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8 浏览数:800

一、选择题

1.

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 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 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 新的商品 是(  )

A.棉纺织品B.机器C.鸦片D.枪炮

2.

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通商口岸的开放B.小农经济的破产C.纺织工业的发展D.协定关税的影响

3.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政府发现八旗军队缺乏战斗力,真正能够对抗太平军的唯有湘军、淮军等汉族地主武装;这个趋势到洋务运动时期更加明显。由此可知(  )

A.汉族官僚集团地位逐渐上升B.八旗军队被地主武装取代C.太平天国运动改变阶级结构D.洋务运动带来了国富兵强

4.

1872年到1875年间,120名赴美留学幼童中,人数居前三位的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为84人、20人和9人;甲午战争后,留学生的分布逐步向长江流域延伸。留学生地域分布的变化(  )

A.加速了科举制度的瓦解B.与近代化进程基本一致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始D.加剧了中国的半封建化

5.

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 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

A.舰船数量的劣势B.洋务运动的贡献C.甲午战败的原因D.维新变法的成效

6.

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C.维新变法推翻清朝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7.

状元实业家张謇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该厂的创办体现的主张是(  )

A.变法图强B.民主共和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

8.

1894年外国在华产业资本约为0.54亿元,为中国产业资本的1.5倍;到1911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约为20亿元,以高出数倍的绝对优势对中国资本形成巨大的压力。由此可见(  )

A.中国经济命脉被列强控制B.民族资本主义举步维艰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清朝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9.

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 中国革命 指的是(  )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

10.

1912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湖北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  )

A.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B.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C.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D.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

11.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挽救中华民族B.实行君主立宪制C.推翻清朝政府D.建立民主共和国

12.

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接提示在题8表的①、②、③处填写最佳答案(  )

梦想

重大探索

代表人物

自强求富梦

李鸿章

变法强国梦

戊戌变法

康有为

民主共和梦

辛亥革命

民主科学梦

新文化运动

A.①洋务运动②孙中山③陈独秀B.①五四运动②孙中山③曾国藩C.①五四运动②曾国藩③胡适D.①洋务运动②陈独秀③梁启超

13.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 华夷之辩 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 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 第三次突破 直接相关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B.提倡实业救国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提倡民主、科学

14.

曹汝霖在回忆录中写道: 一天,吴总监来电——天安门外有学生千余人,手执白旗,标语为 和会失败 ,攻击曹总长诸位,请诸位暂留公府。 这段文字讲述的是(  )

A.公车上书B.百日维新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5.

如表可见(  )

人物

籍贯

活动

康有为

南海

1891年,开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

孙中山

香山

1894年,建立兴中会,传播革命思想。

杨匏安

香山

1919年,在广东《中华新报》发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A.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B.马克思主义在广东得到广泛传播C.革命团体在广东开始建立D.近代广东思想先驱走在时代前列

16.

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 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 救国救民的事业 是(  )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17.

下图所示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  )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D.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18.

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  )
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
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

19.

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0.

读题下表,指出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学校名称

办学地点

1912

北京大学

北平

1937

临时大学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同组成

长沙

1938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昆明

1946

北京大学

北平

A.外来侵略B.政权更迭C.国共合作D.军阀割据

21.

1936年,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 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 作者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

A.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B.强调建立民族统一战线C.督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D.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22.

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政府采取发放农贷、支援牲畜、代制农具等措施,利用互助组、合作社等形式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此可见,抗日根据地建设(  )

A.形式不仅多样并且重视实效B.体现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C.借鉴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

23.

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到: 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卢沟桥之战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

24.

从林则徐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到张謇的 实业救国 ;从詹天佑的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到佟麟阁的 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25.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 毛泽东谈论的是(  )

A.井冈山会师B.西安事变C.百团大战D.重庆谈判

二、材料题

26.

中国企业自诞生起,即以国强民富为己任,助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
材料一  如图:(邮票文字:中华民国邮政国营招商局七十五周年纪年1872—1947)
材料二  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称: 该局船不时驶往东南两洋,今且骎骎(qin,qin,迅速)开始赴西洋之先路。直、晋、豫等省旱灾之时,该局船承运赈粮,源源接济,救活无数灾民。往岁台湾、烟台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贻误,询于时事大局有裨。

——朱萌贵《朱萌贵论招商局》

材料三  抗日战争期间,招商局广大员工深明大义……在江阴、上海十里铺、马当等六处沉船塞港,招商局共献出船舶18艘……招商局员工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兼程,抢运人员物资入川,千方百计开展敌后军事运输与商货运输,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竭尽了全力。

——张后铨《试论招商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 招商局 的诞生与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招商局有益于 时事大局 的依据。
(3)根据材料三,归纳招商局 大义 的主要表现。并指出 大义 之举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4)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招商局跨越了哪几个历史阶段?并谈谈你对招商局 极具标本价值 这一结论的理解。

27.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第100周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成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材料一  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在五四运动开启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图一 中共一大会址


图二 军旗升旗的地方


图三 遵义会议旧址


图四 中共七大会场

材料三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年第2期

材料四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四,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的条件。
(2)材料二中的 中共一大会址 在什么地方?与图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写出图三的会议召开的意义。图四会议把哪一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材料三中 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具体指的是什么道路?
(4)根据材料四,指出1947年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结果。
(5)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19年中国注册工厂数量

江苏

含上海

直隶含京津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奉天今辽宁

湖北

陕西

黑龙江广西

甘肃

其他省区

135

45

42

33

31

20

19

19

3

3

1

1

0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1920年,中国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总产值中,新式产业只占7.84%,而传统产业占92.16%。其中新式工业(包括矿冶)的总产值为9.89亿元,人均只有2.22元;新式交通运输业总产值约为6.1亿元,人均只有1.37元。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三  1929年之后,中国进口激增,而出口却大大减少……1936年,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生铁产量的95%,钢产量的83%,机器采煤量的60%,发电量的55%。在纺织工业中,外国资本占有纱锭数的46%和织布机数的56%。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归纳1919年中国注册工厂的分布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近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发展面临怎样的严峻局势?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工业的认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