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阅读
第一步:选取典型作品;
第二步:解读历史信息;
第三步:管窥作者心态;
第四步:研究史料价值;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李小荣《<七步诗>生成流播过程中的佛教因素》
——整理自宋战利《<七步诗>托名曹植考》
一战前中立外交发展简史
①
⑴ 16 世纪:近代中立概念逐渐萌发。
②
17 世纪:中立一词正式提出,成为国际法中的一项独立制度。
18 世纪:中立制度在理论上有了很大突破。俄国在北美独立战争、美国在拿破仑战争的中立政策,为战时中立理论提供了具体实践。
③
1815 年,在本国意愿和大国意志下,瑞士成为最早的永久中立国。拿破仑战争战胜国普遍认为“中立的瑞士有益于大家”。
④
1856 年,英法等七国签订的《巴黎会议关于战时海上国际法宣言》是第一部有关中立的公约,表明中立外交在实践的基础上理论也日渐成熟。
1864 年,12 国在日内瓦签订《红十字公约》,确立了战争中的人道主义原则。
1899 年和 1907 年,两次海牙会议签订的“海牙公约”和 1909 年发表的《伦敦宣言》,系统确立了有关中立的原则、规则以及中立国的权利义务,将过去以惯例形式存在中立法则条约化,成为了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近代中国的两次“局外中立”
——整理自王雁《中国近代两次“局外中立”异同之比较》
二战后部分国家成为永久中立国的尝试
奥地利
二战中被德国吞并,被绑上侵略战车。战后被四国分区占领,成为冷战前沿。为结
束外国占领重获充分主权,奥地利以永久中立为条件希望获取各方谅解。美苏也认为中立的奥地利是对两大阵营都无害的选项。1955年奥地利的永久中立获得承认。
老挝
战后成为东南亚反抗殖民的焦点。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中苏为缓和局势支持老
挝成为永久中立国。美国希望将老挝变为反华桥头堡却顾忌单独出兵,最终接受中立提议。但随着越南战争战火蔓延和老挝国内局势恶化,其永久中立地位随之崩溃。
土库曼
斯坦
1995年,作为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为应对冷战结束后的新局面,宣布永久中立。
同年获联合国大会通过并获国际广泛支持。该国认为,中立地位不仅是权利,也是根据联合国原则完全接受和准备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