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皖豫名校联盟高二第一学期阶段检测(二)历史试题(16+4)【选择性必修一】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383

一、单选题

1.

元丰改制(1078—1085年)后,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正宰相,以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承为副相,实行三省长官并为宰相的体制。这说明元丰改制后(  )

A.确立起三省六部政治体制B.强化了对地方官吏的监察C.冲击了封建贵族等级制度D.新官制系统清晰职责分明

2.

到了中世纪,随着《大宪章》的签署,英国政治趋于稳定,经济得以繁荣发展。这是因为《大宪章》(  )

A.保障了封建主的特权B.率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C.对市民利益有所照顾D.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

3.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一部分共产党员,还不善于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还保存一种狭隘的关门主义或宗派主义的作风。他们还不明白共产党员有义务同党外人士合作,无权利排斥党外人士的道理。毛泽东意在(  )

A.加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B.创建无产阶级革命政权C.奠定新中国政权建设基础D.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

4.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8%(全球第10位)上升到2010年的约9%(第2位),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之一。这反映了(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中国经济发展闸门B.改革开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招
C.中国步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经济成就辉煌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中国经济崛起助推器

5.

古代科举制度的建设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唐玄宗时,科举主管部门由吏部改为礼部。这种变化说明当时(  )

A.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B.科举制度向规范化发展C.中央监察体系进一步完善D.官员考核制度更加严密

6.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1979—1990年),英国政府通过对文官的 通才 选拔中可能存在 专业缺位 的问题进行改革,要求文官在具备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精通某个专业领域,于是 专业性 逐渐成为对文官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据此可知,这场改革(  )

A.影响了政府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B.顺应了工业革命后改革官制需求C.促进了英国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D.奠定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基本框架

7.

1924年,孙中山说: 我们现在要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 国家有了这样的纯良政府,才可以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 这说明,孙中山(  )

A.首倡五权分立的政治思想B.倡导建立近代公务员制度C.阐释了新民生主义的理念D.秉持兼收并蓄的政治态度

8.

理学家孙奇逢(1584—1675年)在《孝友堂家训》中言及 樊迟问稼";时,对子孙提出 不有耕者,无以佐读者 的观点,寄望子孙以耕读传家。由此可见,孙奇逢(  )

A.提倡耕读结合的教育方式B.倡导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C.弘扬儒家耕读传家的传统D.主张礼法结合传播理学思想

9.

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孔多塞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吉伦特宪法的起草者,对概率情有独钟,曾发表数学专著《积分论》,用概率论研究选举投票等社会问题,提出著名的孔多塞陪审团定理。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普通法系得到丰富完善B.世界性法律体系走向了成熟C.理性思维影响法学发展D.正式确立了西方陪审团制度

10.

1991年,中宣部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要像抓物质生产重点工程那样,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生产思想文化精品,力争每年推出一本好书、一台好戏、一部优秀电影、一部优秀电视剧(电视片)、一篇或几篇有创见和说服力的文章。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B.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规范思想道德建设C.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11.

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遗址发现了包括 滇国相印 在内的封泥,不仅证实了古滇国的真实存在,且弥补了中央政府在设立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对古滇国进行有效行政管辖记载的缺失。这说明(  )

A.西周在全国推行分封制度的事实B.秦朝开创统一多民族国家事迹C.汉朝密切了同西南民族地区联系D.唐朝有效统治云南地区的史实

12.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第一届临时参议会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了选举,乌兰夫当选为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会议宣布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这一事件(  )

A.树立了少数民族解放斗争成功的范例B.加速了内蒙古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C.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被纳入法制轨道D.成功解决了我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

13.

1964年2月,台湾当局宣布与法国断交,新中国政府任命宋之光为驻法国大使馆临时代办,率领先遣队于2月14日离京赴法。这说明当时中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B.冲破建国初期外交孤立局面C.外交活动舞台得到了极大拓展D.迎来了第一轮建交的高潮

14.

图1为1980—2011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调整示意图。这种调整(  )

A.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束缚B.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需求C.推动了开放事业不断进步D.有助于我国社会稳定发展

15.

表1湖北荆州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规定(部分)

出处

规定

《二年律令·置后律》简379

代户承产:寡妻代户之后,就拥有了田宅等财产。

《二年律令·户律》

337—339

招赘守产:孙死,其母而代为户。但国家明令规定不能驱逐公姿,也不得招赘娇入家,更不能用其他方式转移从她儿子处继承的财产。

《二年律令·置后律》简387

改嫁失产:寡妻再嫁为人妻,应与死亡情况相同,将失去代户资格,按法定顺序由其他合法继承人继承户主。

据表1可知,汉代(  )

A.实行严刑峻法维护封建王朝统治B.赋税制度发生重大变革C.编户齐民 权利与义务的结合D.按照人丁资产征收户税

16.

1601年,英国出台的《济贫法》,认定贫困的根源来自个人,贫困是 个人责任 ,国家不应该承担救助的责任。这表明当时英国(  )

A.率先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B.没有根本解决社会贫困问题C.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D.减轻了下层民众的后顾之忧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夏、商、周三代的王权,可以用我国早期文献中的两句话概括,即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英非王臣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与宗法权紧密结合的王权受到一次次的冲击。先是大国争霸,周天子大权旁落;进而是卿大夫执国政,诸侯国内乱不已。最后,天子、诸侯、卿大夫的宝塔式政治结构,大宗、小宗交错编织成的宗族关系网统统被打破。
材料二
对于 的解释,《说文解字》释为 事君也 ,即替为君者效命,为君主服务。换句话说,不论公卿,还是臣仆,只要为君主做事,即是官。古代实行品级、俸禄制,目的自然是使为官者随时想到 食君之禄,为君效忠 。考课、监察、回避、致仕等制度,虽然有管理官员制度化的一面,但也有君对臣更加严密控制的另一面。权力制约,其出发点是为了防范大臣擅权,避免皇权旁落,试图用以牵制整个官僚系统。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帝在设官分职的同时,又无不想方设法建立种种权力制约机制。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谢保成著《官制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夏、商、(西)周三代王权的主要表现及赖以生存的政治基础。(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官制的基本特征。(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表2 1994年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深化阶段。

将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银行业务和职能分离出来,使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能有效运用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相继组建了国家发展银行等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专业银行开始向商业银行转轨。新建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专业银行与所属信托投资公司彻底脱钩。

严格管理债券、股票市场,使其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加强对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金融机构的管理。

国家采取统一外汇汇率,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剂,建立全国性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迈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金融对外开放迅速得到加强。1983年,《关于加强利用外资工作的指示》指出,要把利用外资作为发展经济的一个长期方针。此后,我国通过国际组织贷款、外国银行现汇贷款、外国银行买方信贷等方式筹集了大量外汇资金。国外金融机构尤其是外资银行在经营管理上各具特色,在中国境内开展业务,把先进管理经验带到了中国。在举借外债实践中,我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涉外金融管理运作机制,维护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摘编自姚遂主编《中国金融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取得的积极成果。(6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27年6月,法国外长白里安向美国提出了法美 永恒友好 条约草案。12月,美国国务卿在给法国的复照中说,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工具的条约,应由各国缔结。美国想把白里安建议的双边公约,变成一个多边的国际公约。1928年8月,美、英、法、德等15个国家在巴黎举行了公约的签字仪式,这就是所谓《非战公约》。
《非战公约》包括一个前言和三项条款。第一条规定,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 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本国政策的工具 ;第二条规定,缔约各方之间 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和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第三条规定,任何国家只要同意本公约的内容都可加入,加入的通知送交美国政府即可生效。截至1933年,加入公约的总计63国。《非战公约》签订后,在国际上引起了一阵和平喧嚣。自此以后,自私的和敌意的战争俱认作非法。

——摘编自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现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力主将《非战公约》变成一个 多边的国际公约 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非战公约》的签订产生的国际影响。(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法律制度和其他社会现象,如经济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制度和法律思想等是密切相联系的,离开了这些现象就不能说明法律的本质、特点及发展规律。法律制度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有自己产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摘编自由嵘、胡大展主编《外国法制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 西方法律制度 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