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安徽省淮南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5 浏览数:240

一、单选题

1.

下图为出土于安徽淮南的青铜器鄂君启金节,该金节是公元前323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封地约在今湖北鄂城一带)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凭证,金节上的铭文规定了免征数额、运输范围、年限时效以及禁运物资等。这可以反映出当时 (  )

A.楚王与鄂君的政治经济关系依然严格B.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C.江淮流域已出现大规模长途贩运贸易D.青铜铭文成为最早的成熟汉字

2.

人物品藻指对人物的品鉴和评论。魏晋时期人物品藻逐渐脱离了儒教礼法虚名的束缚,由之前的政治学为主转向美学为主,重在对人物风采、风姿和风韵的审美评价。这一转变折射出魏晋时期(  )

A.门阀士族的衰落B.人文精神的活跃C.民族交融的加强D.三教合一的加速

3.

宋朝实行 特奏名 制度,科考多次落第者可另造册上奏,经许可附试,特赐本科出身,甚至可以授予将作监主簿等职位。特奏名出身者在地方教育、水利兴修、社会治安、乡规民约、祭祀活动、志书谱牒纂修等诸多方面发挥了广泛的影响。这一做法(  )

A.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B.造成了积贫积弱局面C.遵循了社会公正原则D.强化了中央集权政治

4.

清代每逢重大战事结束,由军机大臣负责对战役中形成的各类材料加以裁剪,以时序进行编撰,呈现出战役的完整过程,编撰成带有纪事本末特征的方略或者纪略。清代此举旨在(  )

A.保存历史文献B.塑造正统形象C.巩固王朝统治D.服务边疆治理

5.

针对传统儒学 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 的三世说,龚自珍提出了 治世→衰世→乱世 的循环说,认为当时是处于 治世 乱世 之间 衰世 ,呈现的是 治世 的假象,这一观点得到了部分知识分子的认同。这说明当时(  )

A.传统观念桎梏难以突破B.社会忧患意识有所增强C.经世致用学风蓬勃兴起D.师夷长技思想已经孕育

6.

19世纪末,针对封建顽固派和洋务派的批评,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分别提出了以进化论为基础的 必变 理论、统筹全局的 全变 理论和重点突破的 变本 理论。由此可见,维新变法理论(  )

A.在论战中得到传播和普及B.以发展资本主义为首要目标C.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完善D.以融合中西思想为理论特色

7.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要建立一个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这一制度取得了工人和农民的同意,也取得了和可能取得广大的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及其他爱国分子的同意。这一主张致力于(  )

A.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侵略者B.争取新民主主义的光明前途C.调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矛盾D.巩固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十年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所占比重由77.6%下降到59.7%;集体经济由22.4%提高到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三资 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成分由几乎为零提高到5.6%。这一变化说明(  )

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已经理顺B.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企改革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效果显著D.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9.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进行了广泛的殖民活动,约44个母邦建立了139个子邦。母邦和子邦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隶属和统治的关系,但保留宗教、文化和种族上的传承关系。这种殖民活动(  )

A.推广了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B.促成了克里特文明的辉煌C.根源于商业和海外贸易需要D.导致了直接民主制的确立

10.

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英国外贸比重表

外贸对象

欧洲

亚、非和美洲

时间

16991701

17721774

16991701

17721774

出口占比

587%

318%

103%

311%

进口占比

681%

474%

319%

526%

据上表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外贸比重的变化(  )

A.有利于英国贸易安全B.重构了全球贸易体系C.得益于自由贸易政策D.巩固了世界工厂地位

11.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打破了中世纪自然经济的地区分割、闭关自守状态,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生产已不是一国范围的生产,资本家剥削的也不只是本国工人;各国资产阶级基于共同利益,在反对无产阶级方面是彼此一致和相互支持的。这一论断(  )

A.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B.强调了各国支持法国巴黎公社的合理性C.突出了阶级斗争的残酷性D.揭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12.

从20世纪30年代起,拉美各国采取保护性关税、许可证制度、扶持民族工业、兴建国有企业等措施发展经济。到20世纪60年代,拉美国家已初步成为西方 核心地区 (北美、欧洲、日本工业带)之外的第一个新兴工业带。拉美这一时期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

A.摆脱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C.借鉴了不同经济模式的优势D.完善了国际经济秩序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明中期实现白银货币化并非一蹴而就的,明代中国产银数量虽有所提高,但远不足以满足货币化的需求。明政府开放海上贸易后,在贸易顺差与套汇的双重作用下,巨额的海外白银流入国内。同时,从民间开始的自下而上的白银货币化趋势冲击着明代的货币制度,经过民间与官府、白银与纸币和铜币的博弈,最终政府不得不以法令的形式认可了白银的货币地位。

——摘编自修石《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分析》等

材料二
1840年前后,银元在清朝普遍流行,其中铸造最标准的是墨西哥 鹰洋 。光绪年间大量铸造称为 龙洋 的多种银元。民国初年,袁世凯秉政,又铸造了一种民间称之为 袁大头 的银元……银元之下,还有两种辅币,这两种辅币,并不是十进制,是要跟着银价、铜价的上落而定,所以又称 小洋 ,兑换店天天有市价牌子挂出。……后来钞票也通行起来了,可是银行与钱庄的库存,仍以白银为本位。

——摘编自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等

材料三
1948年12月1日中国银行成立并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明确人民币在发行中必须坚持三条原则:坚持经济发行,反对财政发行;坚持计划发行,反对盲目发行;坚持中央集中统一发行,反对分散发行。在国家一系列统一财经政策的配合下,很短的时间内就结束了国民党时期持续十二年的通货膨胀局面,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为开展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中期实现白银货币化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末民初中国货币流通的特点。(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新中国货币发行的成功经验。(7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旧结构的调节功能瓦解了,具有新功能的子系统出现了,这是不是一定会有新结构取代旧结构呢?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根据社会结构调节原理,新结构的形成必须使各种具有新功能的子系统实行功能耦合,组成新的互相维系的状态……另外,新结构出现后,要能够壮大到占主导地位的程度才能取代旧结构。

——据金观涛《历史的巨镜》

上述材料是学者在历史研究中对 社会结构替代过程 的分析。结合世界近现代史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阐释。(要求:结合具体国家,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法律形式保护妇女的婚恋权利,使他们摆脱了封建家庭的附属地位。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60%以上的城乡妇女走出家门,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和建设事业。在三大改造时期,有1200多万农村妇女参加农业合作社。此外,女子的就业质量也不断提高,表现在就业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就业职位的提升。社会上激励和教育女性的刊物也特别多,包括《新中国妇女》、《妇女园地》、《西北妇女画报》(以农村文盲妇女为对象)等刊物。这些刊物不仅丰富了妇女的生活,也通过舆论宣传重新塑造了妇女的新时代形象。在1953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选举中,各级人民代表中均有一定数量的妇女代表,她们约占代表总数的17%。在1956年举行的第二次基层人民代表的选举中,参加投票的妇女人数及当选的女代表,都比1953年有所增加,当选女代表占代表总数的20.3%。

——摘编自余姣《建国初期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意义。(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