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南省洛平许济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三四)【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7 浏览数:166

一、单选题

1.

《史记·周本纪》载:灭商之际,武王乃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 ,又追思先圣王,乃 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 等。周公二次东征之后,又 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 。西周初年的分封意在(  )

A.打破宗族间的聚居状态B.均衡贵族集团的利益C.消弭地域间的文化差异D.彰显天下共主的地位

2.

汉昭帝时,御史大夫桑弘羊在一次中央会议上盛赞盐铁官营 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 ,而与会的贤良和文学们则指出 昔文帝之时,无盐、铁之利而民富;今有之而百姓困乏,未见利之所利也,而见其害也 。由此可知,当时(  )

A.盐铁官营调整了社会利益B.有为政策失去存在必要C.国家财政面临严重的困难D.统治者的根基开始动摇

3.

隋朝建立后,统治者命州县官 大索貌阅 ,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隋唐推行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完善基层治理体系B.缓和社会的矛盾C.加强对百姓的控制D.确保赋役的征派

4.

黄宗羲认为: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面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据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

A.君主应当抑私利兴公利B.君主固守一己之私成为天下公害C.君主专制违背时代潮流D.应废除君主制度保障人民的权利

5.

1898年6月,光绪皇帝在维新派的推动下,颁布 明定国是 诏书,诏书中明确宣示 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迁谬之弊 。这表明维新变法运动(  )

A.推动了晚清社会的新觉醒B.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C.仍未跳出中体西用的框架D.已找到救亡图存新途径

6.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共产党将阶级斗争思想通过通俗的宣传灌输到工人群众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人运动不断发展。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拉开了第一次罢工高潮序幕。之后相继爆发了安源路矿工人、开滦煤矿工人等罢工运动。材料表明(  )

A.工人运动是当时党的中心工作B.国民革命推动工人运动发展C.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到城市D.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7.

抗战时期,毛泽东将国共关系概括为: 我们的方针是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既统一,又独立 统一不忘斗争,斗争不忘统一,二者不可偏废,但以统一为主, 磨而不裂'”。毛泽东的这种策略(  )

A.推动抗战相持局面的到来B.将民族利益与阶级利益结合C.意在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D.开启国共两党合作的新形式

8.

下面是新中国不同时期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基建投资比重表。这说明中国当时(  )

时期

占投资总额比重(%)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53—1957

14.3

12.8

72.9

1958—1962

15.7

8.9

75.4

1963—1965

26.2

5.8

68.0

A.工业体系日益完善B.经济方针有所调整C.经济结构趋于合理D.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9.

罗马法经历了由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到丰富、多元再到法典化的变化,为此有学者指出, 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该学者意在说明罗马法(  )

A.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B.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C.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D.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10.

1525年马丁·路德的德语版《圣经》出版之后,德文《圣经》广泛传播于西欧。1541年瑞典语《圣经》出版,1550年丹麦语《圣经》以及1584年斯洛文尼亚语《圣经》也相继出版。这说明宗教改革(  )

A.促进了民众精神的自由B.推动了理性主义的形成C.强化了欧洲国家的主权D.利于增强民族国家观念

11.

1948年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建立。体系建立初期执行 以疾病为中心 的理念,侧重疾病治疗的结果。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该体系的理念出现了由重治疗到重预防的转变,病人成为医疗服务的主动选择者。这一变化反映了英国(  )

A.福利国家开始确立B.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完善C.民主政治日趋成熟D.国家财政负担十分沉重

12.

下图是1991—2006年中法、俄(苏)、英四国与美国在联合国大会的投票一致率情况。据此可知 (  )

四国与美国在联合国大会点名投票的一致率(1992~2006年)

A.中美之间分歧不断扩大B.国际格局影响外交政策C.美国霸主地位开始动摇D.法美两国国家利益一致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公元前561年,古希腊哲学家卓罗斯为当时的奥运会起草了一份竞赛章程,规定:竞技者必须是希腊人,女子不能参加和参观比赛,违者处死等。古希腊奥运会开幕式第一天举行献给宙斯的祭礼,运动员和裁判员在宙斯像前举行宣誓仪式。最初竞赛项目只有场地跑,后来逐渐增加了摔跤、五项全能、拳击、赛马、角斗、战车赛等,最多时达23项。

——摘编自许海山《古希腊简史》

材料二
1896年4月6日,第一届现代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开幕,来自澳大利亚、保加利亚、大不列颠、希腊等13个国家的使者出现在体育场的跑道上。比赛项目有古典式摔跤、自行车、田径、游泳、射击、网球、举重和击剑。30岁的希腊妇女斯塔马塔找到组委会,坚决要求参加马拉松比赛,因为选拔参加者的期限已过,组委会无法将她列入比赛名单,但允许她与另一位报名参加马拉松赛的美国妇女一起竞技,后来那名美国妇女缺席,斯塔马塔一个人跑完全程。

——摘编自瓦·利·施泰因巴赫《奥运会通文》

材料三
1984年7月28日,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矾开幕,来自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802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奥运会。首次参加奥运会的有孟加拉国、巴标、格林纳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所罗门群岛、赤道几内亚等国代表。未参加本局奥运会的有苏联、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古巴、捷克斯洛伐克、蒙古、越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等国代表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运动员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赛场上,许海峰在50米小口径步枪射击移动靶中获胜,产生洛杉矶奥运会第一枚金牌,也是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员夺得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摘编自瓦·利·施泰因巴赫《奥运会通文》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希腊奥运会相比,第一届现代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背景及意义。(12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1500—1975年)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伯格森等提出一个关于殖民主义发展的理论模式—— 殖民扩张与收缩的长波 ,一般将它称为殖民主义长波理论。长波理论认为:殖民主义的发展呈 扩张——收缩——再扩张 这样一种长周期波动的趋势。同时,自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生成以来,西方作为世界的 中心 ,也经历了从多中心(列强争霸)到单一中心(一国霸权),再到多中心这样一种周期性发展的过程。

——以上材料摘编自董正华《长波理论与殖民主义文研究》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对该观点做出合理解释。(要求:观点明确,解释合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宋朝建立后,对市舶贸易的管理实行 州郡兼领 ,知州兼市舶使,每逄海外贸易船到来季节,临时差遣下属官吏操办,各级官吏纷纷低价强买海商物资。宋仁宗在位期间,主要港口广州经常是 蕃舶罕至
宋神宗元丰三年制定《市舶法》,市舶司官员设置四员:提举市舶司,转运使兼任,为市舶司首长;监官, 主管抽买舶货,收支钱物 ;勾当公事,主持市舶司日常公务;兼门官,主管市舶库。以上官员由朝廷任命,有一定品位,一定任期,负有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的责任。此外还有吏十二员,负责操办市舶的具体事宜,如孔目,负责对海商申请的审核、验实和发放公凭;手分,负责钱物的收支工作等。史载,熙丰年间官吏对海外贸易的侵害甚少,中国海商 争请公凭,来往如织 ;外国商使 来着相继

——摘编自廖大珂《试论宋代市舶官制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神宗时期市舶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神宗时期市舶制度改革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973年10月16日,震撼世界的石油危机爆发。在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把石油作为捍卫国家主权、收复失地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战略武器,成为第三世界及霸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阿拉伯各产油国在短短几天内连续采取了三个重要步骤:10月16日,海湾地区的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五个阿拉伯国家和伊朗决定,将海湾地区的原油市场价格提高17%。10月17日,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等10国参加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宣布,立即减少石油产量,决定以9月份各成员国的产量为基础,每月递减5%。10月18日,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国决定完全停止向美国输出石油。结果世界市场上每桶石油价格从3美元迅速飙升到21美元,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英国每天的石油进口减少了两百万桶,许多工厂因而关闭停工,正在受到能源危机困扰的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国处于 紧急状态 ,并采取了一系列节省石油和电力的紧急措施,其中包括:减少班机航次,限制车速,对取暖用油实行配给,星期天关闭全国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户外灯光广告等。

——摘编自刘世强《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与全球化趋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 武器 的背景及实施策略。(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3年石油危机对世界格局的影响。(7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杜佑(735—812年),是唐代中期著名的史学家。杜佑年轻时见到了开元盛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他的一生主要活动在安史叛乱以后唐帝国由盛开始走下坡路时期。这一时期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唐代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和激化,使得如杜佑一类的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开始焦虑竭思,想尽一切办法来拯救唐帝国的颓势。杜佑编撰《通典》的目的在于使天下学者、士人读后有所启迪,使他们能知天下事实,通达人间情理,与帝王一起共同来关心国家的命运。杜佑往往从典章制度的变化发展中来窥视人类社会由简单到复杂的步步进化。他强调人类社会是在一刻不定地变化,并在这些变化中不断地前进。作为唐代中期的一位名儒,杜佑对经书颇有研究,对经书的言论十分信赖。然而,他对儒家经书并不盲从,而是勇于疑古,善于求是。他认为 历代众贤著论,多陈紊失之弊 。在《旧唐书.杜佑传》中宪宗评论社佑曰: 为政惠人,审群黎利病之要。

——摘编自章见、郭伟《杜佑史学思想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佑的史学思想。(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杜佑史学思想形成的原因。(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