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乌鲁木齐至巴里坤一带,地亩颇为宽广,自(乾隆)二十六年移驻户民,至今已有一万余户,兼之满洲、绿营俱系携眷驻防,又商民、遣犯人烟聚集,已至数万,实为边疆繁盛之区。迩年改设州县,添筑城堡村庄,居然内地。……嗣准勒尔谨(陕甘总督)将应送伊犁户民六百四十二户于今春移送到屯。奴才即照预为拔定处所,备盖房间安插,并将应给口粮、籽种、马匹、农具、地亩一一发给,俱各欢欣得所,无不盛颂皇恩。
——摘编自《乌鲁木齐都统索诺穆策凌为复甘肃被灾贫民移往新疆屯垦事奏折》 (注:乌鲁木齐都统,始设于1773年,为新疆东部地区最高军政长官,地位仅次于伊犁将军。索诺穆策凌是首任乌鲁木齐都统。上文奏折事发生在1777年)
材料二
新疆和平解放后,驻新疆人民解放军将主要力量投入到生产建设之中。1954年,中央政府命令驻新疆人民解放军部分军队集体就地转业,组建
“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接受新疆军区和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双重领导,依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60年来,兵团遵循
“不与民争利
”的原则,在天山南北的戈璧荒漠和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的边境沿线,开荒造田,建成了一个个农牧团场,逐步建立起涵盖食品加工、纺织、机械等门类的工业体系,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60年来,兵团人实践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
”的精神,克服罕见的生存、生产困难,扎根边疆,报效国家,在天山南北、亘古荒原上创造出人类发展奇迹。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2014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淸政府在新疆进行屯田开发的具体办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加强新疆管理的重大举措。(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特点,分析其建立发展的重要意义。(1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