猎经济的西北地区,已经出现了半农半牧的演变。北方少数民族男子原来是披发左衽、窄袖、长领长袍,女子是冠帽夹领,小袖短袄。民族杂居相处后,胡人穿上了宽大飘逸的汉服。蒸馍、烙饼、馅饼、面条、油炸饼等少数民族的食物,中原的汉族也普遍使用,且逐渐传到南方,成为很受欢迎的饮食时尚。
——摘编自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材料二
国朝(元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山木之根,力可破石,是亦积之之念也。苟能渐之摩之,待以岁月,心坚而确,事易而常,未有不可变者。
——许衡《许文正公遗书》卷7《时务五事·立国规模》
材料三
各个历史时期党的宪法性文件和法律文本中对于各民族平等团结、多民族国家统一性的强调,都在以制度化的规范形式型塑与强化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刘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完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百年回溯》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及其重要意义。(7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为解决
“土宇旷远,诸民相杂
”问题提出的主张,以元、清两代为例,简述当时统治者对台湾地区的治理成效。(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改革开放初期集中体现推动
“各民族平等团结
”的
“宪法性文件和法律文本
”,提炼中共十九大以来赋予民族工作新内涵的重要意识。(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