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西省“赣抚吉十一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三四)【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7 浏览数:336

一、单选题

1.

(2023·江西 赣抚吉十一校 联考·24)到了战国时期,随着诸侯争霸,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周朝典型的宗法制度逐渐解体,官无世禄,独重嫡长的宗子制逐渐被多子均分的继承制所取代。这表明,宗法制崩溃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失去存在的意义B.宗族内部向心力弱化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中央集权理论的提出

2.

(2023·江西 赣抚吉十一校 联考·25)秦朝时期的上计制度(审计监督制度)是由县级行政单位直接上报中央,而西汉时期则是县首先上报上一级的郡,再由郡上报给朝廷。这反映了西汉时期(  )

A.政府经济管理短暂松弛B.地方的行政制度已经完善C.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D.封建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

3.

(2023·江西 赣抚吉十一校 联考·26)唐朝时期,行草书家特别是草书家的风格走向飞动飘逸。隶篆虽无大发展,但能承秦汉之遗法,形成或严整紧劲或遒劲圆活的信风。下列作品与唐朝这股 信风 相关的是 (  )

4.

(2023·江西 赣抚吉十一校 联考·27)在青花瓷发展的基础上,明代彩瓷的发展也飞跃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色彩发展到后面极为华丽。而且绘画纹饰的内容更加复杂多样,植物、动物、文字、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无不入画,极具收藏价值。这些现象反映了(  )

A.明代市镇经济呈现出繁荣趋势B.郑和下西洋全盛时的特点C.手工业发展促进民众审美变化D.手工业产品国际化的程度

5.

(2023·江西 赣抚吉十一校 联考·28) 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 ,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外流白银达600万两。1821—1834年朝廷颁布禁令8次;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目睹社会危机,要求改革弊政,在中国严禁鸦片。这些现象(  )

A.暴露了晚清社会的危机B.萌发了学习西方的思潮C.体现了社会转型的特点D.扭转了清朝贸易的逆差

6.

(2023·江西 赣抚吉十一校 联考·29)民国初年,政权更替,党派林立。从1912年2月至10月,仅在民政部立案的党派就有85个;至1913年底, 有312个政党性党派团体,但是,具有健全纲领或具体政纲者不超过35个 。由此可知,当时(  )

A.政党政治已经定型B.政治投机较为盛行C.政治理念分歧明显D.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7.

(2023·江西 赣抚吉十一校 联考·30)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利用原来的变工、札工(短工)形式,组织了变工队、札工队、劳动互助组。晋察冀边区利用了原来的拨工、包工的形式,发展为劳武结合(一面参加生产劳动,一面进行军事训练)的新形式。这些创新之举(  )

A.适应了抗日战争的形势需要B.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推动了私营企业迅速发展

8.

(2023·江西 赣抚吉十一校 联考·31)下图为1953—1957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部分数据。 (  )

A.高等教育的类别趋向平衡B.国民教育体系逐渐完备C.高等教育服务于经济建设D.双百 方针助推高校发展

9.

(2023·江西 赣抚吉十一校 联考·32)克里斯提尼针对梭伦未敢撼动的政治形式,做出比较彻底的改革。他的 陶片放逐法 让雅典民主洪流向前迈出不可逆转的一步,使雅典国家逐渐脱离氏族的掌控。这里的 未敢撼动的政治形式 是指(  )

A.选举体制和血缘关系B.陪审法庭和国民公会C.四百人会议和公薪制D.公民大会和贵族统治

10.

(2023·江西 赣抚吉十一校 联考·33)某部书籍指出: 在欧洲社会结构方面,商人们先后取代了南欧与北欧的封建领主,成为社会中最具权势的阶层。在英国、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资产阶级逐步控制了本国的政治和政府 。这反映了(  )

A.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B.工业革命的时代意义C.启蒙运动的进步作用D.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1.

(2023·江西 赣抚吉十一校 联考·34)1921年,列宁指出: 俄国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当前主要任务,就是要正确地规定并实行一些必要的办法,以便领导农民,同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通过许多渐进的过渡办法,实现使用机器的社会化大农业 。这些 办法 的实行使苏俄(苏联)(  )

A.战胜了协约国的武装干涉B.实施了农业集体主义政策C.确立了计划经济管理体制D.创立了国家资本主义学说

12.

(2023·江西 赣抚吉十一校 联考·35)美国学者斯帕尼尔指出:二战以来, 美国人从其国家生活刚一开始就坚信他们的命运是——以身作则地向一切人传播自由和正义,把人类从罪恶之路引导到世间新的耶路撒冷 。这一论述旨在阐明(  )

A.美国文化多元的特点B.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C.美国文化输出的意图D.遏制共产主义的目标

二、材料阅读

13.

(2023·江西 赣抚吉十一校 联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乾隆帝的治理策略中,广东重于福建,陆疆治理重于海疆管辖,海防安全重于沿海国计民生。在传统农本社会中,海洋开发的利益很难触及乾隆帝国家治理的重大神经,更多地是将其置入国内一般安全同等的地位,乃至更加忽视。乾隆朝的海洋开发倡议,尽管得到部分沿海省份的力撑,但出于整体安全考虑,这种原本微弱的声音很快就被湮没了。

——摘编自胡志勇《中国海洋治理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在提升国家海洋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上,第一,重视完善我国的海洋法律体系,及时制定或修订一批急需的涉海,涉外法律法规,加快《海洋基本法》《南极法》《海警法》的立法进程,促进国内海洋法律与国际海洋法的街接和转化。第二,要加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消除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瓶颈,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第三,要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精法律、懂外语、善谈判、宽口径的海洋管理人才,创造多种途径支持我国海洋人才到国际组织中任职或参与国际海洋谈判,增强我国在国际海洋规则制定与决策中的话语权。中国将高标准推进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建设,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 蓝色伙伴关系 ,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海洋公共产品,增进全人类的海洋福祉。

——摘编自王琪、崔野《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念和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乾隆朝的海洋治理策略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在新时期海洋治理的策略。(8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我国海洋治理的作用。(7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2023·江西 赣抚吉十一校 联考·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818—1823年,英国著名民主诗人拜伦创作了长篇诗体小说《唐璜》,唐璜是其中的主人公。下面是《唐璜》的故事梗概示意图。

——根据拜伦《唐璜》制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唐璜》的介绍短文。(要求:表述成文,紧扣题意,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并包括时代背景和历史特征,不得超过260字)

四、材料阅读

15.

(2023·江西 赣抚吉十一校 联考·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等拟订的 癸卯学制 ,第二年通过法令的形式在全国公布并推广。它成为清末民初新式教育体制的主要依据。新学制的宗旨明确规定:以忠孝为根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础,使得学生 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 。1904年,全国学堂总数是4222所,学生92169人。到了1909年,全国学堂总数猛增到52346所,学生达到了156.027万人。清末 新政 期间的教育改革,催生了一批新型的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埋下了清朝帝制灭亡的种子,还建立了新式的教育体系,大大推动了新式教育的发展。

——摘编自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癸卯学制 宗旨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 新政 教育改革的影响。(9分)

16.

(2023·江西 赣抚吉十一校 联考·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代号为 阿卡迪亚 的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美国总统特别助理霍普金斯、英国军需生产大臣比弗布鲁克以及美英军方领导人。此次会议并无严格程序,除正式的全体会议外,还有各种专门会议和个别会晤,主要讨论了广泛的政治、军事和经济问题。会议拟定并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会议重新确认 先欧后亚 战略,批准1942年实施北非登陆作战的 超级体育家 计划;为加强两国军事合作和统一指挥作战,决定成立美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此举导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于1942年2月正式组建)和东南亚盟军司令部;组建中国战区(同时组建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部);讨论了加强两国战时经济合作问题,决定成立联合军需品分配委员会、联合原料委员会和联合船舶调度委员会。

——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卡迪亚会议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卡迪亚会议的影响。(9分)

17.

(2023·江西 赣抚吉十一校 联考·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淳熙元年(1174)、淳熙二年(1175),南宋在内政方面出现的最大问题是行用会子的弊端。宋孝宗诏令有关臣僚讨论应对 会子危机 的问题,任职于仓部的辛弃疾进奏了一篇《论行用会子疏》,提出应对 会子危机 的策略。 朝廷用之自轻故耳 世俗之徒见铜可贵而楮(楮币即纸币)可贱,不知其寒不可衣,饥不可食,铜楮其实一也 往时应民间输纳,则令见钱多而会子少;官司支散,则见钱少而会子多。以故民间会子一贯,换六百一二十足。军民嗷嗷,道路嗟怨 夫会子之所以轻者,良以印造之数多,而行使之地不广 。政府 姑住印造 ,停止滥印会子。

——摘编自《宋史·辛弃疾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时期 会子危机 的主要表现。(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弃疾应对 会子危机 的主要主张并简析其作用。(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