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9 浏览数:1685

一、单选题

1.

孔子曾说: 周监(鉴)于二代(夏、商),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其所谓的 是指周代(  )

A.以分封为代表的制度构建B.以礼乐为代表的文化建设C.以青铜为代表的文明发展D.以镐京为代表的建筑成就

2.

西汉时期,汉武帝以察举制从民间拔擢人才,为皇帝出谋划策,让他们成为皇帝的智囊团。其举措的初衷在于(  )

A.分散丞相的权力B.加强对官员的监察C.减轻皇帝的负担D.完备中央职官设置

3.

表1为开皇年间(581—600年)隋文帝采取的部分举措。这些举措表明他(  )

表1

时间

举措

开皇三年

诏举贤良

开皇七年

制诸州岁贡三人

开皇十八年

诏京官五品已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A.注重吏治的清明B.逐步废止了门阀士族操纵的选官制C.看重官员的品行D.建立了由下而上举荐官员的新制度

4.

宋代,川蜀地区盛行 旁户 制度。旁户是隶属于豪家的贫户,有的豪家所领旁户达数千家之多。旁户除向豪家纳租外,还要供豪家役使。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出当地(  )

A.商品经济繁荣B.户籍管理松弛C.土地兼并盛行D.地方政府软弱

5.

明朝中后期,江南和华北地区形成了大面积的植棉区,长江三角洲地区集中发展蚕桑业,福建、广东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作物的种植。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小农经济日趋解体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C.传统经济结构瓦解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6.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 今宜于闽、粤二省武试,增水师一科。武试增设水师一科,有能造西洋战舰、火轮舟、飞炮、火箭、水雷奇器者为科甲出身。 魏源的这一主张(  )

A.弥补了中体西用思想的不足B.顺应了时代变局的现实需要C.拉开了中国军事近代化序幕D.动摇了传统科举制度的根基

7.

19世纪70年代中期,王韬在《循环日报》上连续发表政论文章指出: 天下之治,以民为先。所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也 富国强兵之本,系于民而已矣 ,倡导 由本以治末,洋务之纲领 。其观点实质上是对(  )

A.传统民本思想的否定B.儒家思想的现实改造C.西方民主思想的机械照搬D.洋务派所持论调的批评

8.

1932年5月,毛泽东在给中共苏区中央局的电报中说: 在三次反 围剿 战争后,我们的军事战略,大规模上决不应再采取防御式的内线作战战略,相反要采取进攻的外线作战战略。在现时的敌我形势下,只有采取进攻的外线作战,才能达到目的。 毛泽东的这一主张着眼于(  )

A.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B.开辟 工农武装割据 的革命道路C.遏制 左倾 冒险主义倾向D.争取共产国际认同中国革命道路

9.

表2为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作出的部分规定。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 (  )

A.初步意识到抗日根据地重要价值B.放弃了反共的基本立场C.着手调整对中共及其军队的策略D.主动促成国共新的合作

10.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搞好农村政社分开的改革,争取在1984年年底以前大体上完成建立乡政府的工作。上述举措旨在适应(  )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B.发展乡镇企业的需要C.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D.精简农村机构的需要

11.

从13世纪起,西欧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封建主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甚至把庄园内的自营地几乎全部出租。这表明当时西欧(  )

A.自然经济受到冲击B.封建庄园制度强化C.价格革命影响扩大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2.

图1为佛兰德尔地理学家格哈杜斯·墨卡托绘制的世界地图。该图的绘制时间应不早于 (  )

图1

A.10世纪B.12世纪C.14世纪D.16世纪

13.

1750至1900年间,英国人口增长了6倍,但国民收入增长了15倍。在19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里,英国的实际工资增长了40%,德国增长了近25%。这一发展打破了欧洲人长期奉行的人口必须总是接近可用资源的极限,从而防止生活水平的任何明显提高的信念。这一现象出现根源于(  )

A.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B.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展C.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D.自由主义的广泛流行

14.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曾说: 你可以粉碎敌人,也可以和他交朋友;最危险的是侮辱他,并放他自由。 以下历史事件较能充分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普法战争中德国对法国的宰割B.一战后协约国对德国的处理C.二战前英法等制造慕尼黑阴谋D.二战后盟国对德国分区占领

15.

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尊重每一国家按照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 这些原则出自(  )

A.《联合国家宣言》B.《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C.《亚非会议最后公报》D.《北大西洋公约》

二、材料阅读

16.

唐、元两个王朝都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重要发展期。图2是唐朝的多重型帝国构造模式示意图,图3是元朝的多元型帝国构造模式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比较图2和图3,概括指出唐帝国多重型模式和元帝国多元型模式的不同并分析说明导致其不同的原因。(12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1907年12月,资产阶级改良派在上海创办《时事报》。1911年5月,《时事报》改名为《时事新报》,它是20世纪初中国较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立异抑或求同

        学灯 栏目的前身是《时事新报》的 教育界 ,以新闻为主。1918年初,报社登出了 学灯栏 的预告,变相恢复了被取缔的 教育界 学灯栏 早期定位不明晰,一面延续 教育界 的功能,一面开始关注文化动向,并提供议论商榷的空间, 为社会学子之立说之地
       1918年底,《时事新报》创设星期增刊 泼克 ,作为 学灯 栏的调剂,特辟 敢问录 栏,用于挑剔《新青年》同人论说中的逻辑漏洞及修辞不当。配合 学灯 栏批驳钱玄同废弃汉文的主张, 泼克 主笔沈伯尘推出一组讽刺画。画中西装革履的新学家,脚踩线装书,改习罗马文字,不得其门而入,于是向外国医士求助。医士称其 脏腑不脱华气,对于西方文字未免生种种阻碍 ,唯一的良方就是换罗马狗心。手术后新学家试读罗马文字,闻之竟为犬吠。
       1919年2月,《时事新报》 学灯 栏扩充版面后,明确了自己的文化立场: 对于原有文化,主张以科学解剖之,不以谩骂为了卸能事 对于西方文化,主张以科学与哲学调和而一并输入之,排斥现在之皮相论。

——据袁一丹《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根据材料反映的文化现象,以 立异抑或求同 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2分)(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观点正确,逻辑清晰。)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表3为1949—1952年农民货币收入增长情况。

表3

项目

1949

1950

1951

1952

收入

指数

收入

指数

收入

指数

收入

指数

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

685

1000

874

1276

1114

1626

1279

1867

人均净货币收入

149

1000

187

1255

236

1584

268

1798

——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表4为1949—1952年全国人口增加情况。

表4

年份

人口数万人

年增人数万人

年均增长率(%)

1949年相比的增长率(%)

1949

54167

1950

55196

1029

190

190

1951

56300

1104

200

394

1952

57482

1182

210

61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6)》

分别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两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合理的解释。(13分)

19.

1969年,美国电影《逍遥骑士》的公映轰动了整个美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

《逍遥骑士》

广告语: 一个人上路寻找美国,但是找不到它
主要人物:怀特、比利——又叫 美国队长 野牛比尔 ——两位社会弃儿。
场景一:怀特和比利在贩毒中赚到钱,从洛杉矶出发,骑摩托车去佛罗里达,计划在那里寻找象征性的日出。路上,他们带上一位搭车者并把他送到他的社区。社区建在马力布群山之间,社员是来自圣莫尼卡山托潘加峡谷的嬉皮士,社区居民被描绘成 种粮的城市孩子 ,他们害怕冬天的到来。在一个极其震撼的场景中,一位社员带领全体社员作了一次真诚的、动人心魄的世俗祈祷: 我们播下种子。请让我们的努力有所回报。感谢您让别人为我们带来食物,让我们可以与同胞分享,我们也会更慷慨地分享我们自己的食物。感谢您让我们有一个立足之地。 怀特支持这个社区,祝福他们,预言他们会成功。
场景二:怀特和比利继续东行。在一座小镇因为加入 未经许可的游行 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们遇到一位醉酒的 美国公民自由协会 律师汉森,帮助他俩获释。作为回报,他们让汉森和他们同行,并且当晚围着篝火,尝试了大麻烟一一这本身就是一个革命性的场景。
场景三:怀特和比利来到新奥尔良,在一个迷幻的墓地场面, 美国队长 问一尊有点类似自由女神像的陵墓塑像,为什么她要离开他。这一场面呼应了前面汉森的评论: 你知道,这个国家本是个该死的好国家。我不明白它出了什么问题。
场景四:第二天上午,两位坐在皮卡里的老派男子从他们身边经过,挑衅地用枪指着他们,比利向他们竖起中指,拿着步枪的男子把他打下摩托车。怀特驾车追赶皮卡车,拿步枪的人击中了他的油箱,怀特在一场猛烈的爆炸中死去。在最后的境头中,摄影机摇回天空,展示密西西比河上的高架水管——象征横亘美国中部的分界线——旁边的大火和死亡。

——据【美】罗布·柯克帕特里克《1969革命、动乱与现代美国的诞生》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材料对研究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有何史料价值?(1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