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广东省江门市高二第一学期调研测试(一)历史试题(15+4)【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9 浏览数:336

一、单选题

1.

贾湖遗址是我国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前期遗址,经过六次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先后发现了8000年前七音阶骨笛、成组龟甲及其原始文字和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等,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由此可知,贾湖遗址的发掘成果(  )

A.推动了中华文明的探源B.体现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C.展现了农耕文明的优势D.说明当时已迈入阶级社会

2.

《汉书·文帝纪》记载,汉文帝霸陵 因山为藏,不复起坟 。然而最新考古研究表明。霸陵所在地为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推翻了过去流传千年之久的谬误。这说明(  )

A.官方史料研究价值较低B.历史知识均需考古验证C.考古发展促进史学进步D.年代久远的历史不可信

3.

表1是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秦代竹简的秦律类资料

表1

类别

内容

法律

条文

《秦律杂抄》《法律答问》等关于法律条文以及对其进行解释的内容

《秦律十八种》关于农田、粮仓、货币、度量衡等方面的法律条文

《游士律》及具体解释

据此可知,《秦律》(  )

A.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B.有利于民族认同的发展C.体现了统治阶层的意志D.诠释轻罪重罚的法家思想

4.

北宋初期,宋太宗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并设 监司 分别掌握财政、司法、民政平仓救济等事务。此外,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属于差遣性质, 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 。由此可知,宋代(  )

A.力图改变地方势大的局面B.不断扩大阶级统治基础C.旨在防止武人割据地方D.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衡

5.

1898年,康有为明确向执政者提出 请君民合治,满汉不分,以定国是而一人心,强中国 的政治主张和目标;1903年,他在《官制议》一书中进一步提出实行区域治理和边疆地区自治的思想。这些思想(  )

A.旨在为变法运动进行舆论准备B.呼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C.基本延续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D.为革命爆发奠定理论基础

6.

表2:1910—1919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商品率

1910

1919

粮食

16%

22%

棉花

33%

42%

由此可知,该时期农产品商品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

A.一战 列强放松中国的侵略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民国政府 奖励实业 的措施D.列强对中国原料的需求

7.

1918年,《新青年》出刊 易卜生专号 ,转载的《娜拉》《国民之敌》等作品所表现出对旧社会制度虚伪、腐败的鄙视,受到了中国广大青年学生的喜爱,在中国掀起了一股 易卜生热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精神解放与制度变革的追求B.国人对民主科学观念的推崇C.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D.北洋政府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8.

1948年中共中央决定,将各地货币按固定比价在解放区流通,具体比值如表3。据此可知,这一举措(  )

表3:各地区货币兑换比例

冀钞华北地区

北币山东地区

边币陕甘宁边区

农币晋绥地区

10

10

1

05

A.适应了革命形势的新需要B.配合了土地革命的进行C.打破了西方国家经济封锁D.提高了农民的革命意识

9.

1949年2月,中国中央发文指出: 为了迅速恢复与发展新中国的国民经济……在对我有利及严格保持我国家主权独立并由政府严格管制等原则的条件下,(贸易)是可以而且应该允许的。 这一规定(  )

A.加强了国家基层治理体系的建设B.彰显了新中国经济政策的灵活C.适应了西方开拓中国市场的需要D.已体现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

10.

1989年,国家人事部在政府工作人员录用考试中首次加入能力测试,但此时,能力测试在笔试中所占比重只有10%。1992年能力测试占比已达40%。而到了1995年,能力测试基本上已与知识测试平分秋色。这一转变(  )

A.扩大了公务员的考录范围B.折射干部管理的科学化C.说明实践经验是考试重点D.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11.

罗马共和国时期,所有官员都是义务制,且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不少官员需要经过民众选举产生,有足够的选票才可胜出,家族的支持是很关键的。由此可见,在当时罗马(  )

A.民主体制发展充分B.由民主走向专制C.贵族拥有一定特权D.财政问题较突出

12.

下图为画家达·乌迪内于1515—1517年在意大利罗马郊区画的几支玉米苞(棒)这反映了当时(  )

A.罗马地区已种植玉米B.殖民扩张丰富了绘画题材C.民众物质生活的丰富D.宗教改革拓宽了画家视野

13.

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地区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各国纷纷鼓励和组织对爱国人士的崇拜,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此类现象说明了欧洲(  )

A.民族国家逐渐形成B.封建统治秩序的瓦解C.逐渐强化世俗权力D.掀起了宗教改革浪潮

14.

1833年英国议会设工厂监察员、矿地督察员,防止工人特别是女工、童工超时或在危险的环境下工作;1867年又颁布法案,要求50人以上的工厂不得使用童工;1874年和1878年又出台了两个工厂法案改善工厂条件,降低工作时间。这说明(  )

A.英国福利制度完善B.工人政治地位得到提高C.英国议会性质转变D.经济发展倒逼社会改革

15.

1865年时,欧洲人在非洲修建的铁路里程仅为760公里,1885年达到7030公里,1913年时,猛增到44309公里。由此可知近代以来非洲铁路的发展(  )

A.改善了非洲生态环境B.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发展C.带有一定的殖民色彩D.推动了非洲经济的转型

16.

1960年10月全世界出现了大规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风潮。为此,1961年美国与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士一起出资共同组建了 黄金总库 ,以平抑黄金价格的波动。材料可用于说明(  )

A.美国对欧洲控制持续增强B.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转存在困境C.关贸总协定难以发挥作用D.美元的国际地位遭到严重削弱

二、材料阅读

17.

祭品作为国家祭祀活动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是一种重要的符号体现,在祭祀活动中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天子举(举,平时的盛馔)以大牢(牛羊猪齐全的太牢),祀(祀,大祭)以会(三份太牢);诸侯举以特牛(特牛,一头牛),祀以太牢;卿举以少牢(仅有一羊一猪),祀以特牛;大夫举以特牲(特牲,一头猪),祀以少牢;士食鱼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鱼。上下有序,则民不慢。

——据《国语·楚语下》

材料二
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后,创立元朝太庙制度。中统元年(1260年)始用中原礼制,在中书省祭祀祖宗神位。在太庙礼制创建过程中,较引人注目的是改造三牲。至元七年十月, 敕来年太庙牲牢,勿用豢豕(喂养的猪),以野豕代之 ;至元八年九月, 敕今岁享太庙毋用牲牛 。至元十三年九月, 享于太庙,常馔外,益野豕、鹿、羊(很可能是捕获的黄羊)、蒲萄酒 。大德二年(1298)正月,特祭太庙,用马一,牛一,羊、鹿、野豕、天鹅各七。此太庙牲品基本固定用马、牛、羊、野豕、鹿五牲。

——摘编自马晓林《元朝太庙祭祀中的国礼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祭祀活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0分)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太庙祭祀活动,请结合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的解释元朝太庙祭祀活动的信息。(10分)

18.

家国一体是中国历史与社会发展的特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材料一
近代以来,面对由于部分民众和海外华商私自 改籍 等问题引发的涉外事件,传统的户籍制度在处理国籍事件上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缺失专门处理 国籍 问题的法律,国人逐渐出现对自身 中国 人身份的认同危机。清政府于1909年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其中明确规定, 生而父为中国人者 生于父死以后,而父死时为中国人者 母为中国人,而父无可考或无国籍者 ,不论是否生于中国, 均属中国国籍

——据缪昌武、陆勇《<大清国籍条例>与近代中国观念的重塑》

材料二

新中国以来户口本的变迁

新中国以来户口本的变迁

时间

名称

特征

改革开放前

户口簿

分农业与非农业户口内容有常住人口登记、外出人口登记、暂住人口登记、本人成分,属相,盖有草纸、火柴、肥皂、烟酒已发等许多红印章。

改革开放初期

户口簿

取消成分,属相,外出人口登记、暂住人口登记,分农业与非农业户口,盖有草纸、火柴、肥皂、烟酒已发等许多红印章一直延续到1991年。

21世纪以后

居民户口簿

全国统一样式,盖有省公安厅户口专有章和辖区派出所印章,微机打印户口信息公安系统全国联网、常住人口登记中农业和非农业等栏目逐步被取消。户别一栏2015年后只填写居民家庭户和居民集体户。

——摘编自江苏溧阳论坛《怀旧的历史图片——本户口簿》《青岛城市档案》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大清国籍条例》的特点及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中国户口本内容变化的原因。(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图片是重要的史料,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围绕上述图片及其信息,选取其中两幅或两幅以上有历史关联的图片,自拟一个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