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一、战国七雄
二、商鞅变法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四、百家争鸣
他是春秋后期鲁国人。从小学习礼乐,年轻时做过小吏,后收徒办学,成为知名学者。中年后曾在鲁国从政,但时间不长,以后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不为各国采纳。晚年回到家乡,主要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二、材料题
关于北京人的考古发现清单
相关结论
6个头盖骨化石
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
10万件石器
大量的动物化石
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遗址名称
部分考古发现
①
用牛或鹿的肩胛骨制作的骨耜和刃口呈锯齿状的骨镰;
大量的稻谷遗存,最厚处超过1米;
干栏式建筑遗迹;
刻有猪纹的陶钵等
②
40多处圆形或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屋遗迹;
石斧、骨针、彩陶等大量生产、生活用具;
多达数斗的粟;
贮存芥菜或白菜菜籽的陶罐等
①陶寺遗址的墓葬89%的小型墓几乎没有随葬品,8座大型墓发现随葬品200多件。
②良渚古城北面丘陵地带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影响面积达100平方千米。
③良渚城内权贵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普通墓葬随葬品较少。
④陶寺古城的内城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良渚古城的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汉初的统治政策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汉初,“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时曾一度免除租税。景帝时又“令田半租”。汉初统治者重视农业。文帝曾亲耕藉田,以示重农。凡从事农业生产有成绩者,免除其徭役。汉初曾连续几次赦免罪人。文帝时又废肉刑;景帝时又减笞五百为三百,笞三百为二百,笞二百为一百。
——摘编自《中国通史》
西汉初期、中期的社会状况
历史人物
主张或功绩
主要作用
主父偃
削弱了诸侯王的力量,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董仲舒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桑弘羊
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县置均输盐铁官。
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卫青、霍去病
最大将军青,凡七出击匈奴,斩捕首虏五万余级……最骠骑将军去病,凡六出击匈奴,斩捕首虏十万余级。
③
④
以郎应募,使月氏……去十三岁,唯
二人得还……出使乌孙。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和友
好往来。
——《汉书》《史记》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历代犁面剖视图(部分)
新石器晚期和商代出土的石犁前后面平行,没有入土角,不便于拖曳和连续耕作。战国的铁犁铧刃部用铁,整个器身套在木犁头上使用,中间凸起的“脊”使犁成了真正的斜面体,增加了入土角,大大改善了犁的入土性能。
——摘编自钱晓康《关于我国牛耕的一点看法》
西汉时期的纸本地图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
我国的造纸术于12世纪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进步,是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北魏处于史上一个寒冷期,自然环境恶劣,加之战争的因素,使得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作为太守的贾思勰关切民生问题,撰写了《 ①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原来的历法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② 经过多年观测和计算,发明了“大明历”,在从事历法的研究中,大量的计算需要圆周率,促使他对圆周率进行更精密的计算,终于求得了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圆周率值。
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司马迁《史记》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先秦卷》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