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广东省湛江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4)【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328

一、单选题

1.

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由贵族参加,战车兵器都由贵族自己装备;战国时期战争持续时间更长,战争规模更大,参战人数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大部分都是庶民,且武器装备都由国家提供。这种变化(  )

A.体现了集权政治的趋势B.保存了贵族的经济实力C.源于分封制的日渐破坏D.促进了民本思想的萌生

2.

《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载: 吏有五善:一曰中(忠)信敬上,二曰精(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日龚(恭)敬多让。五者毕至,必有大赏。 这反映出秦朝(  )

A.采取法家思想的统治策略B.对官员有严格的法律规定C.注重官吏为政的道德才能D.重视官员的选拔任用问题

3.

广州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院收藏了很多珍贵宝物。有代表江南楚文化、中原文化、海外文化、岭南文化等多种文化内涵的珍贵器物。这表明(  )

A.文化重心随经济重心南移B.岭南文化具有多元交融特点C.南北方地区长期和睦共处D.南方农耕经济文明水平高超

4.

有学者认为,马钧关于连弩和攻城器械的想法不被军事统帅曹爽采纳,曹爽是一个只知 慕周公之下士 的腐儒,一向轻视技术。这事正发生在曹操所推行的法家政治路线逐渐被儒家路线所排挤的曹魏中期。该学者意在强调(  )

A.中国古代科技独立性的缺失B.古代中国科技具有实用性特点C.儒家思想阻碍了科技的发展D.统治者对科技发展起绝对作用

5.

《北魏律》最早规定 存留养亲 制度,即 诸犯死,若祖父母,父母七十以上,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者鞭笞,留养其亲,终则从流,不在原赦之例。 存留养亲 制度的规定(  )

A.根植于儒家的孝道观念B.开辟了法律儒家化的道路C.标志着礼法合一的完成D.破坏了法律公平公正原则

6.

图1是隋朝政府在洛阳修建的粮仓含嘉仓遗址。作为史料可以用于研究当时(  )

A.民间的救济措施B.粮食的管理制度C.庄园经济的规模D.农户的口粮储备

7.

辽人在自称 中国 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 中国 ;金人入住中原后,即援引 中原即中国 懂礼即中国 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 中国 。同样金人也未将宋人排除于 中国 之外。这一现象(  )

A.消除了各民族间的隔阂B.说明了夷夏观念开始瓦解C.增强了民族共同体意识D.反映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8.

表1是唐宋时期铜钱铸造量统计数据,由此可知(  )

时间

铸币量

依据史料

唐天宝年间(742—756

32万贯

《新唐书》

北宋至道二年(996

80万贯

《宋史》

北宋景德三年(1006

183万贯

《宋史》

北宋宣和二年(1120

300万贯

《宋史》

表1

A.交子出现冲击金属货币B.唐代市场流通的货币相对短缺C.北宋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北宋时商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

9.

1928年国民党宣告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规定期限为六年,后又以种种借口一再拖延结束 训政 的时间。直至1948年,国民党才打出 行宪 的招牌,召开 国民大会 ,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此举体现了(  )

A.民国初年践行政党政治B.政府执政能力的加强C.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本质D.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

10.

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首次提出 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 这一外交战略的提出(  )

A.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B.说明国际形势决定外交政策C.践行了全方位外交的理念D.淡化了外交的意识形态色彩

11.

据考古发现,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关于农作物从灌溉、耕耘到收获的全过程)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

A.两河流域人比较重视农业发展B.楔形文字形成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D.古代巴比伦是当时农业最发达国家

12.

在古希腊,喜爱公共活动的雅典人为奴隶专设了节日, 在这一天,奴隶可以和他们的主人在一起吵闹着、无拘束的气氛中聚餐。 同时,雅典法律还保护奴隶不被随意杀害。雅典的这些举措(  )

A.说明了当时公共文化事业的发达B.促进了城邦的稳定繁荣C.实现了奴隶和公民法律上的平等D.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完美

13.

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 所有的封臣、臣民、人民、城镇、自治城市、城堡、房屋、要塞、森林、灌木林、金银矿、矿床、河流、小溪、牧场,总之,一切权利、礼遇和附加权利应毫无保留地属于最信仰基督的国王。 这一规定(  )

A.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B.确立了王权与教权平等的原则C.结束了欧洲封君封臣的时代D.动摇了欧洲人对基督教的信仰

14.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劳动妇女挣来的工资在法律上属于丈夫,丈夫有权处置这些钱。假如丈夫完全靠妻子养活,妻子的收入仍然是丈夫的,丈夫若拿出去喝酒、赌博,妻子也不得有任何抱怨。更重要的是,在当时离婚几乎不可能,因此无论丈夫如何残忍妻子都逃脱不了他的控制。这主要说明当时英国(  )

A.妇女地位依然比较低下B.旧式家庭结构受到冲击C.工业革命提高了就业率D.女性自主意识不断增强

15.

表2是世界某一发展趋势中重要的历史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1531年安特卫普第一家商品交易所开业

1694年英国英格兰银行创立

1852年法国第一家百货公司开业

1892年德国有限责任公司出现

表2

A.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B.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早期殖民主义的扩展

16.

仅1851年至1867年,柏林就有18000多人死于霍乱。自1871年柏林成为帝国首都后,政府开始建造地下排水系统。至1878年柏林已建成长达744公里的排水网管,具有排泄一天一夜大暴雨的能力。这一做法(  )

A.阻断了城市发洪水现象B.提高了市民的卫生观念C.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完成D.提供了城市规划的蓝本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摘编自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材料二

12

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诵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

86

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

128

子孙不得与人眩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

——摘编自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宰相制度的内容,并简析其积极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4分)
(3)两则材料反映了两种历史现象,试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一致性。(4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随着商人经营经验的成熟、经营规模的扩大,他们逐渐拥有了城市的巨大财富。封建领主不满于现状,不断与城市方面发生激烈的斗争。城市居民为了翻身当家做主,联合工商界通过赎买或者武装斗争与封建主展开争夺城市自主权的斗争。据记载11世纪末到12世纪初,法国东北通过武装斗争获得自治权的城市有40多个……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中世纪欧洲大部分城市均获得了自治权,城市的管理者不再是封建领主,而是由城市居民选举产生,各个城市均有独立的议会、法庭等。

——摘编自杨志卿《欧洲中世纪城市与大学关系研究》

材料二
依据宪法,美国政府体系由联邦、州和地方(包括县、市、镇、学区和特区)三级政府组成。在大多数乡镇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要求当地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越来越多。而这些是州或县没有办法完全提供的,因此就只有把这些权力下放给镇,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渐拥有更多更大的权力。县作为区域内范围较大的地方政府单位,对县域内其他政府单位有协调作用,但乡镇在职权范围内不受县的直接干预。

——摘编自王玉龙《美国乡镇建制及运作》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获得自治权的社会条件,并从制度层面简述其对近代英国、法国基层治理的影响。(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美国基层治理模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6分)

19.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郭永怀(1909—1968),中共党员,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引燃郭永怀科技报国的初心。1956年郭永怀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如愿回国,投入到人才培养的事业中,负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筹建并担任系主任,为我国近代力学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期间,他创办了《力学学报》和《力学译丛》等刊物,翻译出版了多部学术名著。抗美援朝战争和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期间,美国多次威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1955年,中共中央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研究原子弹。郭永怀临危受命开始了 两弹 研制工作。在此期间,他还参与领导了 东方红一号 卫星的研制。1968年,他带着实验数据从研究基地赶回北京的途中,飞机不幸坠毁,郭永怀不幸遇难。人们在机身残骸中找到了他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的遗体,中间夹着事关国家安全的核武器绝密文件,文件完好无损。

——整理自董大伟《郭永怀:把生命献给我国核事业》

(1)概括郭永怀在建国后的贡献,并指出郭永怀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质。(6分)
(2)简析郭永怀为中国科技事业作出贡献的原因。(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问题,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的看法。有学者将其总结为三个
阶段。
第一阶段发生在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开拓了海上通道,推进了欧洲、美洲、东亚等地区的贸易。
第二阶段出现在1815—1913年间。国际贸易再次大幅扩张,金融资本和劳动力加速流动, 新技术 成为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三阶段出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并持续至今。与以往相比,第三阶段全球化的发展具有新的特点。世界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达到了新水平,国际资本市场流动性加强等。

——摘自杨宁一《历史学习的新视野新知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问题,选择其中的一个阶段,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明确列出阶段,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Baidu
map