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山东省枣庄市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7 浏览数:457

一、选择题

1.

歌谣 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B.武昌起义C.护国战争D.二次革命

2.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B.朱德C.彭德怀D.贺龙

3.

图1展示了1928 年4月朱德率领部队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的情景。他们胜利会师的地点是 (  )
202210111521276661

图1

A.南昌B.遵义C.延安D.井冈山

4.

邓小平曾说: 在历史上,这次会议之前,我们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 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材料中的 这次会议 是指(  )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5.

1934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桂北渡过湘江时,与国民党军队发生激战。 敌机疯狂扫射渡江的战士,江水慢慢变成了红色,但是战士们浴血奋战,终于突出了重围。 从血战湘江到四渡赤水,从爬雪山到过草地,红军战士艰苦卓绝的斗争铸就了(  )

A.红船精神 B.井冈山精神C.长征精神D.铁人 精神

6.

中国人民历经了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  )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

7.

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的阴谋,华北八路军乘着雨季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参与作战的八路军有105个团约20万人。 这场 战役 是指(  )

A.平型关大捷B.武汉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8.

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位于下列哪一个根据地?(  )

A.晋察冀B.陕甘宁C.冀鲁豫D.晋冀豫

9.

持续3个月,消灭日军几万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指的是哪一会战(  )

A.淞沪会战B.台儿庄会战C.第三次长沙会战D.太原会战

10.

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一次震惊中外的 事变 ,该 事变 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请问该 事变 是(  )

A.卢沟桥事变B.九一八事变C.皖南事变D.西安事变

11.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充分表现出政治中的成熟,能够顶住来自各方面的狂风恶浪,具有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把它称为抗日战争惊涛骇浪中始终屹立不摇的中流砥柱,是当之无愧的。 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中国的抗战取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D.体现工农群众支持红军抵抗入侵的家国情怀

12.

下列能为抗日战争 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提供史料支撑的有(  )
①1937年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②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第八路军  ③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④敌后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3.

据记载,到1948年底,山东解放区有2000多万翻身农民从地主.富农手中获得了近3000万亩土地。山东解放区农民获得土地得益于下列哪一土地政策的实施?(  )

A.打土豪,分田地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C.实行耕者有其田D.实行了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14.

实行无后方作战和围魏救赵战法,直捣国民党军战略纵深大别山……配合陕北、山东战场粉碎了重点进攻。 材料中的 (  )

A.拉开了战略决战的帷幕B.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C.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D.覆灭了国民政府的统治

15.

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图有助于了解 (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B.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主要进程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历程

16.

毛泽东的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诗中的 天翻地覆 所指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渡江战役D.解放南京

17.

针对敌人兵力部署在锦州、沈阳、长春三点一线的态势和撤退东北的企图,毛泽东制定了 关门打狗 的战略方针,完全封闭了东北之敌陆上的逃路 。材料反映的战役(  )

A.解放了东北全境B.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C.和平解放了北平D.为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南广大地区奠定了基础

18.

位于沂蒙山区腹地的临沂市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举世闻名的 两战圣地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宝贵的沂蒙精神。解放战争时期在沂蒙山区发生的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军队的战役是(  )

A.沙家店战役B.百团大战C.孟良崮战役D.淮海战役

19.

毛泽东在河北西柏坡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并且取得了三大战役的完全胜利 。三大战役取得完全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0.

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轻工业方面是因为状元实业家张謇抱着 实业救国 的理想,创办了许多实业。其中最著名的是(  )

A.湖北枪炮厂B.汉阳铁厂C.大生纱厂D.福新面粉公司

21.

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奉行 实业救国 的理念,创办了大生纱厂。下列近代工厂中,与大生纱厂性质相同的是(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轮船招商局


C
汉阳铁厂


D
福新面粉厂

22.

2018 ·江苏苏州· 8 张老师在讲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按发展阶段设计了四个标题: 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 。其中的 忽如一夜春风来 是指民族工业的(  )

A.产生B.初步发展C.黄金时代D.衰落

23.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既有人身着长袍马褂,也有人西装革履,更多的是旗袍和中山装;街道边既有传统中餐饭馆、酒楼,也可以看到咖啡馆、西餐厅;有人称呼 先生 女士 ,也有人称 老爷 。这些现象表明近代中国(  )

A.传统观念根深蒂固B.民主思想深入人心C.西方风俗已成主流D.社会生活新旧并呈

24.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这首歌曲以气势宏伟的旋律,震撼并鼓舞了一代中国人的心扉。冼星海创作该曲的时代背景是(  )

A.北伐战争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

25.

下列人物和成就搭配错误的选项是(  )

A.鲁迅——《狂人日记》B.齐白石——画虾技术,堪称一绝C.徐悲鸿——《奔马图》D.聂耳——《黄河大合唱》

二、材料题

26.

回望来路,风雨如磐。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历史关头,制定重大历史决议,拨正了航船前进方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4分)
材料一 党领导举行许多地区起义,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这些起义大多数失败了。事实证明,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党迫切需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从进攻大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是中国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动了哪些武装起义?(4分)中国共产党开辟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及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2分)
材料二 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4分)
材料三 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 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 死亡陷阱 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出红军长征的原因?(2分)长征途中面临哪些艰难困苦?(2分)
材料四 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 通电全国发表救国主张八项,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 三十万民众欢腾鼓舞拥护民族解放运动。

——《西北文化报》

(4)根据材料四分析,该事变发动的时间是哪一年?(2分)地点在哪里?(2分)说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4分)
材料五 “……卢沟桥被绑架了,万里长城被列为战利品,作为献给岛国皇妃的项链,南京被改作靶场,划为占领者的猎区。

——张志民《以卢沟桥的名义》

(5)材料五中的卢沟桥是在哪一年 被绑架 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什么?(4分)
材料六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新型政权形态—— 三三制 政权。……在调整阶级关系方面实行减租减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充分利用人力方面把党政军民方方面面的劳动力都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大张旗鼓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6)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推动抗日根据地建设的经济措施。(2分)
(7)根据所学,谈谈你对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6分)

27.

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变动,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都呈现出明显的近代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张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 状元实业家

——摘自中学历史教参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说出张謇的企业在哪个时期发展最为红火?(2分)原因有哪些?(2分)状元张謇办企业,体现了他怎样的救国主张?(2分)
材料二  创办大生纱厂,对张謇而言……标志着他对一项新制度——公司制度的践行。……当然,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更大动力,源于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面对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国内藉 公司 以卫利权的思想越来越强烈。

——摘自李玉《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建设的几个面相——以张謇创业为中心的考察》

(2)导致近代民族企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是什么?(2分)影响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
材料三  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剪发辫、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3分)结合所学,说说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3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