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北京市大兴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纲要上+纲要下前6单元)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7 浏览数:199

一、单选题

1.

下面陶寺中期城址平面图可以佐证陶寺文化时期 (  )

陶寺中期城址平面图

①城市出现功能区划 ②社会阶级分化显现
③奴隶制国家已形成 ④都城轴线观念出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春秋时期,郑国子产 铸刑书 ,主张 择能力 。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变法,规定 食有劳而禄有功 。吴起在楚国变法, 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 。商鞅在秦国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

A.礼乐制度彻底崩溃B.华夏认同观念增强C.德治与法治之争结束D.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

3.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初令郡国岁举孝、廉各一人。最初,各郡国对推举 孝廉 并不重视,有的郡不荐一人。武帝下诏督责,规定:二千石不举孝,就是不奉行诏令,应当按不敬论罪;不举廉,就是不胜任,应当免官。这一规定(  )

A.有利于九品中正制的形成B.削弱了外朝三公的权力C.推动了汉朝选官制度变革D.促使了监察制度的建立

4.

宋熙宁八年春,吴地大疫,苏轼在杭州建立很多病坊 以处疾病之人 ,即临时隔离处。宋熙宁九年,曾巩任江南西路兵都钤辖(武官名), 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 以授病者民 。这说明,北宋政府解决疫病的方法有(  )
①建立疫病救治机构 ②武官出任地方长官
③提前做好药物储备 ④免收赋税减轻负担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

20世纪,敦煌莫高窟出土一千多枚回鹘文木活字。这些木活字中,既有类似汉字以词为单位的活字,又有类似西方文字的字母,每枚木活字表面均有墨迹和磨损,据推测其年代约12到13世纪上半叶之间。这些回鹘文木活字,可以佐证(  )

A.丝绸之路有利于中西文化交流B.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间C.隋唐时期民族交往交流的方式D.欧洲字母文字的起源与演进

6.

下图为《中国经济史》一书的章节目录,横线处应补充的目录为 (  )

A.从租庸调制到两税制B.募役法募人代役C.一条鞭法 合并赋役D.摊丁入亩

7.

清雍正八年(1730年),军事将领陈伦炯写成《海国闻见录》,全书分为上下两卷,目录如下表。据此可知,《海国闻见录》 (  )
①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性的地理著作
②是郑和率领船队七次远洋航行的主要成果
③反映了有识之士的边疆意识和海防意识
④折射出闭关自守并未禁绝士人对世界的了解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8.

西方侵略者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侵略权益。下列中国丧失的权益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大清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
②日后若中国酌议创造铁路时,中国自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
③曲在内地商民,由地方官究治;曲在英人,由领事官究治
④英国民人准听持照前往内地各处游历、通商,执照由领事官发给

A.①③④②B.②③④①C.③④②①D.④③①②

9.

某学者在书中写到, 以1837年为例,先后任总督者共10人,其中旗人占70%。同年任巡抚者共20人,其中旗人占40%。而1864年,在10名总督中,旗员占30%,在担任过巡抚的19人中,则是清一色的汉员。 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太平天国运动引起权力结构变化B.洋务运动促使地方督抚势力兴起C.戊戌维新运动冲击旧式官僚体制D.清政府通过 新政 改革旧式官制

10.

1866年,金陵机器制造局竣工。70年代,增设水雷局, 招募艺童,学习洋文洋语 。80年代,仿制德国新式步枪,成功制成中国第一代马克沁单管重机枪,成为金陵制造局的名牌产品。由此可知,金陵机器制造局(  )
①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 ②制造武器投放世界市场
③客观推动新式教育发展 ④建立了独立的军工体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1.

1903年,青年革命家邹容撰写的《革命军》出版,他写到: 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 他还喊出 中华共和国万岁 的口号。《革命军》一经问世,销售量居当时革命书刊的第一位。这一现象折射出(  )

A.革命派领导的武装斗争进入高潮B.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民主共和理念已经成为社会共识D.仁人志士对救国道路不断探索

12.

观察下图,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

1916年—1922年华商纱厂与外国在华纱厂统计

A.一战后,中国纱厂因外资 卷土重来 严重下滑B.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民族纺织业持续发展
C.日本开始获得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的权益D.欧美列强忙于一战,逐步缩减对华的商品输出

13.

1925年,广东省召开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117位农民代表参加大会,会议由中共党员彭湃等人主持,经过讨论,成立广东省农民协会并发表《广东省农民协会宣言》。这反映了(  )

A.农民运动正在蓬勃发展B.中共工作重心转向农村C.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D.土地革命取得显著成果

14.

1937年,东部沿海工业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到1940年底,内迁民营厂矿共647家,机器工业达230家,占内迁总数的40.40%。东部沿海工业的转移(  )

A.削弱了官僚资本的地位B.基本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C.适应了持久抗战的需要D.彻底改变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15.

1947年10月12日,《东北日报》刊发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全文。12月,刊登外媒对《大纲》的报道,如美国先驱论坛报承认 中国农民世世代代倾向于土地革命 ,而中共已经 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即土地问题。这些报道反映了(  )

A.中共抓住了中国革命的重要问题B.三大战役的胜利推动了土改进行C.西方国家消除了对中共的偏见D.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16.

下列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③④②①

17.

目前,我国人民币发行五套。其中,有一套人民币正面主景图案有人民代表、炼钢工人、女拖拉机手、纺织厂、武汉长江大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背面主景图案有天安门、露天采矿、石油矿井等。据此判断,这套人民币的发行时期是在(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社会主义建设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

18.

20世纪60年代,中国向23个正在进行民族解放运动的非洲国家提供援助。1960年以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非洲国家只有5个,到1969年,这一数量激增到19个,占当时已独立国家的50%。这些历史史实(  )
①体现了 一边倒 的外交方针 ②推动了亚非会议的隆重召开
③有利于非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④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9.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

A.B.C.D.

20.

下图为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一套1784年在中国订制的杯碟套装,在瓷碟画面上方有一只巨大老鹰,鹰嘴部叼着写有 独立宣言 字样的条幅,鹰下方绘有代表13个州的13位男性,在人和鹰中间绘有一块1776数字的号码牌。这一杯碟套装瓷可以用来印证 (  )

美国独立宣言杯碟套装

A.一个新主权国家的诞生B.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C.美洲殖民地赢得了独立D.瓷器广受美国民众欢迎

21.

19世纪,欧洲很多史学家相继整理出版自己民族的大型史料集,争相撰写本民族和本国历史。同时,史学家们开始关注社会下层的历史,1850年,斯坦因的《1789年至今的法国工人运动史》和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问世。这一现象反映的时代主题有(  )
①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的早期萌发
③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④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2.

1822年,《告巴西人民宣言》正式发表,它号召巴西人民 醒来吧!很久以来欧洲伟大的宣传家所倡导的独立与幸福正在阔步前进。你们已成为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人民。 据此可知,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

A.启蒙思想在美洲传播B.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C.柏林会议协议的刺激D.亚洲觉醒 的重要影响

二、材料阅读

23.

中国古代漕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原指在天然或人工的河道上运输物资,后来随着各王朝统治的需要,从地方上征收粮饷以及各种进贡的物资,将其运送到京城或前线,这些都属于漕运的范围。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指出图1、图2漕运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6分)
材料二
咸丰二年(1852年),清代漕粮海运,仅实行于江苏省。咸丰三年,太平军占领镇江、扬州,江路受阻。清政府宣布,将浙江全省以及苏、松、常、镇四府和太仓州等处 漕米,同办海运。 由上海招商船承雇,装载海运至天津。而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漕粮则一律按每石折银一两三钱为率,改折征收解京或者就地拨充军饷,这样一来,继续征收实物漕粮的只有改行海运的江苏、浙江两省份。庚子事变后,列强在谈判赔款筹集问题时,要求清朝从漕粮中提取赔款,且朝堂上亦有诸多官员提议折漕。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南漕改用火车,由天津运往北京。在内外压力下,清朝最终于光绪二十七年宣布全漕改折,漕粮河运至此终结。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清代漕粮河运废止的原因。(6分)
材料三
2019年12月,北京市政府发布的《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五年计划(2018—2022)》明确提出,要保护建设张家湾古镇,展示运河古镇历史风貌,打造漕运文化特色小镇。
(3)任意选取材料三中的三则史料,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张家湾古镇的价值。(8分)

24.

时代与报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据现有材料统计,五四运动时期,全国新创办报刊1000种左右,选取部分有刊存的主要刊物如下表。

刊名

主持

刊行年月

出版地点

宗旨倾向

《新青年》

陈独秀

1915

上海

北京

宣传新思想

《晨报副刊》

梁启超等进步党

1916815

北京

思想解放社会改造

《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

毛泽东等新民学会

1918418

湖南

研究新思想寻求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道路与方法

《每周评论》

李大钊

19181220

北京

评论时政

《南开日刊》

南开大学

1919526

天津

鼓吹同胞之爱国心,唤起同胞之敌忾

《建设》

孙中山

19198

上海

研究革命理论和建设新中国方案

《解放与改造》

张东荪等

19199

北京

抵制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平民教育》

平民教育社

19191010

北京

研究宣传及实施平民教育

《少年世界》

少年中国学会南京分会

192011

南京

实际调查和应用科学之研究

《醒农》

醒农社

192051

北京

促农民之觉悟

《劳动者》

广州共产主义小组

1920103

广州

启发工人觉悟、促进团结、推动工运发展

《共产党》

李大钊

192011

       上海

介绍国际共运、列宁学说、共产党知识

(1)阅读上述材料,概括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报刊业的特点。(4分)
(2)如果让你在1840—1912年之间创办一个报刊,请为这一报刊起名,并结合时代特征说明创刊理由。(6分)(要求:刊名须反映办刊主旨;办刊理由充分;表述清晰。)

三、开放性试题

25.

统一战线是党的重要法宝。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2022年7月29日至30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时隔7年再次召开。100年前,1922年7月,党的二大在上海召开。会议通过《关于 民主的联合战线 的议决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正式提出。1939年10月4日,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说,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首次明确了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社会主义革命(1949—1956)两个时期中各选一个实例,阐述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8分)

26.

高校西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据统计,1949年,全国70%以上的工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带,西部边疆地区的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9%;从钢铁工业来看,沿海地区的钢铁生产能力占八成以上,而钢铁资源丰富的西部等地区几乎没有相关工业产业。 一五 计划时期,党和国家提出,要在全国各地区适当分布工业生产力,要使工业基地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并逐步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
材料二
据1949年统计,在全国205所高校中,118所高校分布于沿海地区,西北地区仅有9所高校。1955年7月,高等教育部正式制定了《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七年调整方案》,高校西迁方案确定。参与此次西迁的沿海或大城市高校30余所。其中,为配合航空工业基地建设,华东航空学院师生坚决服从,教职工、家属、学生共5000余人如期抵达西安,为大西北贡献了第一所以航空为主从事国防科技高等教育的航空院校,即西安航空学院。西航先后研制出多种军事作战飞机,其首届毕业生也全部自觉服从分配,去到西北、西南、东北、中南等急需用人的航空单位。同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研制出歼7—E型飞机为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三

1955年与1957年各行政区高校数量比较

政区

1953年各行政区高校数

1957年各行政区高校数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华北区

东北区

华东区

中南区

西南区

西北区

总计

41

25

50

34

19

12

181

2265%

1381%

2762%

1878%

1050%

663%

49

28

57

45

28

22

229

2140%

1223%

2489%

1965%

1223%

961%

阅读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对1955—1957年高校西迁进行解读。(8分)

27.

托勒密的《地理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托勒密世界地图                       墨卡托世界地图
克劳狄斯·托勒密(约90—168年),是生活在埃及的希腊裔罗马帝国公民。他用希腊文写成《地理学》,是一部体现当时欧洲人地理学知识的典籍,奠定西方制图学的基础。不过,《地理学》在公元2世纪左右成书时及以后相当长时间并没有引起重视。后来一个收集古籍的神父,意外在罗马都城发现了《地理学》手稿。1406年,这部手稿被翻译成拉丁文。但是拉丁文译本并没有附地图,直到15世纪,西方人才陆续制作出地图抄本。1492年,当哥伦布寻找东方时,他带着3艘帆船、87名水手,以及一本托勒密的《地理学》。对于当时的欧洲人来说,它是 对已知世界地理情况的最佳指南
15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亨利开始把 托勒密地图 付诸实践运用。但是经过反复考察,却发现这幅地图并不实用。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长遗憾地说: 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实都与他说的相反。 墨卡托(1512—1594年)是近代西方地图学家代表,他不断根据最新的地理发现和旅行报告,完善旧地图,绘制新地图。1569年,墨卡托首次采用正轴等角圆柱投影编制出世界地图。这样他成了第一个把全球表面(东西半球的已知范围)描绘在平面上的人,托勒密版本地图 一统天下 的局面结束。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15世纪托勒密《地理学》在西欧的重新发现。(10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