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12月份联合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1528

一、单选题

1.

春秋时期,出奔是一项有准备、有选择、有退路的政治出行。据统计,由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向周边地区的出奔中,春秋前期是国君、公子出奔占主流,春秋中后期卿大夫及家臣逐渐成为出奔者的主流。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传统政治秩序彻底瓦解B.当时政治斗争错综复杂C.政治权力下移现象明显D.政治发展进程的差异性

2.

汉代画像石保存了大量关于体育题材的资料,如蹴鞠、骑马、射箭、角抵等。名将霍去病很喜欢蹴鞠,《汉书·霍去病传》记载 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踢鞠(开辟场地踢球)”。这反映出(  )

A.霍去病无视军情满足个人需求B.汉代体育包含一定的军事需求C.汉代盛行刚健的尚武轻文之风D.军队的体育围绕军事目的展开

3.

改汉姓 定籍贯 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学者目前共查到128篇北魏元氏墓志,其中明确记载籍贯为洛阳的有108篇,籍贯缺失的墓志有17篇,另有3篇墓志籍贯不明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元氏墓志中籍贯分布饼状图

A.鲜卑皇族积极支持孝文帝改汉姓B.改汉姓巩固了拓跋氏的核心地位C.籍贯缺失反映当时对门望不重视D.鲜卑元氏贯彻籍贯改革程度较高

4.

冯友兰先生认为 在三、四世纪间,曾有一批道家试图使道家思想靠近儒家思想 在十一、十二世纪间,也有一批儒家试图使儒家思想靠近道家思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出中国古代思想的既 出世 入世 B.前者被称为 新儒家 ’,后者被称为 新道家
C.前者强调在政治上应当积极有为,为现实服务D.后者体现了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要顺应自然

5.

15世纪以来,中国内部产生的对白银的巨大需求,推高了银价。与此同时,日本、美洲的白银被大量运往中国。从1465年到1550年的百年间,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约有14 000吨之多,是这一时期中国自产白银总量的近10倍。这一现象(  )

A.增加了中国经济运行的风险B.导致银贵钱贱影响经济运行C.推动了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D.体现出闭关锁国政策的松驰

6.

从先秦到明清,有诸多少数民族在东北大地上生息繁衍。满族人依山面水而居,牲畜多采用家庭圈养方式;为防止越冬果木遭受冻害,契丹人发明了 土埋窖藏法 ;赫哲人用 凿冰钩鱼 技术应对江河四五个月的结冰期。这体现了东北(  )

A.农牧经济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B.经济水平始终落后于中原地区C.条件受限不适合发展农耕经济D.经济技术体现鲜明地域性特征

7.

张之洞称“《中庸》曰 来百工,则财用足 。夫以足财归之于工,此古圣人之富国之要策,重工之微旨也 ;梁启超称“《周礼》有保富之义……国有富人,彼必出其资本与制造等事,以求大利 。两人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

A.实现富国利民B.兴办近代工业C.托古改制D.工商皆本

8.

1905年,来自广东的实业家简氏兄弟,不甘心 洋烟 在中国的一手遮天,创办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1915年,英美烟草公司指责该公司同日本合作,导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销量下降。简氏兄弟则提出 中国人应抽中国烟 的口号,很快扩大了市场。这反映了(  )

A.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发展B.中国民族工业步履维艰C.抵制洋货助推经济发展D.社会思潮影响商业竞争

9.

《下南洋》是《学习强国》平台中的一部小说,叙述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批到印度尼西亚谋生的山东人的故事。以下可能出现在这部小说中的情节有(  )
①他们参加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 支援抗战
②他们是因为逃避北洋军阀的苛捐杂税而出国
③他们在印尼举行大型集会为抗日募捐
④他们曾遭到西班牙殖民当局的打压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0.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及时出台了《土地改革法》《婚姻法》《惩治贪污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1954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法律。这些举措(  )

A.立法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是首要任务B.有利于新中国法律法规体系形成C.突出落实政府 依法治国 理念D.工业化发展需要法制建设的配合

11.

下表为 十一五 十二五 十三五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目标要求和实际完成目标情况(单位:%)据表可推知(  )

目标     年份

2010

2015

2020

规划预期目标

25

36

50

实际完成目标

265

40

544

A.高等教育处于国家优先发展的位置B.高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稳步提升C.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推动高等教育发展D.高等教育发展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求

12.

古代希腊举行奥运会时有许多具体规定,如:只要是纯希腊血统的合法男性公民都可以报名参加;报名者在比赛前都要参加为期十个月的严格训练;任何城邦、君主或者个人都不得违反比赛的具体规则;裁判一旦出现受贿行为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等。这主要蕴含了(  )

A.人文主义精神B.集体主义意识C.法律至上原则D.平等公正理念

13.

中古西欧社会普遍存在这种观念: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地或康沃尔的居民,只是最后——如果实在要说的话——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这种观念(  )

A.来源于宗教思想对个性的束缚B.体现出人民对封建领主的忠诚C.不利于该地区民族国家的形成D.反映了民族意识萌发王权加强

14.

下图为邓久根教授所绘英国自由贸易的逻辑体系图。该图强调,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

A.降低关税,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B.推动输出,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C.是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的产物D.主要目的是诱导他国贸易自由化

15.

曼德拉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 南非国父 ,40年来他获得了超过一百项奖项,其中包括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曼德拉为世界人民特别是南非人民所敬仰,主要是因为他(  )

A.争取国家独立B.反对种族隔离C.反抗殖民统治D.推动经济发展

16.

有学者这样描述70年代的阿富汗:美国泵用苏联汽油灌满了苏联集团的坦克和美国卡车;苏联在北部和西部修建的道路与美国在东部和南部修建的道路连接起来。材料中的现象(  )

A.反映美、苏积极在阿富汗攫取经济资源B.是美、苏在阿富汗竞争的一个客观结果C.是美国为巩固自己经济霸主地位的举措D.体现战后苏联改革、积极融入世界经济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大雁塔位于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主持修建,是唐朝新科进士的题名地。诗人白居易29岁及第,题名后赋诗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宋代私人创办的书院,教师多由创立者自己或一些名儒出任。教学时教师只择其一二进行精讲,学生通过学、问、思、辩,依靠自身的观察和思考来增进学识。书院还会聘请一些德高望重和精通学术的宿学鸿儒,讲授自己的研究成果,举办的 讲会 活动,允许不同学派开展争辩。北宋前期,政府颁发给书院的教材主要有《诗》《书》《易》《左传》《谷梁传》《礼记》等。南宋中后期,统治者重视理学,加之书院多为理学大师创办,教课以理学内容为主。

——摘编自陈祥《试论科举制与宋代书院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的诗句对研究科举制的史料价值。(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的特点。(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据统计,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共发表过七次关于 七七 抗战的通电和宣言。这些宣言表明了中共中央对抗日战争不同时期的国际与国内形势的认识以及基于这种认识的基本政治主张。其中,第四次宣言为1941年7月7日发表的《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 然而敌人之进攻方兴未艾,协以谋我者,且有凶恶的法西斯同盟,南京之傀儡既为虎作伥,内部的亲日分子复诗张为幻,政治犹未澄清,民生愈见凋敝,党派仍有磨擦,民意尚未伸张,各种惊心怵目之暗影,竟有越来越大、愈闹愈凶之势。

——摘编自曹雁行《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的七次七七宣言》

材料二
1942年5月,莱茵河下游和鲁尔区的共产党地下组织召开代表会议,号召德国人民以一切手段推翻希特勒政权,结束战争。德国共产党人在各地建立反抗组织,仅在柏林就有30余家大工厂建立了分支组织。他们还出版地下报纸《鲁尔呼声》等。当年7月,鲁尔区各工厂联合大罢工,抗议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随着德国法西斯在各个战场的惨败,他们不仅在工厂加强宣传活动,还深入到军队、监狱和集中营进行反战宣传。

——摘编自黄玉章等《第二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四次 七七 宣言发表的国内背景。(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共产党反法西斯斗争的意义。(6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荷兰)海上贸易十分发达,但本身存在致命的缺陷,其政治体制十分僵化,不能够灵活适时调整……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者们把大量的财富用于无休止的挥霍和个人消费,而不是推动本国的产业或者科技的发展……法国的科技发达,丝毫不亚于英国。但当时的法国缺乏工业革命所必需的土壤,路易十六认为科学家们只会高谈阔论,而不能为国家的税收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提升。英国的重点并不在于税收和关税的水平,而在于怎么使用这些税收,在1688年以后,英国的银行已经可以确保税收不会被花费在宫廷、皇帝、皇后的娱乐之上,而被直接用于支付政府赤字和皇家海军的开支。

——摘编自JohnU.Neson《lndustry and Government in England 1700—1900》

材料二
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得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欧文认识到,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产品和财富的增加并未得到合理的分配,它被少数人所攫取,使得社会大多数人陷于贫困和不幸。在这一体制下,资本家在追逐利益的驱动下用最小的成本实现着财富的不断增殖。人们热衷于财富积累,不惜残酷打击竞争者,人类的正直、坦率、诚恳、公正等品质荡然无存。因此,私有财产是贫困和不平等的唯一根源,由于贫困而在全世界引起各种罪行和灾难。欧文疾呼,要创设一种新制度,构建一个新社会,其原则是共同劳动、共同占有、权利和义务平等,没有剥削、压迫,有组织的计划经济将取代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优势。(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文对工业文明体制的认识。(7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随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落幕,央视春晚已经陪伴大家度过了40年的除夕之夜。央视春晚40年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央视春晚,主要呈现联欢晚会的原生态喜庆氛围,可视为破土和萌芽期;20世纪90年代的央视春晚不断探索和突破,融入时代特点和社会现象;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春晚展现出中国的发展速度,也更趋向成熟并逐渐转型和不断创新;而近十余年的央视春晚不断融入网络文化和科技元素,创新性增强,展现了新时代的新气象。

——摘编自芦猛、刘鸣筝《从央视春晚40年透视社会生活的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 央视春晚与社会变迁 的认识。(要求:紧扣主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1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