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四)【人民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6 浏览数:1169

一、单选题

1.

下图是先秦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区域范围变化情况。据图可知,先秦时期(  )

A.大禹治水的传说不断丰富B.华夏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C.国家统一的趋势已经出现D.儒墨两家的思想趋于融合

2.

西汉时期对开发边疆的移民,大司农会组织农耕并提供补给,政府还实行假民公田和赋民公田等制度。到东汉,大司农将发展农业的主动权交给了地方政府,豪族在开发农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大批流民和欲求保护的自耕农纷纷投靠豪强地主。这一变化(  )

A.改变了传统 重本轻末 思想B.推动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C.加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D.弱化了对地方政府的控制

3.

《南史》载:梁武帝喜集文士策经史事。在会策锦被(华丽被子)典故中,众人均说帝已举完。帝试问正在编《类苑》的刘峻,他列举出十余个, 帝不觉失色,自是恶之,不复引见。及峻《类苑》成,帝即命诸学士撰《华林编略》以高之。 可用于说明,当时(  )

A.政治因素影响文化发展B.专制统治钳制文化发展C.南梁政权推行文化立国D.知识分子崇尚功利主义

4.

唐初,府兵服役时免租调,要自备武装、衣粮,因此大多选家境殷实之人,军队中始终保持一定数量的品官子弟。安史之乱后,主要募兵来源为失地农民和无业游民,军镇节度使实际掌管了征兵权,他们往往多征镇兵,士兵只知将帅而不知朝廷。这一变化(  )

A.提高了政府军队的战斗力B.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C.扩大了唐王朝的统治基础D.加剧了政治局势的动荡

5.

北宋时期, 海外东南诸番国无一国不贪(宋钱)”,沈括感叹 泄中国之钱于北者,岁不知其几何 。北宋政府虽明令禁止 铜钱出外界 ,但 法禁虽严,奸巧愈密 ,铜钱外流难以遏制。北宋铜钱外流的主要原因是(  )

A.战争失败的巨额赔款B.榷场互市及走私猖獗C.对外贸易的高度繁荣D.朝贡贸易及笼络诸蕃

6.

明朝中后期,内阁 大事皆首辅主持,次辅以下不敢与较 。清朝内阁设置了由满州旗人垄断的领班大学士,但领班大学士的地位与其他阁臣差别不大。阁臣的权势高低主要由其能否 参预机务 决定。这一变化表明,清朝(  )

A.君主政治风格更加独断B.注意调节统治集团内部矛盾C.中枢官僚体制趋于成熟D.重视吸取明王朝衰亡的教训

7.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依托保甲制度多次对全国人口进行比较完整的统计。但自咸丰二年(1852年)起,历年的人口造报每缺数省,缺报最多时可达10个省区,且多个省区的人口统计数据严重失实。这一现象表明(  )

A.保甲制度容易人口造假B.地方膨胀导致中央政令不畅C.西方侵略削弱中央权威D.社会动荡影响人口统计工作

8.

学者郭廷以说:辛亥革命并未使中国社会发生实质性变革与进步。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 于失望之余,继续探求救国之道,深感以往……过于偏重模仿,未曾触及西方立国的根本精神。变革政治,首须变革社会,变革社会,首须变革人心 。作者意在强调(  )

A.变革政治是变革人心的前提B.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C.解放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先导D.学习西方必须结合本国的国情

9.

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下的第一个 国有银行 。国家银行发行了银币券纸币、回收各种杂币,开始建设统一的中央苏区货币体系;此外,还发行了革命战争短期公债60万和1120万元,经济建设公债300万元。这些举措(  )

A.冲击了国统区的金融秩序B.奠定了工农民主政权成立的基础C.解决了根据地生产的困难D.体现了党对国家金融建设的探索

10.

陕甘宁边区时期,延安军民把军事训练与民间体育结合起来,开展田径、射击、越障碍、篮球、体操等比赛,并且120师 战斗篮球队 、抗大总校等多次与国民党军队竞技比赛。1942年延安 九一 扩大运动会,曾引起国统区媒体的广泛报道。这说明延安边区体育(  )

A.扩大了国共合作的范围B.具有全面抗战的战略价值C.推动了竞技体育生活化D.体现体育强国的伟大梦想

11.

1961年9月,中共中央通过的 工业七十条 明确指出:加强企业的计划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责任制,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加强对企业的民主管理和监督;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规定职工工资和奖惩制度。这一措施旨在(  )

A.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B.贯彻落实 八字 方针C.调整不合理的工业结构D.扩大企业生产的自主权

12.

下图是国际媒体中有关中国形象研究的年度发文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中国(  )

A.对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B.GDP增长与国际形象成反比C.外交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长城是古代中原王朝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处理古代世界一直无法彻底解决的欧亚内陆族群军事威胁的一种方案。……在世界近代史开启之初,明朝在具备强大实力的情况下,由于政权性格呈现 内向 特征,……对于海疆开拓甚为漠视,反而在北部陆疆、东部沿海大规模构建长城防御体系。明代中国这一做法,虽用较为经济的方式,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了内政与边防、财政和军事之间的平衡,但从长期来看,并没有解决海陆边疆问题。在 南倭北虏 威胁之下,政府长期陷入财政危机与政权困境。

——摘编自赵现海《十字路口的长城》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修筑长城是历代王朝各项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劳役,以致 孟姜女哭长城 的故事家喻户晓。近代以来,人们对长城的看法则经历了戏剧性转变。20年代末国内著名报刊《良友》写道 在现代物质竞争中,西方每占优势。……虽然中国建造长城时,美洲还没被发现,可惜今日长城老而无用了。 30年代初长城抗战爆发后,在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下长城被赋予了新的 身体 ,出现了人的长城,铁血的长城等观念。1935年田汉在《义勇军进行曲》写到: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意在重新唤起民众对于长城抗战的记忆。长城由此升华为一座更具精神意味的、新的长城。

——摘编自吴雪杉《长城:一部抗战时期的视觉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修筑长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众对长城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们对长城形象认知的因素。(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35年,胡焕庸先生提出了 瑷珲(今黑河)——腾冲线 (即 胡焕庸线 )概念。他通过调查统计数据揭示出当时中国人口分布的巨大差异,即东侧半壁约40%的国土上集中了90%以上人口,西侧半壁约60%的国土上居住的人口却不足10%。
有学者认为 胡焕庸线 还是一条文明分界线: 它的东部,是农耕的、宗法的、科举的、儒教的……是大多数人理解的传统中国;而它的西部,则是或游牧或狩猎,是部族的、血缘的、有着多元信仰和生活方式的非儒教中国。 两千多年来, 胡焕庸线 是活动的,时进时退,南北、东西有很大的 摆动 。甚至可以说, 胡焕庸线 的进退及其两侧古来不断发生的冲突与交往,是中国、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及表现。

——摘编自中国新闻社《中国式现代化如何破解胡焕庸线难题?》

根据材料,从文明的视角围绕 胡焕庸线 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秦朝建立后,继续推行先秦的法治思想,确立 事皆决于法 的原则。秦始皇改 、改 ,他 昼断狱、夜理书 ,把行政司法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秦在推崇以法为本的同时,把重刑原则推向极端,其刑罚种类之繁多,行刑方法之残酷,为其他各朝所莫及。为了实现 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秦朝的成文法包括刑事、民事、经济、行政、诉讼等几大类,涉及军事、外交、皇室警卫、社会治安、商业、金融、手工业、农田水利、司法诉讼等方面,秦朝鼓励并要求全体臣民学法、知法,规定为官者必须通晓法律,民众学习法律则应 以吏为师 ,自商鞅 以法代礼 为主的社会变革以来,秦的法治使秦国飞速发展,但也是使秦灭亡的罪魁祸首。

——摘编自《秦朝的法律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秦朝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朝法律制度的影响。(8分)

16.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张元济是中国杰出的出版家、实业家。1902年他任商务印书馆董事长,以扶助教育为己任,锐意改革,编写适应现代教育的教材,推动了中国当时的教育革新。民国初期,主编出版了以《辞源》为代表的大型汉语词典,开创了中国现代工具书出版的先河;编纂《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等为代表的大型古籍丛书,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出版《小说月报》等刊物,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促进了中国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出版严复等人所译西书,传播新思想,开启民智。商务印书馆打通古今、中西、新旧之间的藩篱,为当时与日后的文化创新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张元济主持商务印书馆时期,使其从一个印书作坊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出版企业。

——摘编自《中国出版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元济投资商务印书馆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元济在近代文化转型中的作用。(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