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681

一、单选题

1.

历史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观察下面示意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夏、商、周时期 (  )
图例 △▲ 都城 ● 铜矿产地 ◆ 锡矿产地

A.政治的中心主要是在南方B.统治区域到达了珠江流域C.青铜原料分布在黄河流域D.诸侯国都集中在都城附近

2.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② 周公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

3.

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诗中写道: 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①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②家庭是主要生产单位
③手工业产品质量好 ④男女分工非常的明确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4.

下面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变化的数据表。清前期人口统计数字比明初增加的因素有(  )

时期

耕地面积

人口

明初洪武年间

85亿亩

6600余万

清前期乾隆年间

10亿亩

14亿

①海外贸易的发展 ②摊丁入亩的政策 ③高产农作物的推广 ④粮食产量的增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

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共分四部分:一、用人察失,严禁朋奸。二、革除腐朽习俗。三、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四、采用新的刑法制度。对其认识准确的是(  )

A.地主阶级挽救民族危亡做出的努力B.民众都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必要性C.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发的革命纲领D.洪仁玕应对西方侵略做出的思考

6.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任意宰割中国的领土,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但中国最终并没有被列强完全瓜分。其原因有(  )
①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 ②清朝统治阶级的腐败
③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④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7.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其具体表现有(  )
①推翻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 ②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③民主共和的观念渐入人心 ④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

下图是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形势示意图。该战争的影响是 (  )

A.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B.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取得胜利C.中国革命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D.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9.

下图为 新中国不同时期新增建交国家数量示意图 。其中1971—1980年出现高峰的原因是 (  )
①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②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④中国得到全世界国家支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主要包括(  )
两弹一星 发射成功 ②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③国际影响力不断的扩大 ④科技创新能力提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A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维护了地主阶级的权益

B

2世纪,罗马商人到达洛阳,与中国进行贸易

中西方文明的交流非常频繁

C

6世纪,查士丁尼颁布《罗马民法大全》

罗马法形成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

D

646年日本天皇颁布诏书,开始大化改新

日本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12.

下面时间轴能够反映16—17世纪中外历史的发展趋势,其中概括正确的是 (  )
①宗教改革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西方殖民国家争夺日趋激烈
③新航路开辟加剧了西欧殖民扩张 ④殖民侵略开始威胁中国安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3.

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的官吏任用存在严重混乱和舞弊现象。1855年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进行了初步改革;1870年6月,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命令,规定实行公开竞争考试来录用文官;后来经过不断的补充修正,文官任用制度逐渐完备起来。这一制度(  )
①适应英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实现所有职位的公开竞争
③杜绝政治腐败现象的发生 ④避免内阁倒台以后的混乱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4.

下图为1862年美国太平洋铁路修建时华工的照片,对这张照片解读正确的是 (  )

A.华工在美国取得了丰厚的报酬B.华工的出现纯粹是个人的原因C.华工为近代美国开发做出贡献D.该照片体现了黑奴贸易的罪恶

15.

下表为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

22%

8%

13%

(1872年数据

10%

1913

15%

11%

13%

8%

4%

①英国贸易的优势地位逐渐被削弱 ②世界贸易欧美国家占主导地位
③德国统一具备了称霸世界的实力 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二、材料阅读

16.

史料研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
(1)依据所学,判断①②③史料类型。(3分)
材料二
《史记·陈涉世家》记栽: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材料三
《云梦睡虎地秦简·徭律》记载: 御中发徵,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其得,及诣。水雨,除兴。 意思是说为国家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应罚二甲。迟到三天到五天,斥责;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
(2)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进行阐释。(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民族交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夏、商、周时期

以中原为中心,原夏、商、周三族互相融合,逐步形成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

春秋战国时期

夏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吸收与融合,逐渐育成了汉民族的实体。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中原地区实现统一的同时,北方游牧区也出现了匈奴人的大一统局面,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进一步的完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

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接受汉文化,民族出现大杂居、大融合,汉族成为了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核心。

隋唐时期

统治阶级中有不少各民族的混血,这决定了统治者对待少数民族更为包容开放……唐朝实际上是各民族参予的政权,出现了四夷宾服的盛世。

辽、宋、夏、金时期

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发展,加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统一性。

元朝

空前的统一,打破了分裂割据时期的此疆彼界,将各民族置于一个大熔炉中,促进了各民族的大交流、大融合……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

明、清时期

社会上层各族间的通婚已经通行,而且大量汉化,各民族的交融进一步深入,统一多民族国家日趋巩固。

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上述表格内容进行解读。(8分)

四、材料阅读

18.

新民主义革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井冈山时期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创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对 井冈山精神 进行解释。(8分)
材料二
1931年,日本发动 九一八 事变;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0年3月11日,毛主席发表《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 ,深刻分析与判断了国内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发展形势,及时明确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提出要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 。发展进步势力主要是发展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力量,争取国内积极抗日的知识分子,扩大共产党武装部队,发展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民众运动。争取中间势力是要积极争取对中国革命持中间立场的力量。反对顽固派就是与他们要作坚决的斗争,并在斗争中坚持 有理、有利、有节 的策略。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相持阶段为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 采取的措施。(6分)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国土尚未完全解放,国民党残余势力蠢蠢欲动,想以大西南为基地重新复辟;国内各种反动势力也对共和国充满仇恨,想和国民党反动派配合,在经济上绞杀人民政权;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没有土地,在经济上仍然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国际上,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 联合国军 打到了中朝边境,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说明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面临困难所采取的措施及作用。(6分)

19.

国际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国际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17世纪,和民族国家的兴起同时产生。1648年缔结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了国家主权、主权平等的根本原则,确立了主权国家在国际法中的核心地位。随着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国际法中所包括的思想和价值观被带到了世界的其他地方。但中国等亚非国家非但没有成为国际法体系中正常的平等的一员,反而随着主权被侵害,不断沦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依据材料和所学,归纳近代国际法产生的背景及主要特征。(6分)

五、开放性试题

20.

世界近代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史大事年表(部分)

1500年前后

新航路的开辟

1416世纪

意大利文艺复兴

16世纪

宗教改革

16401689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18世纪

启蒙运动

18世纪60年代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

17751783

北美独立战争

1787

美国宪法颁布

19世纪早期

圣西门、傅里叶、欧文创立空想社会主义

1848

《共产党宣言》发表

19世纪中叶

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成为世界工厂

1871

巴黎公社革命

1875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上半叶

第二次工业革命

任选三个历史事件,提炼一个主题进行论述。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